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09年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

2009年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

时间:2009-11-12 11:07:25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记得第一天下村报到,迎接我的是让我受宠若惊而又沾沾自喜的隆隆鞭炮声,同时也感受到了鞭炮声背后隐藏的尊重和希望。一晃过去了近四个月,在这段日子里,我心怀着许多百姓的心愿与期盼,肩负着人民群众和组织交给我的重任,常常于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思考着我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我又能做什么?渐渐地,我走出了迷茫,理清了头绪,坚定了信念,同时又了解了农村情,交得了农民心,获取了工作经。对于农村出现的种种情况与困难的解决我认为不是一蹴能就的事情,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为此,我就个人的思考,提出几项建议。一、加强村官队伍建设,调整年龄结构1.农村村干部队伍现状。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村的两委班子里,大多数是在50岁以上。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和冲劲的根本原因。对于年老的村干部而言,他们追求的是安和稳,开拓创新能力欠缺,发家致富的领域比较狭窄。但是,老村干部的农村经验和对人民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2.转“道德权威”型村官为“致富能手”型村官。以往的村干部在村里都是道德权威,是村里有威望能让农民信服的德高望重的长者。这样的村干部能断家务事,能维护全村的基本稳定,因此,在村干部的选举中,农村的受这种感情的影响,选出来的领导者都是“道德权威”型村官。直选在我国农村推行之初,农民无法认识到这里面丰富的内涵。突然有了选择权,他们旨定会延续几千年来的传统,寻找在道德方面的依赖感。因此,转变农民观念,把“道德权威”型村官转变为“致富能手”型村官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3.添增“年轻活力”型,“富于创新”型村官新血液。往农村输送一批年轻有活力的,敢干会干愿干的新型人才。制定完善村干部选拔制度,加强党的基础组织建设,发展一批年轻有能力有抱负的农村干部,为培养后备干部做好准备。二、加大对村官培养力度,发挥最大作用对已经到基层的年青大学生村官要经常性关心,给予教育,加强培训,让其在接触广大农民朋友,发现广阔农村问题的同时,也保持着与上级组织的频繁联系,更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