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声乐艺术教学大纲

声乐艺术教学大纲

时间:2006-11-29 21:09:33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说明声乐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分必修课、选修课、提高选修课。大纲所列为本课程主要知识点,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授课可依据本大纲基本要求,根据学科发展和具体教学对象适当调整讲授和训练内容。本大纲按照学习进度编写,按教学顺序和内容难易分为三个阶段《必修课》、《选修课》和《提高选修课》,每课包括若干学习章节。本大纲适用于音乐教学及声乐相关艺术类专业(大专层次)(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必修课》:本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并且贯通演唱当中,为学生在发声当中的气息、头腔与胸腔的共鸣,以及音区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选修课》:本课程要求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提高,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能声情并茂地演唱中外民歌、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并初步具备担任声乐基础课初级教学工作的能力。《提高选修课》: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气息和声音位置,改进音质、扩展音域、发展技巧,并相应提高理论水平,从而具有举行独唱音乐会的能力和担任声乐基础课教学的工作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各时期主要作曲家的作品风格,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诠释作品的内涵。本课程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因材施教,改善音质,扩展音域,使其声情并茂地演唱各类曲目。(三)教学方法(1)课堂是教学实践的场所,在课堂里,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学生通过学习学到技能,获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是授课者,是主导,对受教者要爱护,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心理、性格和习惯。对学生务必要有耐心,循循善诱,使他们感觉每次进入课堂是一件愉快而有乐趣的事。要知道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对学生起终身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为人师表,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这样学生自会尊重教师配合,专心致志地学习,愉快地唱,教师对学生要严格,但不必过于严厉,更不要因恨铁不成钢而急燥动怒,使学生紧张害怕,因为在课堂上要教学生服从生理的自然规律,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进行操作。歌唱者必须头脑清醒,肌肉松弛,心情愉快,精神焕发地歌唱。有了畏惧心理必然思想不能集中,肌肉不能松弛,就更不能领会和做到教师的要求。这对教与学双方都不利。因此保持课堂气氛和谐轻松是非常重要的。(2)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是两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声乐教学中,由于授课对象各不相同,有的差异在年龄上,或在学历、经历和生活习惯上;的有生理、心理和智力上。对此,教师必须随时注意观察,在遵守声乐的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同时,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对待,对年纪轻、学历和经历较浅,智力尚不成熟者,如果对他们讲述声乐理论会使他们由于一时尚不能理解而感到学习声乐深奥难测,无所适从。对此,需要酌情考虑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步骤,关于声乐的基本知识,如生理解剖,发声原理等不可不讲,但可以用最简明易懂的语言,通过生动的事例,或形象化的比喻进行教学,也可用具体、简短的练声习题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对心理上容易紧张,生理条件太差,有自卑感的学生则应多加鼓励,所选用的练声习题和歌曲,都要以其能胜任为宜。对悟性较高,反应较快,记忆力、接受力以及声音识别的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要表现出对他们特别喜爱。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但在教学上可对他们加快步骤,不要墨守陈规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3)重视学生的演唱实践。应在学生掌握了初步方法和技巧之后,就让他们经常到不同场所去实践。学生与听从见面,在现场上歌唱的感觉与在课堂上是不同的,在课堂里懂得的东西在舞台上未必能兑现,而在观众面前,学生又会得到许多在课堂里感受不到的东西。尤其与听众的交流,那是课堂里无论如何得到到的。教师也可通过学生在观众面前的演唱,发现问题,检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失,针对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巩固和提高。学生在每次演唱后,要冷静地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教师应及时予以帮助,共同分析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四)、教学形式个别课:旨在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通过学唱中外民歌和艺术歌曲,训练学生使用科学发声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的能力。该课第一学年每周一节,由任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地进行。小组课:旨在开展声乐学习,观摩与典型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并初步具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第一学业年隔两月一节,以四人为一小组,协助个别课进行。集体课:讲授声乐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有关声乐的专题欣赏学习。该课第一学年每月一节,以年级分班进行。(五)总学时本课程学时拟安排135课时左右,分5个学期开设(六)学分:本课程拟安排10学分(七)开课学期本课程安排在第一至第五学期开设,共五个学期,第一学期每周1次小课,每两周1次集体课每学期27学时。二、大纲内容和学时分配:(一)、大纲内容主要进行发声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遵守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原则,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特点、个性挖掘出来。要求学生课后多唱练声曲,并且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体现歌曲的内涵。第一阶段:教学目的:掌握歌唱的正确姿势与歌唱呼吸方法。教学内容:1.歌唱的正确姿势2.歌唱的呼吸训练练声曲:①1=c4/454321―――②1=d4/4234565432―――mx歌曲:《花非花》、《我爱我的台湾岛》、《梅娘曲》x第二阶段:教学目的:掌握歌唱的基本发音技巧。教学内容:1.歌唱的发音训练2.歌唱的共鸣训练练声曲:∨∨①1=c4/4―――5―――1―――②1=d4/46―6―65432―a歌曲:《铁蹄下的歌女》、《高高太子山》、《摇篮曲》x第三阶段:教学目的:掌握歌唱发声的共鸣方法。教学内容:1.共鸣与呼吸2.共鸣与音源3.共鸣与母音4.共鸣与方向5.共鸣与位置练声曲:①1=c4/455555―――aeiou②1=d4/44325436532――mimamimax歌曲:《我爱梅园梅》、《我亲爱的爸爸》、《三套车》x第四阶段:教学目的:掌握扩展音域、统一声区的唱法,能找准自己的声部定位。教学内容:1.建立稳定、良好的中声区基础2.扩展音域与统一声区3.声区划分与声部鉴定4.扩展音域、统一声区的“换声区”唱法练声曲:①1=d4/4222-②1=c4/455555-5-aiaiaix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祖国慈祥的母亲》、《啊!中国的土地》(二)、学时安排:课程主要内容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作业量实践环节呼吸训练271:2每堂课都有作业。作业全部批改或检查,成绩计入平时成绩。①汇报(五次)10学时;②观摩(10学时);③考试(5次)10学时。发音训练271:2共鸣训练271:2扩展音域、统一声区的训练541:2合计135三、教材与参考书目:(一)教材《声乐演唱与伴唱》江西高校出版社(二)参考书目《声乐曲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小燕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