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课改中要把握好的几对关系

历史课改中要把握好的几对关系

时间:2009-5-7 6:48:39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历史课改中要把握好的几对关系2004年9月,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个省(区)进行了高中新课程的课改实验,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是这次课改的实践者。我们在尝试着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评价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的“热闹”背后,透露出的是困惑、浮躁和形式化的东西,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没有真正的转换,评价体系尚不清晰。如何正确而有效的把握新旧教学观念的转换,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关系《历史教学大纲》把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但在“知识主义”和“能力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双基”(基础知识目标、基本技能目标)为主,思想情感教育成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附属物。《历史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出发,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之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指出,无疑使历史教学任务由传统的“双基”变成了“三基”(认知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它在统一融合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更加体现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人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新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目标方面更加明确指向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要养成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历史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放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这就为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实现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依托──以过程和方法为手段,把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使学生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是在不断探究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情感、态度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态度,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学习来落实,同样,通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三者之间是一个整体。例如,在讲岳麓版本26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时,讲到新中国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时,可以通过开展历史活动,强化历史“体验”。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再现当年时期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再联系当今美国对我国人权状况的批判,使学生从中体验政治建设道路的艰辛和当今政治改革的不容易,让学生既明白民主法制建设的艰难,又要珍惜当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之不易,从而将学生的观念性教学转化为现实性的道德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2004年的课程改革中,与《历史课程标准》配套的有4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令广大一线教师头疼的问题。对二者的处理我是这样理解的:教材(即课本)只是范例,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的一种载体。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就应该放弃功利性的价值尺度去认识教材,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的错误观念,有时甚至无暇顾及学生精神上的渴求和追寻。其实,我们的定位应该以学生为本,因为历史教育是以成就理想人格、培养合格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在历史教学中,应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核心,集中体现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理念,拓展历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定位目标。要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掘人生的意义,选择人生的定位,确定自己的未来。而这一理想目标在现实中到底发挥多大的效益,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学生身上到底有多大的成效,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历史的领悟能力。例如,在讲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时,课标从原因、过程、影响几个方面来要求的。如果只局限于课本,就达不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尽可能的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尽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德育有机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讲第30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讲欧共体的形成时,就联系到欧洲联盟,适当补充欧盟的东扩过程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以及欧盟主席普罗迪与我国总理温家宝的互访,使学生明白地区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今天的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进一步融入其中。讲第32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时,我专门列了一个专题──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之原因及表现。其中讲到了美国因素,联系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印度洋大海啸后美国在亚洲战略的调整,使学生明白当今我国周边局势的严峻形势,让他们明白维护世界和平,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仍是他们这一代不可推诿的神圣职责。总之,努力使历史知识的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世界风云,主动参与对国际政治的分析评价,既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引导他们关注当今世界,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这也正是课标所要求的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公民。3.如何处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关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被广泛使用,成为新课改中一道亮丽风景。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效应,没有注意“因材选媒”,使教改走向误区。一些学校规定一个学期的总课时须有一半以上课时进行多媒体教学,甚至在优质课比赛时规定,如果没有采用多媒体就不得评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其实应该是相得益彰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该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代替传统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好的多媒体应有利于使学生展开联想,将不易明白的问题说明白,将难以观察、体验的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并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的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切不可为了体现“现代教学”一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略了学生自我体验、交流的过程。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以下几个原则应该是要注意把握的:一是“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二是要有效调配。不能在屏幕上演饰的是一套,说的又是另一套,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视听混乱”。在教学中还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教师讲在前,多媒体演示在后,前后搭配没有同步,没有掌握好教学的节奏。4.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的完成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师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丧失了。而新课程则把教学教程看成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此次历史课改特别指出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要完成这两个转变,关键是教师。尽管新课改也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目标,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怎样自主?自主到什么程度?合作什么?哪些问题值得探究?怎样探究?这些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一课程基本理念下,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当然,教师仍然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但知识传授不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1)建构与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把“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列入此次历史课改的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建立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平等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是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只是教师与某个、某些学生之间的个人关系问题,它牵涉到把学生训练成顺民还是国家与社会未来的主人问题。不管学校中的民主教育、法制教育如何地进行,师生之间长年累月相处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或者是一种看不见的民主生活训练,或者是一种捉摸不定的顺民训练”。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民主的意识。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才能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的讨论气氛,惟有建立起民主平等关系,才能使学生各抒己见,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才能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主导性。转变教学观念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但最关键的应该是牢记这次历史课改的真正目的是还历史教学的本来面目。把历史教育从以前带功利性的考试教育变成人文素养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认为要达到这些就是要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教师成为旁观者,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二者对立起来。事实上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要以牺牲教师的主导性作为代价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不应该削弱,反而应该加强,只是“加强”的含义变了。以前是如何教,现在是要研究学生是如何学的,如何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想的,自己做的,自己推导的,教师就不能越俎代疱。不要以为教师讲得多,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心里才踏实一点,这是多数教师的实际心理。实际上,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3)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历史教学中除了完成知识传授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在这一教学教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历史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在讲到岳麓版必修(ⅱ)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时,可以让学生制作地理大发现的沙盘或历史地图。讲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时,让学生对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方式的变化进行调查,认识交通进步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并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既学到了有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改要求的)。讲到第20和21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时,针对我校地处珠三角的中山,每个班又订有《南方日报》的具体情况,在课前二周便叫同学们搜集中山改革开放前后生活巨变的图片和文字材料,然后办了一期板报,这样做一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二可以培养同学们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三来培养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因为只有能够热爱家乡,热爱父母的人才有可能热爱国家。试想一下,一个不爱父母,不爱家乡的人又怎会爱国呢?在完成这些以后,引导同学们看《南方日报》上登载的珠三角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同时,又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的低下这个问题,通过这些分析,一方面让同学们为祖国的繁荣感到自豪的,但同时又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因为只有忧患才能兴邦),以此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