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08年秋季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质量分析材料

2008年秋季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质量分析材料

时间:2008-9-24 20:46:08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2007年秋季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质量分析数学组2008年1月20日本次测试是对全县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调研检测和评估,是对全体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实施条件下对新教材的使用进行的一次调研和检阅,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学习的一次评价。现针对我校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一、试题评价:以初三年级数学检测试卷的命题总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整个试卷上的题目能够做到起点低,基础性强,针对学生来说有得分点,容易得分。能够做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解题能力、解题技巧及方法的运用。2、能够结合课标,注重立足教材,不偏不怪,能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具有可操作性。试卷没有超出教材和课程标准,所考察的内容都比较常规,没有哪一个问题出现无法得分的现象,学生都能够动手去做。3、所考察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大,教材中六章的内容均能设计到,而且所考察的重点突出,相对比较合理。试卷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证明、视图与投影、反比例函数、频率与概率各章节的有关知识点、重难点和考点都体现出来,而且所设计的比例相对合理。4、能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考察数学知识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且能够注重学生探究性和开放性思维的考察与培养。5、试卷较正质量较好,能够使学生的检测心理和检测水平得到正常发挥,不会影响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检测成绩。从整体试卷的难易情况看,此次数学试题难度适中,以常规题居多,但从检测情况来看,学生检测情况欠佳。下面逐题简要说明:第一题选择题:总分30分,因为起点较低,基础性强,学生得分情况比较好.第二题填空题:总分15分,得分情况也较好。第三题解答题:总分24分,此题整体难度不大,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得分情况不是很好。分析错误原因,绝大多数同学仍然是计算上出了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尤其是第17题、19题得分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反证法和抽样调查的思想,阅读理解能力也较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从而得分情况不理想。第四、五题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而且每个题都有得分点,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及其开放性、探究性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而多数学生却缺乏这一切必要的能力,只有少数同学能够比较轻松的解决这些问题。从批阅情况来看很多同学阅读能力差,读不懂题目,不能理解题意,不会利用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找到突破口,可以说是无从下手,但也还有学生得全分,其中有一个学生只是在做第22题时,因为修改游戏规则时将原来的牌面数字3,4,7,9和2,5,6,8分别换成1,2,3,4,而扣了2分,不然他将会得到120分。从整体上看,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对学生的检测成绩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不能灵活运用也是一个大问题。由此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点,要通过强化训练的方法来实现;基本知识首先要能掌握,然后才能灵活运用;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及其开放性、探究性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将是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二、改进及建议:1.思想落后,认识不到位,不能适应新课改新课标的要求.少数老师平时不深钻教材,不重视新教材中的一些新内容,如频率与概率、视图与投影等。2.平时教学更多地注重和强调双基,忽视了学生能力地培养,特别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放性思维的培养.3.对学生的训练不够,要求不高.主要是平时对双基的训练不够,作业量较少,仅有的训练也只是常规常法,几乎对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没有训练过,其它不常规不常见的题就更不用说了.解决措施1、狠抓基础,对于基础知识不能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训练中突出基础知识的应用。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分析题目。3、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特别注重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4、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搞好应检测前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主要通过对学生误认为难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解,找出问题的实质。5、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主要以新的课程标准为准绳来组织课堂教学。加强探究式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校数学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