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财会专业的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财会专业的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08-12-10 0:28:15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财会专业的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内容提要:本文从财会岗位对人才的特殊性要求,目前财会教学在教材、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与学生实际等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问题提出适应性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特征:选择教学内容从实际需要和能力培养出发,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与灵活性教学内容、自主型适应性教学方式框架与具体内容,同时,具体阐释了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分阶段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化教学途径;智能相融的考核体系。最后总结实施财会专业适应性教学的特点与效果。关键词:财会适应性模式教学实践一、问题的提出财会专业培养的是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理财的人才,因此,其教学任务更应贴紧于经济的现实,使教学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现代管理制度的确立,社会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会计不仅仅只是财经活动中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单一性的账务员,还要参与企业的市场预测和分析,参与生产经营中的决策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会计信息,研究生财、敛财、用财之道,提出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资本运作的方法和途径。凡此等等。财会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同时也是一项市场和社会学很强的工作。因此,财会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而且还应有广泛的市场知识及社会学知识。然而,职高在目前财会专业课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途径等方面,远远适应不了社会的要求。一是教材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现实。尽管专业课学习的是一些基础知识,但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仍是传统的旧知识,与目前的实际财务管理无关,甚至相背。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理论内容,缺少经济社会学知识。二是教学方法与方式上,仍注重于教学过程模式的规范,实行的是承传型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采取复习引入、新课启发、内容小结、布置作业的单一教学程式,如此往复。学生的思维始终遵循着老师的语言轨迹前进,严重抑制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独到的见解的发现。而现代经济业务却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用这种同一思维方法教育的学生,如何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需求呢?三是与学生实际脱节。职高生具有生理的早熟和心理脆弱特征,他们一方面极度渴望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另一方面由于初中阶段在学习上过多失败造成心理压力和焦虑,从而导致消极心理,学习习惯差、兴趣不高。而教师在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标准要求学生、衡量学生,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承传为主,呆板而理论化教学以及过高的要求,致使学生丧失仅剩的一丝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必然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教学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是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因此,笔者以为财会专业教学必须实行改革,实施适应性教学。所谓适应性教学,就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先进的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精华,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应目前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具体地讲,就是紧贴社会和学生实际,实施厚基础、活模块、多渠道、研究型、知识与技能并重,重在能力开发为主的教学模式。二、适应性教学模式的体系财会专业适应性教学是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改变注重学科体系,即片面强调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强调选择知识要针对实际需要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岗位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以适应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适应性教学模式表达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灵活性教学内容组合;适应性教学方式的三个方面。(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经过调查和不断地从整改实践和深入研讨基础上,我们在对中职财会专业的任职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了财会职业能力框图,即三线五块的教学框图:三线为:1、职业道德线;2、职业知识线;3、创业能力线。在创业知识线和创业能力线上,又形成了五块:a、公共课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这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满足终身学习和生活需要。b、专业基础课模块财会专业类具有共同技术要求的专业课,如基础会计、统计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电算化。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财会大类专业中较通用的共同的能力,使学生在胜任主要岗位工作外,还可以具有转入相关岗位的专业工作能力。