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园林设计实习总结

园林设计实习总结

时间:2013-6-6 16:06:11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ⅰ、(一)实习时间:2011年4月8日至12日(二)实习地点:南京:中山植物园、明孝陵、中山陵、秦淮河苏州: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白塘生态植物园、金鸡湖滨水绿地上海:人民广尝延中绿地、2011花博会、黄埔外滩、南京路商业街。(三)指导老师:ⅱ、实习目的、任务与内容一、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有:1.园林规划设计方面:掌握城市滨水绿地公园规划布局、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滨河休闲绿地设计古典园林艺术、园林景观布局、园林建筑(小品)艺术赏析只是艺术赏析园林花街铺地艺术赏析庭院空间布局、特色景点布局与营造园林空间组织与景观布局等。二、2.植物分类与应用方面:掌握植物的系统分类园林植物造景与应用温室花卉种类识别与栽培管理园林植物的调查与识别园林植物合理选择与艺术配置园林花木造型与艺术配置草坪(地被植物)造景应用园林花卉布置应用花卉(地被)造景应用。植物造景与生态群落,广场绿地、植物选择与合理配置等。三、学习任务与要求主要有:1.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熟悉大型生态湖滨公园规划布局手法及重要景点设计要领掌握庭院水景设计要领与小型园林空间组织手法掌握纪念性园林绿地设计要领欣赏秦淮河休闲绿地夜景效果了解夜景设计要领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熟悉园林艺术表现熟悉古典园林整体景观布局和空间组织、视景控制手法掌握四时景观与特色景观构成欣赏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熟悉建筑立意、布局、立面装饰、室内陈设欣赏古典园林置石景观艺术掌握重要风景石种类及名称、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欣赏花街铺地艺术了解古典园林铺地的营造方法了解大型生态植物园总体规划与景观布局熟悉交通组织与游览线路设置及特色景观构成特色景点布局、景点设置及视景控制方法要领重要园林设施优秀园林小品设计表现与布置要领熟悉城市广场绿地总体规划设计要领熟悉城市广场绿地景观构成熟悉延中绿地公园功能分区、空间组织、景观布局、景点设置及视景控制的方法要领熟悉绿地公园不同园林水景表现形式掌握延中绿地公园人工溪流景观构成及艺术设计表现方法特色景点布置要领与营造方式等。四、2.植物系统分类方面:掌握主要园林植物种类名称与性状表现掌握重要植物造景、特色植物景观赏析掌握重要科属植物园林配置应用、地被植物造景应用掌握重要温室花卉种类名称、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栽培管理要领熟悉古典园林重要园林植物种类名称、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赏价值掌握古典园林重要观赏花木造型艺术手法、熟悉古典园林重要园林植物艺术配置方式熟悉白塘植物园(金鸡湖公园、人民广尝延中绿地)重要园林植物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赏价值熟悉白塘植物园(金鸡湖公园、人民广场)重要园林植物观赏部位与观赏价值分析了解白塘植物园重要园林植物配置应用模式熟悉白塘植物园特色植物景观构成掌握典型植物造型景观表现手法了解金鸡湖公园(人民广场)草坪种类、性状表现、观赏效果掌握人民广场花坛设计与花卉布置要领熟悉延中绿地公园花坛、花境设计与花卉布置要领了解自然生态群落构成熟悉延中绿地公园人工植物群落景观构成与营造模式掌握广场绿地种植设计与植物景观构成等掌握景观绿带植物选择与合理配置要领。五、园林艺术(的再认识),艺术的构成,表现形式及欣赏1.中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建于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占地186公顷,背倚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潋滟的前湖,傍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遥对闻名中外的中山陵。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四月间,行走在植物园的主干道上,仿佛置身于春的海洋之中,春意盎然,春意浓浓,在园内你不仅能感受到阵阵花香,满眼翠绿,幽幽鸟鸣,还有那连续不断的欢笑,孩子的嬉闹,这一切都是植物园带给人们的美好享受。中山植物园的园林景观主要以园内的植物为主,既有高大的乔木、小乔木、灌木(主要以林下喜阴植物为主),地被植物,构成了乔、灌、草立体的景观,加之以园中穿插的小桥流水等园林小品等,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是现代大型生态园林的经典。2.明孝陵: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神道在各大皇陵中唯一不呈直线,颇具风格与特色。神道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形似北斗七星。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石兽狮,獬豸(piiu),骆驼象,麒麟,马和象6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明孝陵中的植物主要以古松柏为主,使得明孝陵显得的更加的古朴、庄严肃穆,林下草坪多以细叶麦冬为主,另外陵园内还只有许多其它的植物,例如桃花、梅、樱花等观花植物,这样使得园林在庄严中又不是单调,形成了良好的景观。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