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谈如何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谈如何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时间:2008-7-5 8:35:28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内容提要: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生活学习中,学生却往往被种种心理问题所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班主任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充当孩子的心理医生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今天,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孩子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增多,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医生这个重任。1、纵观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频繁的考核、竞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3、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4、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5、班级中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班人,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及时治疗,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我在教一年级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孔舒婷同学是一名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的孩子,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我忽然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了,她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原因出在这次语文测试上:孔舒婷同学自入学以来每次测试总是准确无误,成绩一直是优,可是在这次测试中由于失误,她在一个小题上出了错,没能全对。尽管考核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回到家里,孔舒婷却因为那一道题的粗心,而受到了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于是,这件事在自尊心很强的她的内心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