c、专门化模块根据财务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当地对财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以及学生个人的求业需要或特长,按照不同岗位的主要能力设置若干个专门化模块。依据相对社会需求与学生的毕业择岗定位,学生需要掌握某个岗位的专项知识与能力,进行专门化模块的学习,接受有所侧重的岗位单项技能训练。如侧工商企业会计、金融会计、农业会计、成本会计、基建会计、交通运输物流会计等等。每一专门化模块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d、专业扩展模块专门扩展教学内容建立在根据专业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基础上的。一方面依据专门化人才对专业知识的共性需求,即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而设置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个性需要或兴趣、以及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经济活动中,面临转岗需要而决定的。这一模块中设置了以下一些课程:成本会计与模拟、企业管理、商品知识、市场营销、证券市场、会计英语、行业会计实务比较、公关与交际等。e、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中的实验、专业课程中的验证性实验,以及与岗位相关的能力训练,如计算、做账、珠算、点纱等等。它既具有智能性又具有经验性。能力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相关工作的操作水平,达到一定岗位等级要求。(表一:模块化体系框架图示例)(二)灵活性内容组合财会专业适应性教学的内容充分体现实用和灵活,两个方面。所谓实用,就是教学内容紧贴经济社会实际,使教学内容成为岗位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灵活,指的是教学内容既全面贯彻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大纲,又照顾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需求,灵活组合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1、活化专业基础模块教材。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业大纲框架下,采用静态内容与动态内容相结合的教材组合。静态内容为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确定的统一教材,动态内容为现实经济社会实际操作中的有关财务处理和变化内容,将这些变化的专业内容有机插入相应的静态教材中。如《会计实务》中,对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只作了理论阐述,且这些理论又渗透了计划经济下的处理方法,为此,专门加入市场经济下的短期投资。根据目前企业实际处理实践,对长、短期投资、投资的变化现象与规律、投资处理方法等方面作补充章节教学。2、活化专门化模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财务管理内容的不断细化,使财会知识和操作内容不断丰富。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活动,为财会专业学生带来多个渠道、多个侧重的财务岗位。例如目前商贸企业中派生出一种新兴的行业物流企业,在财务活动中,企业采取介于商贸业与运输业之间的一种核算关系,因此,产生了一种专门化的财务核算办法。由于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细化需求,加上一定时期以及一定行业财会专业人才需求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有所侧重,以及学生个人对行业兴趣和就业的优势,要求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为此,我们在财会专业基础性模块教学,对财会专业每届学生,每个班级以及部分有所就业定向的学生,采用专门化模块教学。即将财会专业分成几个有所侧重的专门化教学模块(见图表二:财会专门化模块),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所侧重,有所专长,以适应就业的需求。(三)自主型教学选择。遵循以学生为本思想,实行板块化课程体系和灵活的教学内容组合的同时,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一是专门化模块的选择。依据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财会岗位专门化人才需求倾向,学校依次设定二个有所侧重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爱好和兴趣,或自己有关渠道的就业趋向,自行选择专门模块学习。二是在学习内容上自主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或延伸的边沿专业知识。学校设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其中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及专业技能模块为必修课,专门化模块为选修课,其他设定与专业或工作相关、或与专业延伸的边沿学科为任选课。一般设定任选课有:公共关系、市场营销、财经应用文、证券市场、保险基本知识、会计英语、商务英语、礼节礼仪等等。三、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一)分阶段职业道德教育职高财会专业肩负着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财会人员和向高职院校输送优秀学生的重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会计师和财会人员,将直接参与社会的财务管理活动。因此,今天如果在学校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放弃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必然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走上财会岗位后,经不住金钱诱惑,走上犯罪道路,给单位部门和人民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性教育的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学校除专门性的政治课和道德教育外,本文所讲的是如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于整个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之中。其措施是实施分阶段,有侧重的财会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将它分作性质认识,作风习惯形成、准上岗三个阶段教育。1、性质认识阶段高一年级实施,重点内容是理想教育。结合专业课教学,有机选择职业道德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对财会职业的敬业、爱业、乐业、勤业,树立财会岗位神圣性观念。