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时间:2006-11-30 13:09:3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研究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程度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行班级授课制,采取秧田式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既有它的优势,也明显存在着一定不足之处:(1)教学结构稍显呆板单一,缺少灵活性,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2)教学关系摆得不正,开放程度浅,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大都抑制了学生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长期这样,必将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应付学习、低效学习、能力偏低。(3)学生合作互助机会较少,缺少充分的合作和交流。可见,目前课堂教学的小环境营造与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迈进的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但我们坚信:(1)学习是一种多边协作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能收到“1+1〉2”的学习效果;(2)“所有学生都有潜能”,潜能可以开发;(3)“课堂是开放的”,学生永远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4)“我班无差生”,所有学生都能学好。为了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着眼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就要大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因此,我自1998年8月开始以课题“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教科研目标,深入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具体目标指:a:(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通过合作,提高合作能力。(2)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氛围。(3)让班内的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长处,进而培养数学情感。(4)通过研究,努力探索出一种优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b:1、促使教学适应社会性发展需要,即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较强的交往能力和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发掘群体主体性。2、实现教学促进主体性发展需要,即在合作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经过两年半的研究,我们初步探索出了小学数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民主的自主与合作发展空间,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了开发。所谓“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组间交流竞争为主要途径,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方式。我们首先将班级学生按认知水平、个性差异等分成若干个3—4人异质小小组,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多向合作探究创设一种和谐的活动空间,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根据班级学生性别、个性、特长、认知能力等因素,把学生总体保密分级:甲级、乙级和丙级,然后将学生按甲乙丙,或乙乙丙,或甲丙丙,或甲乙乙丙等异质分成若干个3—4人小小组。按教学需要编排座位,基本采取前后两张课桌4位学生围坐形式(即马蹄形),定轮值组长,给每位学生创造机会,促进各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三、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体意识,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求知情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鼓励质疑问难,主动求知,调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把学生当作乐事。2、合作性原则:让学生在小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渴求与同伴协作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培养合作情感,提高合作探究能力。3、差异性原则:学生是有差异的,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尽量按照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等诸方面合理地分级,异质搭配,保证全班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4、发展性原则: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潜能是可以开发的。通过小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开发,数学能力有较大提高,潜能得以一定程度的开发。5、科学性原则: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实事求是,确保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四、理论依据1、团体动力说: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小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小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2、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指出,采用非指导性技术鼓励或指导学生弄清自己的问题,并在困难时需要人与人的支持,强调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要学会移情,无条件积极支持和拥有真诚,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尊严、自由、创造。3、四人异质小组教学:美国学者格拉塞等人首倡的“四人异质小组”教学模式,主要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配合利用小组本位的评比讨论与组间竞赛,提高学习成效,达到取长补短。4、集体教学思想:季亚琴科的集体教学思想,主要是非固定成员的两人配对交往,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别人,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达到互帮互学。5、现代合作理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交往与合作中,学生从他人身上反观自我,自我调节,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评价,相互提高,形成主客体的不断转换,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在群体中进行交往与合作,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彼此理解,以及共同目标和情感的形成,使个体主体性因群体主体性的实现而获得发展。其二,合作与交往是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理解人际关系,产生角色规范,养成责任心,克服自我中心,在培养自尊、自强等自我意识的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交技能,这正是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质。