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时间:2006-11-12 0:58:00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城市城南初中吴高珍预设与生成已经成为了新课程当中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也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预设顾名思义就是预先设计,具体的来讲,就是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乃至教学效果的预先构想与设计。而生成呢,应该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一种思维反应,我认为,在这个新课程实施当中,我们的课堂应该积极倡导生成,让学生在问题不断地生成的当中得到收获,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在我们大谈生成的时候,我们一定也不能够忽略了预设。我认为老师的预设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的预设就是一种上课的准备。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任何一堂课,如果自己准备得非常好,那么这堂课也肯定会上得很成功。以上讲的两点并不矛盾,因为它反应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的关系。预设可以促进生成,有效的生成也需要恰当的预设,在我们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间,在我们的课堂里面,生成与预设统一的时候是很多的。我们来看《荒岛余生》的教学片段,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是这样做的:师:刚才,同学们再一次的读了课文,来了解鲁宾逊的性格,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你认为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好的,很多同学都挺有收获的,(请其中一个)生:我觉得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因为他很大的困难,还对自己说:“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以及考虑到更坏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师:你由鲁宾逊的想法得出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板书:乐观还有吗?生:我也觉得他非常积极乐观,师:你作补充生:因为他从没对生存丧失信心,对生存的信念动摇的时候,而是一直鼓起生活的勇气。第二段:可是每当我的这种想法出来的时候,就有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这就证明了这一点。生:x很从容,很镇定师:很从容,很镇定在第四小节,他从鲁宾逊的心理活动当中品味出他是一个从容镇定的人,从而得出他是意志坚强的,那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来体现这种从容与镇定呢?再读一下。生读。师:如果能再响亮一点,那就更镇定了。这位同学认为鲁宾逊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板书:坚强。请学生接着谈生:我觉得鲁宾逊是一个很勤劳的人。我从后面的名著导读中得知,他差不多用了一整年的功夫,才把他的木栅栏的围墙做完。还做了一些面包和陶罐之类的东西,从表面上看,这工作是非常麻烦的,但是他说:“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有何介意呢?”从这些语句中我看出了他很勤劳。师:从名著导读里,你还能找到一些怎样的事情补充说明他的勤劳吗?生:鲁宾逊做了一些、实体食品和饮用品。师:鲁宾逊的一些食品和器皿都是他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的确,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不勤劳是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的。再请同学说一下,你还有没有其它的感悟?生:我认为鲁宾逊是一个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的人,从十二小节可以看出,“我已经面对现实,已经不再把眼光抛向海边,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从此可以看出,他不再空想,而是专心致地地对待自己以后的生活。师:所以你觉得他脚踏实地,觉得他很务实。板书:务实。刚才我们从课文当中品味出鲁宾逊有着许许多多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的品质。在这节课中,学生生成的和老师预设的,也是不谋而合了,这是最普遍的,当然在现实的课堂当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的生成与我们的预设不统一的情况。这肯定是有的,因为学生是有个性的,他们不可能完全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比较心惊的话题,比如《紫藤罗瀑布》的教学片段中,老师遇到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师: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同学们理解这句话吗?没动静,看样子还不太理解。好,老师把问题换一种说法,生命有止境吗?师:有同学摇头,有同学说有。调查一下,认为生命是有止境的同学请举手。一些同学举手了。认为生命是无止境的同学把手举高一点,把手举过头顶。啊,仅有一个同学。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案例,我希望这个同学能汲取他们的特长。我们来个自由辩论。你只有一个人,如果你讲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在外围寻求帮助,起码你可以找我来帮助你。正方的同学,你们大多数人都认为生命是有止境的,理由何在?你为什么认为生命是有止境的呢?生:人不可能长生不老,到一定的时候都会死去,所以生命是有止境的。师:那花呢?生:花也是一样的,花开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谢。师:反方的同学认为生命是没有止境的,你的理由呢?生:x师:我们知道雷锋虽然英年早逝,但是我们常说雷锋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因此,生命,如果从有形的生命,个体的生命的角度来看,它是有止境的,但是,就像作者在第十段的最后一句中所说的一样,它是万花中的一朵,正是由每一个一朵,才组成了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千万朵花成了流动的瀑布,这朵谢那朵会开,今年谢了,明年会再开,因此,作者说花的生命是没有止境的,人也是的子子孙孙永无止境,生生不息。一个躯体没有了,还有精神永存。这就是说生命的长河从本质上来讲,是没有止境的。