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入门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入门教学初探

时间:2009-1-17 23:26:1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小学数学入门教学初探小学一年级是幼儿成为学生的转折点,由于身份的改变,学习任务、学习方法也随之改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达到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目标,就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和体会。一、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在4的认识教学时,设计了游动物园的游戏,在投影中出示园中各种动物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要求他们回答:谁能从这些动物中找出4?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分组议论后积极举手回答,先后把属于数量4的内容找了出来,如:老虎、熊猫、大象有4只脚;2头大象共有4只耳朵、4只眼睛等;树上和地上共4只猴子。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使学生的观察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加减法的教学中,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1、通过摆学具学习数的组成。它能把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在摆的过程中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2、从数的组成学习加减法。这样不仅能去掉学生在幼儿园形成的计算时数手指脚趾的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确数理关系,初步建立数量关系的概念。3、在操作中要求学生不仅用眼看、用手做,还要用脑想、用口说,使外部操作过程与内部智力活动紧密结合,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4、从教会学生掌握加法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己归纳出用数的组成方法逆向推出减法的运算,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也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完整、准确、简练。在认识图形的活动园地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表述的:2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我在教学时强调了条件:2个正方体必须是相同的正方体。并与学生一起寻找和分析不满足条件时的情况,让学生懂得表述完整准确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三、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要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和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在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了一道题:小明吃了3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学生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只是议论纷纷,不敢举手回答,而座位上有个学生轻声地说:这道题好像不能做。我马上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得出了这道题不能做的原因,是缺少了一个条件。由于是学生自己产生了疑问,找出了问题,激发起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信心,对新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我根据课本89页练习十九(图1)设计了两道题:1、图中有9只猴子,又走来3只,现在有几只?2、图中有9只猴子,走了3只,现在有几只?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对比,找出走来和走了是确定用加法还是减法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审题时要看清条件和问题,仔细分析,才能准确理解题意,确定正确的解题方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我把前面的题目改为补充条件的练习:,小明吃了3个,还剩几个苹果?供选择的答案:a、原来有5个梨。b、小红吃了5个苹果。c、妈妈买了8个苹果。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应用题至少是由有关系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四、发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外,还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我在4的认识的教学时,利用排队乘搭公共汽车插图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要争先恐后,在车上自觉为老人、残疾人让座;在5的认识教学中,结合解放军骑马巡逻的插图,使学生明白解放军叔叔不辞劳苦,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正巡逻在边境线上,你想对解放军叔叔说些什么呢?从而激发学生对解放军无比崇敬之情和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西南街道第四小学朱少月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