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试论研究型大学财政学本科专业的发展

试论研究型大学财政学本科专业的发展

时间:2009-11-9 18:18:3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试论研究型大学财政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摘要: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浪潮的推进,财政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关键的时刻。财政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具备现代财经类和公共管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本文还对财政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研究型大学;财政学专业;本科教学财政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的关键时刻。曾经以政府财税部门为主要就业去向的培养目标,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化浪潮的推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业岗位再也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么稳定了,就业部门的变换已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旋律,特别是,广大企业已成为市场上劳动力吸收量最大的部门。形势的转变,驱使财政学本科专业发展目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学环节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研究型大学财政学专业何去何从?本文将对此作出回答。一、已有的财政学本科专业的改革财政学本科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普遍性的。各高校已经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第一种重要思路是仍将就业面定位为政府的财政学专业公共管理化改革,即将财政学专业融入公共管理学之中。众多财经院校例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纷纷在原先财政学专业的基础之上,扩大到公共管理这一领域,希望借助公共管理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嫁接传统专业,使其获得新生。这样做无可厚非。公共管理本来就是经济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将公共管理只视为行政管理领域的认识,与当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趋势是相悖的。1980年代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许多发达国家进行了新公共管理改革,改革的实质是将政府部门视为特殊的产业部门,这样,关于政府的活动,现实中已经变成按照经济效率要求主要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活动。新公共管理学也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休思的《公共管理导论》就是这一新发展的代表作。[1]公共产品课题的研究正是现代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从而财政学与公共管理学有着直接联系,在财政学科基础之上发展公共管理学,具有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财政学应该融入公共管理学之中[2],就是对这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回应。第二种思路是在专业教学中大量加入职业教育的比重,增强实务教学的力度。这种思路充分发挥原有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师财务、资产评估、会计学等的优势,将本科培养目标已大大改变了原先财政学专业将财税部门作为就业主渠道的做法,而将目标定位扩大到包括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财务师(财务人员)等较为广泛的领域。从已有高校的实践来看,该种思路增强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扩大了市场需求,为财政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笔者认为,第二种职业教育的思路并不适应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种思路也有必要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必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二、研究型大学财政学本科专业发展目标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同样要面对市场,但它因应市场的需求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受到研究型大学教育熏陶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深厚的基础,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需要。如果说职业教育适应的是短期市场需求的话,那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则以毕业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这也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必须秉承通识教育理念。大学是通识(通才)教育,还是专识(专才)教育?这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大学本科不应该是专才教育,也不应该是通才和专才教育并重。其理由是:大学教育虽然重要,但它毕竟不是教育的全部;大学时间较短,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即使是上等智力的人也是难以做到的,更何况一般人。通识是本,而专识是末;社会所需首先是通才,其次才是专家。至于社会所需的事业人才,可以通过大学研究院、高级专门学校和社会实践造就。[3]1949年前国内一流大学遵循的就是这种教育理念。1950年代初专业设置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大学的功能,但这种做法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通才是相悖的,特别是就业途经的多元化迫切要求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回归,要求淡化专业设置制度对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厦门大学财政学科是全国首批惟一的重点财政学科,居国内领先水平。财政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通识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点所在优势。财政学科点聚积了国内一流的财税研究专家,在财政学、税收学、公共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学、公司理财、劳动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教学,为本科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科生通识教育建立在适当的通识教育的认识上。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以美国为例,哈佛大学的前身哈佛学院最初开设的课程包括希腊文、希伯莱文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修辞、逻辑、伦理与政治、教义问答、历史、植物学、数学和天文共十二门课程。就十七世纪的西方世界而言,这已经涵盖了当时的包括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个知识体系。[4]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爆炸时代,本科教育甚至终身教育要涵盖所有知识体系是难以做到的。因此,通识教育应注重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基础学科的发展,而不应试图包括这些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必须根据现实的演变进行调整。1809年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极力倡导大学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