这就是作者的感悟。这个片段中,老师先预设了一个问题,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她就估计了学生肯定对这句话不是太理解,所以她就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于是学生没有反应。为什么教师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会没有反应呢?教师是希望学生回答一个永无止境的话的,这是一个预设,但是学生对这句话根本就不理解或者不同意,所以学生们会没有反应。教师以为学生会认同书上的这个观点,可是事实并不是像老师所想的那样。还有可能,教师的问话的范围太广了,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回答。之后,教师就换了另外一个问题:“你认为生命是有止境的吗?”结果除了一个同学认为是无止境的,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是有止境的。这样之后,教师请说是无止境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还说生活中有以少胜多的事例。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让这个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质疑,老师心中所想也是希望学生这样回答,才能与课文里的话相吻合,她是想达到一个这样的目的。但是认为生命是有止境的同学还讲了很多理由,诸如人总是要死的之类的话,花也总是要凋谢的,所以生命是有止境的。这时教师发现了同学们讲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老师在总结的时候说到,个体的生命是有止境的,但是整体的生命,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教师很机智的调整了自己的思维,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应该说这位教师处理得是比较好的,因此,当预设与生成不一致的时候,教师应该灵活机制地生成新的可执行计划。也就是把原来的教学计划打破,临时生成一个新的计划,从而圆满地处理好课堂中的新问题与矛盾。只有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精彩一些。别样的精彩。在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学生生成的问题与教学预设的不一致,这是令老师,特别是刚走上讲台的老师会措手不及的。在《紫藤罗瀑布》中间,还有一个这样的片段,师手指大屏幕:这,就是让作者停下脚步的紫藤罗瀑布,请你们欣赏一下,你能简要地概括一下紫藤罗瀑布的特征吗?用一句话,一个词也行,一个字最好。生:花很多。生:形态很活。生:很奇特。师:奇特在哪儿?生:奇特在它的花的变化无穷,生:花的颜色很艳。师: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美”字。评:老师说到要同学们用一句话,一个词也行,最好一个字来概括紫藤罗瀑布的特征,学生就生成了一些问题,说到了各种不同的特征。学生们说得非常好,特别是形态很活这句话。但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是“美”字,这就出现了预设与生成的不统一的现象,因此,这个地方就处理得不是很妥当。于是,老师很勉强地把答案归结到了美字上面去了。实际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生成的这每一个答案进行一个评价,同时教师如果觉得用美字更好,应该有一个理由,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心服口服,否则,就没有说服力。我觉得学生概括的几个词还更准确一些,更有生命力一点,因为教师讲的美字给人的感觉只是从表面上概括了紫藤罗瀑布的特征,而学生讲的活字却是深层次地讲出了紫藤罗瀑布的特征。况且这篇课文的主题并不是要体现出紫藤罗瀑布的美,而是要反应出紫藤罗瀑布的生命的活力。我认为活字是最精彩的。这里就引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在预设时就应该设计出一个弹性的方案出来,尽可能地想到学生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写在教案上的内容,应该是一个概要性的东西,仅仅是一些关联性的设计,具体的一些环节的预设的答案,我认为是应该有弹性的,要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当然,如果教师的水平比较高的话,你可能预设出几种不同的答案,你可以写到纸上,如果学生这样回答,我应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评价,如果学生那样回答,我又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因此,在预设的时候,你可以预设一些教学方法,预设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上的策略。即使没有先预设的话,教师也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及时地去评定,你看学生说得是不是有道理。不能简单地不给任何评价地去进行接下来的教学环节,甚至生硬地套上一个自己预设的答案,而是应该大胆地把这四个词语板书出来,舍弃那个美字。我们在读到《荒岛余生》的教学片段时,就发现学生一边讲教师一边把学生说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面,这会给学生一种自信的感觉,让学生觉得自己讲的答案就是老师要的答案,给学生一种满足感,也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刚才我们讲的是教师有预设教师也有生成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讲到的学生有生成,但我们教师没有预设的情况。像这样的一种情况,特别是在现在的新课程里面出现得是比较多的。我自己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对课文的理解是不是还有疑问”当时,就有学生起来问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所讲的究竟是作者想像的自己在夜空中起舞,还是作者在人间起舞。这个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其原因可能就是受一种经验的定式的影响,因为读书的时候,听教师讲的就是讲的在人间起舞,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参照教学参考书去教学,也从来没有人产生过怀疑。当时在一瞬间想不出对策,但是马上镇定下来,首先肯定这位学生的大胆质疑,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就让其它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也给自己一个思考的余地,当时,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想像,一种认为是在人间起舞,大概是各占了一半,我呢干脆就顺水推舟,让学生进行了一个天上人间的话题的辩论,学生的辩论很激烈而精彩,好像每一位同学讲得都非常有道理,这之后,我自己也仿佛失去了把握,不知道谁是谁非了,讲到课下的时候好像还没有结束,所以我就把这个话题留下了课后,我想要在课后查一些相关的资料并且找一些相关的人讨论一下,于是我说:“让我们在课后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以后继续研究。”