其三、通过合作与交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能力,这是推动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五、“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及操作要领1、操作程序“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包括:“激趣导入、目标导学——个体自学、小组互助——组际交流、集体评价——难点剖析、当堂训练”四个环节。基本框架为:操作程序教师主导过程学生探究活动激趣导入、目标导学营造情境、以旧引新目标导引活化情趣、自我期望、温故知新个体自学、小组互助内容呈示、提供材料指导合作、解疑点拨形象感知、个体自学、合作探究组际交流、集体评价组织汇报评价鼓励、难点精讲组际交流、汇报讨论、质疑辩难难点剖析、当堂训练组织练习、归纳练习内化,组建结构1、激趣导入、目标导学。(1)提出目标。书面或口头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起着导引和课终评价的依据。目标可由教师提出,或学生提出,教师归纳。(2)以旧引新。做好新知与相关旧知的迁移,使学生在自学和探究新知时有坚实的基础。本阶段以问题或目标激趣导入为主。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首先电脑动画显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让学生逐一回答。然后,把三角形变形为角的形状。问:“认识这个角吗?你想知道这个角的什么?”学生回答:“我想知道什么叫角?如何画角?角有大小吗?”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达到了“课始趣生,目标明确”的效果。2、个体自学、小组互助。(1)个体自学。在新授前先让学生个人尝试性地自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答案,这是小组合作成功的重要基础。(2)学生质疑。主要指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己未解决的问题;一是自己虽解决了但给别人有启迪作用的问题经验。(3)小组互助。在学生自学而不得解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逐层揭示学习内容,提供合作素材,引导思考方向,指点探究方法,给予某些困难学生以点拨。”作用。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用6张纸板围成一个长方体,再让4人小组学生合作探索长方体的特征,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组内质疑。3、组际交流、集体评价。(1)小组质疑。小组质疑的问题主要情况基本同个体质疑差不多,只是可能复杂些。(2)大组交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选有代表性的存在共性的问题组织大组交流,为全班提供再次交流信息的机会。某个小组抢先发言后,其它组可作即使补充。师生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3)教师针对班内情况进行质疑。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大讨论。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4、难点剖析、当堂训练。(1)教师质疑。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精点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精讲注重基础和关键。(2)教师设计(有时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矫正、强化、提高”练习。根据教学内容,也可组织学生设计习题,进行互练、互议、互批、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引导学生归纳,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知识结构。2、操作要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操作,可以归纳为“八要领”,即分组-定标-激情-引探-释疑-导练-测评。1.分组。合理分组是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性别、个性、特长、学习能力等因素,先把学生大体分成三级,然后按照甲-乙-丙,或甲-乙-乙-丙等异质分成若干个3-4人合作学习小组。学生搭配应力求科学合理,以便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2.定标。多数情况下,教学目标可由问题来指向和体现,使学习过程成为逐步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3.激情。良好的师生情、学友情以及求知情是成功地实施小组教学的动力所在。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富有启发性的争论、诙谐的语言、多给学生关爱与赞美、多提供表现与成功的机会等手段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是激情的重要策略。4.引探。教师逐个层次揭示学习内容,提供小组探究素材,帮助学生明确合作探究的方向及操作程序,指点探究方法。当组内成员出现困难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组内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向别人请教、学会辅导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趣、启思,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究情境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5.释疑。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惑。教师在引探时就要搜集相关信息,以便化解难点。在个体质疑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质疑,然后根据难点、疑点问题引导大组释难。若班内学生无法解决,则以教师的引导式讲解为主。这样,既巩固了前阶段学习成果,又为后续学习扫除了障碍。6.导练。先进行新知巩固性练习,再进行有坡度的,形式多样的变式和发展性练习,在练习中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练习,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对于练习结果,可采取小组互查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作巡视指点或参与讨论。7.。通过组织学生归纳,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8.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随时参照教学目标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掌握新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运用合理的措施(如调整教学计划等)予以补救或提高,努力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自信,从而向新的目标奋进。六、适应性与局限性1、适应性。该模式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的基础上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它适用于具有现代教学理念、有较强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有一定创造精神和能力的教师以及好学深思,勇于积极探究,乐于合作,追求创新的学生。2、局限性。(1)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用。教学论和教学实践认为,“四环节”是一个紧密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系统。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根据不同教材、不同课型、不同学生灵活运用,进行创造性教学。不能为追求模式化而使教学僵化,降低教学质量。(2)对学生而言,强调交流与质疑,后进生容易出现依赖心理,质疑与交流变成了优生的表演;强调个性发展,使有些学生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变成放任自流;强调创新,可能会减少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本应掌握的“双基”。(3)对教师而言,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容易使教学处于“放羊”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调控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