例如在《基础会计》中讲到会计中要求收入-费用=利润时,引导学生认识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是构成一个企业总产值的主要内容,而千千万万个企业的总产值,构成一个地区,直至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而工业总产值是反映一个地区及至国家工业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因此,如果利润计算出错,最终会导致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工业总产值错误,从而影响地区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再扩大开来,一个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的gdp值计算,就是由千千万万单位的正确统计数字的汇总计算的,如果某个单位一个数据统计错误,就直接影响着国家统计数字的正确性和可信度,同样会导致发展规划的制订和采取措施的错误,从而造成国家的经济损失。这种融入于专业知识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促使学生认识财会工作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体会到财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热爱,把个人理想和本专业学习,以及自己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职业荣誉感,自尊心和心理素质。2、作风习惯形成阶段高二年级实施。经过一年的有关专业知识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财会知识,因此在高二年级应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应引导他们树立严谨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可以从作业入手,采用自鉴互查、展览等方法,养成严谨的作业习惯。让学生明确:今天的作业本就是明天的账本,账薄记录应该清洁工整,因此应树立把作业本与账本等同起来要求:不允许挖、擦、刮、补,做错作业的改正应按错账更正方法给予改正,更不准挖、擦或乱补。在评分上,将这一内容作为其中标准之一。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岗位习惯要求培养。如结合日记账登记内容教学,强调必须按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顺序逐日逐笔登记,联系学生作业拖拉现象,提出要求,应与记日记账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以形成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原则。凡此种种,以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严格培养学生的严谨仔细、踏实认识,严明清楚的工作和生活习惯。3、准上岗阶段高三年级实施。进入高三,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已进入结束阶段,即将进入及进入毕业实习,学生已把注意力放置就业应聘上。这一阶段应侧重于法制教育,结合毕业实习和上岗工作需要,进行会计法规和财经纪律教育,给他们敲警钟,让他们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可以请优秀财会人员现身教育、也可将各种各样财会人员陷身囹圄的材料编印成册,分发给学生,或组织学生看录像等,对其进行教育,组织讨论,寻找出他们犯罪的轨迹。(二)实行社会化教学途径适应性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承传型教学方式,采用的是社会化教学。这就是无论从教学内容的取舍、师资的选定、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学渠道的运用都随着适应社会和学生需要而改变。1、活化教学内容。在既定教材框架下,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采取删、改、增的方法,使教材更趋于实际实用。删:删去不适应今天的财会处理方法部分的知识,删去与实际业务无关或过于理论而不实用的部分;增:增加企事业单位财务处理新方法的内容,新的财务法规理论方面内容;改:改变课本知识结构不合理的内容,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教学与操作相结合原则以及知识的系统性为原则进行整合原有的教材。2、活用师资。一是活化教师专业知识。每个专业教师都有自己的联系单位,不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向一线财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新的操作实务,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活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二是活用教师。在既定专业学科教学任务外,对有某一专长知识的老师,承担专长技能辅导任务。如有的教师有企业管理专长,则在教学成本核算章节时,选派该老师去讲该章节课程。三是借用教师。结合各专门化模块,聘请有关行业的会计定向、定内容作讲座或直接讲授有关知识性、操作性强的章节教学内容。3、灵活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型教学方法。由于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千变万化,教师无法把各行业的经济业务搬到课堂中讲授,更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可以解决的。从适应社会经济变化需要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学中应重视把处理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发问,去发挥自己智慧解决问题。如《基础会计》中错账更正有三种方法:划线更正、红字更正、补充更正。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三种更正法的特点和适用的不同情况,并启发学生记账时还会有哪些错误,各种错误是否还有其他更正方法?这样的启发和讨论,既紧密结合知识实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发了学生思维,巩固了教学内容。4、活动的教学渠道。活动的教学渠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扩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有效教学途径。所谓活动的教学渠道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教学地点的活动。在严格遵循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为1:1.2的框架下,依据教学内容与实务操作关系,采取课堂模拟实验室企事业单位相结合的教学。一般情况下,每章必须有一次模拟实验,每学期有一次到企业见习机会。采取学生自主联系与学校联系相结合方法,将每个学生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实习单位,从高一到高三毕业实习,定点到一个单位,使教育、教学有相对稳定性。二是教学途径的活动。采用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相结合。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珠算、记账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全校同专业学生个人图书交流,并统计图书的周转率和利用率,计算每本书的成本和利用价值,引导他们认识资本运作能力。同时,开设财会实习银行,让学生将生活费、零化钱存入自助银行,使学生养成计划用钱习惯和学会存取现金手续。此外,还在高二以上学生中开设学生用品调剂公司(跳蚤市场),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商业观念和理财本领。(二)建立智能相融的考核体系。