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教学设计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教学设计

时间:2008-1-25 15:42:43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改变形状、借助外物、在水中加盐等方法都能增加水的浮力。3、在玩橡皮泥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及成功的乐趣。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亲历探究,找到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准备:橡皮泥、鸡蛋、烧杯、塑料袋、气球、纸杯、盐、糖、木筷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放有各种物体的水槽,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什么现象?交流汇报,引入活动。——我们来研究如何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设计理念:创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用于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为新课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使橡皮泥浮起来1、问:如果只给你一块橡皮泥,你能在最短时间内,通过自己的巧手使橡皮泥浮上来吗?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3、学生汇报: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橡皮泥浮起来的?4、小结。【设计理念:以学生平时的玩具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天生的好胜心又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思考,参与探究。】(三)、使鸡蛋浮起来1、提问:橡皮泥可以改变形状浮起来,那沉在水底鸡蛋呢,我们能让它浮起来吗?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记录。3、学生交流实验方案。4、小组同学合作,动手实验,进行记录。5、展示实验成果,交流实验情况。【设计理念: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学科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的。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是按科学探究的“猜想――设计方案――动手实验――结论、思考”四个环节进行的,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学习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使物体浮起来的方法。2、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3、讨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你能想办法让它沉下去吗?回家去试试。【设计理念:下课铃声并不意味着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束,我们要使研究科学、探索科学的方法得到延续和发展,让学生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运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