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尝试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尝试

时间:2009-1-21 23:32:38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尝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语),这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人的共识。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传授已不再是教育的主要职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是教育的关键。语文学科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的一门学科。因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学已经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尊重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研究者,启发他们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用创造性的目光去分析,不要追求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哪怕只是一点火花,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创新的积极性。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采用了积累激趣设疑自读讨论解难创见归纳的阅读教学模式。我的具体做法是:积累课前用23分钟集体背诵教学大纲要求或推荐背诵的古诗文或现代文里的精美段落,由科代表主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行积累,不断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素质。激趣上课时用12分钟用富有创意的启发来引导学生导入新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的场景和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疑引入新课后,我再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激发强烈的课堂参与欲,激活思维创造力。自读设疑后,给10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围绕教师的设疑自觉探究问题。在自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圈圈点点,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以便提出疑难后讨论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讨论解难自读后用1015分钟让学生提出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也不能解答的问题,就由教师加以点拔解决。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组织讨论解答设疑阶段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并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创见在整体把握了新课知识的基础上,再用78分钟进行创见性训练。让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启发他们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用创造性的目光去分析,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归纳最后用34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节课所学知识和要掌握的知识疑难问题。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循序渐进,螺旋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深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现以《食物从何处来》一课为例,具体说明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预备铃后,科代表主持集体背诵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望天门山》。上课后,我逐一拿起预先摆放在讲台上的各类实物(苹果、鸡蛋、大米、猪肉、大白菜、牛奶),向学生展示这些实物,继而引出新课题《食物从何处来》。引出课题后,用幻灯显示一系列与课文内容密切相联的问题:1什么是食物?矿泉水和食盐是不是食物,为什么?2食物获得的途径和方式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归根到底食物从何处来?3人类不断进化,其中食物起着一定的作用。人类获取食物的方法与其它动物有何不同,人类在获取食物方面的聪明才智表现在什么地方?4文章为什么先说、详说自养,后说、略说异养?5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6文章的语言准确、周密,试举例并作分析。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记号。自读结束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集体揣摩,同学互答。扫清障碍,达成共识。我再将要点板书:自养绿色植物(异养的基础)食物获得的途径和方法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异养动物、部分微生物人类食物的获取劳动,改造植物让学生得以巩固。在讨论解疑整体把握课文后,我又抓住时机进行创见训练,用幻灯显示创见训练题:1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最起码具备哪些条件,现阶段这些条件在我国是否完备?2人类的生存环境与食物链有什么关系?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农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国农业的出路何在?问题提出后,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开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展开了联想,各抒己见。例如,他们谈到了关于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最起码要具备充足而恰当的阳光,由于人类大量猎杀动物,砍伐植物等行为,破坏了食物链,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天空出现了臭氧洞,造成天气异常,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多了竞争对手,适者生存,中国农业只有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在竟争中取胜等等的看法。由于这些创新训练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最后,我不失时机地用提问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掌握知识。通过以上课文以及平时的创新教学的尝试,我对创新教学模式有了以下几点体会和感受: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大胆鼓励、正确引导,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学生挑战课本,挑战教师,勇于创新、积极探求。三、在教学实践中,要给与必要的引导。因为学生阅历浅,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未成熟,教师在加以点拔的同时要对他的正确观点加以鼓励和肯定。四、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训练不可少。要把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懂得学以致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里所需要的是大量创新人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创新教学也已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流。那么,我们只要抓住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以课堂教学创新为突破口,我们就一定能开创出创新教育的新天地。金本中学刘月勤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