适应性教学突出的是对学生智能培养,实施的是社会化、个性化教学,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放置于教学的最终目标上,因此必须建立一套适应个性化、社会化和智能结合的考核新办法,坚决摒弃以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评价体系。我们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建立了学校与社会、智与能相结合的过程评价体系。1、学习习惯与能力相结合。将学生平时作业习惯、作业态度、作业成绩与参与课堂讨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列出明细记载,组织学生自行统计、民主评议。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作业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作风,同时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岗位工作需要。2、理论与实践操作评价相结合。各学科的单元和学科终结性考试的卷面成绩,只能代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一个方面,而学生专业能力是为了将来诸付工作不可缺的,因此必须与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结合。因此我们采取了学科单元和终结性考试与平时单元实验、模拟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法。基本1:1比例操作,突出和鼓励操作能力的培养。3、考核与贡献、职业道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期或学科终结性评价中,实行将平时成绩、终结性考核成绩与平时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专项贡献以及职业道德相结合。如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比赛成绩,以及积极参与的技能展示活动的态度、成果,以及诚信立业的思想品质和成果等等,均列出明细的加减分值,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专长,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能力。4、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结合财会专业特点,我们结合分散式实习、见习办法,将学生分散到与之专门化模块相对应的单位相对固定实习,每学期、假期、以至毕业前的实习由于相对固定,与社会建立了相对固定的专业实习关系,实习单位也对每个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有所了解和评价。因此,我们对每次实习均有实习要求和目标,并按要求和目标列出鉴定细分表,由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进行考核评价。并将单位考核评价列入学生学期和学科的成绩评定范围,一般占30比例。这样的四结合考核体系,充分纳入了三线的教学目标框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四、适应性教学模式特点和效果(一)适应性教学模式的特点1、突破了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建立了社会化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活模块化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全面培养了学生的一般能力和职业的适应能力,并突出了职业的专门化特长和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计划中,我们增设了能力结构表,表明能力项目、能力目标、并将能力归属课程及能力实施的考核办法,充分体现出个性化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特点。2、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可控制系统。框架确定的岗位职业智能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市场变化,经济结构调整,财务处理办法的不断改进,可能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另一方面,各行业、各单位对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学计划能及时进行调整。按能力模块的内容可以随需调整,进行增减;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有选择地对专门化模块进行取舍,同时选修课还可补充。3、教学充分体现了社会化和个性化。由于教学内容以及内容的整合,充分建立在社会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基础上,建立在学生自主选择上,因此,使教学与社会紧密相关,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时刻需要服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专业教育更适应了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使学校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使教学处于最高的效率之中。(二)财会适应性教学效果1、有利于专业课课程的综合。财会专业适应性活模块化教学是以主要岗位能力确定的,课程始终围绕三条主线进行组合,并以能力为主要目标设置的,它引起了课程的内容分化、重组,从而形成综合化课程。这种综合化课程基础宽而实,针对性强,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同时又不局限于狭一专门岗位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和专业或工种扩展能力。如他们还懂得专业相关的成本核算,企业管理、营销、公关等等。2、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建立自主选择,社会化教学和社会化评价体制,促使教师与社会的沟通,使教学内容始终处于社会实际之中,同时,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价值的自我取向之中,改变了传统、呆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途径,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下是近两年实行适应性教学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见图表三),即可说明这一问题:。图表三:实行适应性教学和未实行适应性教学各项指标比较图表注:三届平均值为19961998年连续三届财会专业学生成绩3、教学得到社会充分肯定。由于活模块化适应性教学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已任,因此教学充分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从而充分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其一是学生就业容易了,计近二年统计,毕业生对口岗位就业率达98.7,特别是金融模块的学生已成为杭州各大银行抢夺对象。二是学生毕业上岗适应期大大缩短,一般都能即时上岗操作,毋需一段适应期。第三,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比例增高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