返回
名师讲坛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名师讲坛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时间:2008-12-7 12:46:5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所谓教学模式亦称教学结构,它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方法、时间和环境等要素构成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指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及其组成方式。因此,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会以教学活动中诸要素的不同组成方式,反映不同的教学思想,揭示不同的教学规律,显现不同的教学功能,获取不同的教学效果。一、改革传统的、应试教学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势在必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多年苦苦探索的重大课题和宏伟工程。去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当前,要集中力量研究并指导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显然,这里向我们表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时至今日,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仍然受着“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亟待改革、研究;第二,深入开展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任务重大、紧迫。(教育.整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这是按照教育方针,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并注重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随着素质教育由课外向课内的逐步推进,改革原有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更科学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使之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已经成为人们共识。如果用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准则,全面审视以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会越加清楚地看到: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揭示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能实现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基本是沿袭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设计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教学-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的五环节教学法。应该说,多年来,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影响很大,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它也日益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即: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在教学方面表现为重教轻学、重讲轻练、重灌轻导、重结果轻过程的“四重四轻”现象。例如小学作文课堂教学,尽管多年来改革、探讨不断,但教学质量总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的“五步法”模式显露出种种弊端。即:凡是作文课,便是“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习文”五大步。这样,目标不明,要求无序,千篇一律,不看对象,满堂说教,讲练脱节、评改迟缓、不讲反馈。这样的课堂教学,哪里讲什么主体地位,学生又怎能不厌、不怕呢?显然,如此耗时长,收效微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建立起还学生主体地位的、变教学为导学,课堂为学堂的,注重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的,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二、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初见成效。说起全神心地投入作文课堂教学改革,我是从88年开始的,当时,我接了一个四年级教学班。参加了校领导主持的“一条龙”作文研究,即:《小学作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此项专题实验分“低中年级的过渡”与“中高年级的衔接”同步进行了两年。我在“中高年级的段篇衔接”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例如: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内容序列化,教学勤于“下水”学生当堂练笔等。正当一些认识有待转化为理性思考时,学生面临着全区统一毕业升学考试。无奈,我也不由自主地搞了点“应试”。第二年,我主动接受了长达六年的整体改革实验专题:《小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的研究任务。六年来,在专家、教授的帮助下,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主课题的带动下,我潜心钻研、摸索,渐渐形成了惯用的“五步教学法”即:目标定位法、例文导学法、当堂训练法、群言评说法、自我修改法。今天,我把它试论为“我校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五环节模式’”不知是否妥当。(一)目标定位现行教材的每篇习作训练,都有一个教学要求,即教学目标。它是作文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生作文训练的指南,它不仅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而且确定了本篇习作训练在整体作文训练系统中的位置。因此,作文必须篇篇有目标。作为每一节作文训练课,也应当节节有要求。因此,我把确立课堂教学目标,作为开课第一环节。目的就是明确规定每一节作文课堂训练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方法,使教与学为其共同目标积极开展学习活动。教师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适时、适度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方可主动地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以前的作文教学也有教学目标,但往往缺少对作文教学目标的整体研究和把握。它不是把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看作一个整体,而是一次次地割裂开来。每一次作文目标,追求大而全,既要训练字、词、句、段、篇等基本能力,又要训练观察、选材、审题、构思等专门能力。这样的作文教学,从表面看似乎也有教学目标,但实际上造成师生茫然,操作时找不准位置,摸不清方向,只得苦于重复劳动之中,什么都练,等于什么都没练。对于“目标”的理解,应把它看成一个系统、一种网络、一个整体。就小学阶段而言,形成作文能力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作文教学的横向整体,而一至六年级的作文训练既有阶段性又相互衔接构成了作文教学的纵向整体。至于我们的每一节作文课,都应当是这网络图中的某一个点,只有点清,才能线明,网络才可清晰。因此,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为了找到本课时的教学方向,而且要明了本课时在大系统中的恰当位置,所以目标的制定要重点鲜明、准确、有序。总之,环节之一“目标定位”教学时间短(几分钟),但关系重大。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非从此处下手不可,此环节要突出一个“明”字。(二)例文导学“例文导学”是作文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它在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中起着极其关键的核心作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通过例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导”字上下功夫,将作文目标具体化、知识化,重在“授人以渔”,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此环节应突出一个“精字”。1.“例文”要精心选选择典型的例文,是落实教学目标的第一操作程序,它直接影响着本环节和本节课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①例文来自课本。在现行教材中选择例文,最好与讲读课同步,效果其佳,读与结合,便于指导,利用迁移,省时高效。②例文来自教师。教师亲自动笔写例文、要教文、先作文,率先垂范,带头“下水”,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③例文来自学生。在学生习作中选择例文,是教师常用的方法,每次习作中的“冒尖文”,便是下次训练的例文,此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好学生的带动作用,促使更多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高标准、严要求,激发学生“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更行”的奋进意识。④例文来自课外。号召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开展“根据作文要求向老师推荐例文”的评比活动“看谁的例文最典型”,“看谁的例文使用率高”。这样,不仅提高了例文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自读的能力。2.“导学”要高质量。如果说“选例文”是基础,那么“指导学”应该是核心。因此,“导学”必须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①“高效率”指导学时间而言。课堂要讲密度,导学要突出重点、教师要精导,学生要精学。整个导学环节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②“高水平”指方法、手段而言。导学法应多样化,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满堂灌”为“满堂学”。可以采用“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评析法”等,以多种导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保证每一个孩子学有所获。导学手段应当力争现代化。要挖掘潜力、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设施,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特殊功能,优化导学手段、提高导学。③“高质量”指导学效果而言。学生既要学会知识,又要掌握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至一般。在学习中找规律,运用规律去学习,逐渐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上“三高”集中体现于一个“精”字。(三)当堂训练“当堂训练”即:在导学之后,给学生一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让学生当堂动笔,进行习作训练。“当堂训练”内容要重点突出,形式应多种多样,难易程序要有层次,此环节是“五环节”中的主体结构,应突出一个“实”字。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习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于是让学生回家作文。使本应严谨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突然出现了断层。无疑,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肯定是有害而无益。1.学堂训练抓住了学生习作的最佳时机。在课堂上动笔习作,一般是紧随导学环节之后。从作文心理来说,学生刚刚经过有效的指导,情绪正处于亢奋状态,思维极为活跃,头脑中万象纷呈,文思泉涌。此时,他们具备了最佳的习作心境。当堂练笔正是抓住了这一最佳时机,趁热打铁,其效果起码应当是正常发挥,肯定还会有超常效应。2.当堂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的写作环境。当堂动笔训练,为学生创设了最优的写作环境,它有助于形成全神贯注的写作气氛。当全班同学都沉浸在习作之中,便产生了该集体的特有气氛,这种气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影响到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思维与行为。3.当堂训练,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当堂动笔训练,可使教师及时了解上一个环节是否有实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心中有数”。个别困难,及时帮助;普遍问题,下一步重点解决;取得成绩,突出表扬,使学生的习作情绪保持活跃状态。4.学堂训练,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当堂动笔训练,有时间限制,讲究一定的习作速度、长此以往,促使学生养成一气呵成的良好的习作习惯。当然,由于课堂练笔的时间的确太有限,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形式、方法等,使其达到运用知识。领悟方法的效果。(四)群立评说练笔结束,立即组织学生评说,此环节仅仅几分钟,但要求教师以快捷方式,选定典型习作,以敏捷的思维,判定、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评说。符合训练目标要求的习作,让学生进行夸赞性评说;存在明显问题的,让学生进行对比评说;漏洞百出的;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评说;特别优秀的,供给学生进行欣赏评说x群言评说一改过去教师一人评,一人说的僵局,形成了越来越多人员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热烈氛围。群言评说,环节虽小,但它能巩固所学知识,唤起理性认识,逐渐形成能力。群言评说,提倡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以己之长,帮人之短,取人之长,补己不足,提高交往能力。(五)自我修改评说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完成习作。这是学生进一步消化习作要求,体现“评说”成果,提高习作水平的,不可缺少的最后一个环节。具体操作顺序是:读、照、找、改、通。第一步: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第二步: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照、衡量自己的习作。第三步:仔细查找自己文中的漏洞、不足。第四步:使用统一的修改符号一一改正。第五步:通读改后习作,使其通顺流畅。自我修改,贵在“自我”,强调态度认真,重在习惯培养。上述“五环节”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以目标导向为核心,以例文导学为基础,以当堂训练为重点,以评说、矫正作保障,力图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主动、生动、活动”的“三动合一”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会学达到“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之目的,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教育.整理)由此产生两点思考:1.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撞击和传递的过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信赖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思想僵化,就可能导致学生主体发展受挫,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备课不充分,就可能导致课堂上的不民主。教法陈旧,转嫁给学生的就是题海战术x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下的一点点儿缺憾,便会造成学生沉重的身心负担。因此,要真正还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素质必须不断更新、完善。2.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全面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不应该由一种模式来确定。笔者认为并希望更多的同行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在特点、规律、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认识结构建构出多种多样的、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为了素质教育进程的全面推进,为了全体孩子们的全面发展!93q93q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