我认为学生在课堂中是不错的,因为他必定是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讲出这样的话来,他有一个深入的思考过程,学生有时的思维甚至是超越了老师的思维,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式,没有教学参考,也没有固有的经验的限制,所以他们有时候能提出一定有价值的,带闪光点的问题出来。这样擦出来的是智慧的火花。我还在教《范进中举》时,有一个同学提出了一个我始料未及的问题,:“范进到底有没有子女?”当时我一下子就愣了。我稍作了一个停留之后,我在处理时没有探讨下去,我觉得这个问题与课文关联不大,于是我说我没有去考证过,书上也没有什么蛛丝马迹,说范进是否有子女,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他有没有子女,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们在课后可以去深究可以去查资料。刚才讲到了两个问题都是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却有不同,因为第一个问题与理解课文本身主题关联很大,但第二个问题却与主题关联不大。在现实中,有很多老师处理不是很理智的,比如不理睬,甚至责备,这样是不对的。当学生有生成而教师无预设时,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驾驭课堂。自己应该辨别一下是否有价值,再作下一步的课堂调节。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要想一想自己应该如何布置学生继续研究下去,如果当时能解决的,就当堂解决。对于没有价值的问题,应该就此打住。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师在事先有预设,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提出,没有生成。教师此时可能就会比较急,心想,学生怎么总是提不出自己想要问的那个问题来呢?我认为教师有预设课堂无生成时,教师应及时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如《紫藤罗瀑布》片段,在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的时候,作者由看前的非痛到看花后的宁静与喜悦,师:我们抓住关键的词语来表述,作者由看花前焦虑,悲痛转为看花后的宁静与喜悦,读到这里,凡是爱动脑筋的同学一定会有一点疑问,有吗?生:作者为什么心头有一种焦虑和悲痛?师:问得好谁能帮这位同学解答疑难,文中是否有暗示性的句子?生:那是关于手足情、生死谜的。手足情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生死谜可能是指忧关生死的事情。这句话可能暗示着作者的兄弟姐妹可能遇到忧关生死的事情。这也可能就是她的焦虑和悲痛。师:非常好,掌声鼓励。确实,当时作者最心爱的弟弟身患绝症。她心中焦虑不安,悲痛不已,她偶然徘徊于庭院中间,正是看到了这瀑布般的紫藤萝花之后,被花朵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才转为宁静与喜悦。评:教师想要交代出作者写作时的背景,但是如何引出来呢,她就很机智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结果达到了意想之外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桃花源记》里,也有一个这样的片段:师:你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不同的词吗?课文中有一些词语,老师帮大家积累了一下,请看:(老师将课文中古今异义的词语打成了红色。第一个“鲜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讲的鲜美这个词的意思造一个句。生:妈妈炒的菜的味道很鲜美。师:不错,但是在这篇文章中的鲜美却不是味道鲜美却是鲜嫩与美丽。还有——这样一些词他们在古代与今天的意义是有差别的,我们把这样的词叫做古今异义词。评:老师把这些古今异义的词,作为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最初,教师要学生们对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词语提出来,但是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提出来,那么这位老师呢?又觉得非把这些内容告诉学生不可,所以他又把自己的板书,它的古今不同的意义都展现了出来,这个处理的方式不是很妥当,因为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想想学生为什么不能够提出来。我们可以先抛出一个这样的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如让学生说说“妻子”,如果学生讲的是“老婆”之类的答案,说明学生没有理解,这就通过一种检测的方式,知道了学生所理解到的程度,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可以问他:“还找一找有哪些这样的词。”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之后,老师再进行板书和归纳。此时就水到渠成了。此外,还可以用数学中常用的带入法,我们可以把古今异义词用现代汉语的意义带到课文中间去讲,那么肯定是讲不通,学生就会发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然后再引出这样的词有哪些。解决这类的问题,在教师的意识里,教师应该把学生做为一个学生的主体来对待,要知道,学生遇到了这类的问题,要么就是思考不到位,要么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还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放在一个主人的地位上。因此,教师要唤醒学生主体的意识。我们的课堂如果没有学生的质疑,那么我们的课堂肯定就会是传统的传授式的灌输式的课堂。另外,教师还要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上去,因为有时,学生不问,是因为他不自信。我们应该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不折不扣的学习主人。在一些课例,有一些问题,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也没有提出,后来经过反思,或者听课教师的意见,发现有些问题应该解决但是没有解决。也就是既没有预设也没有生成。记得有一次在上《孔乙己》时,可能是第一次上没有经验,关于“笑”的问题我没有讲。在咸亨酒店,整个酒店都是充满了笑声。后来在反思中,我发现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把笑声写在咸亨酒店里,与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人物的命运是悲惨的,因此有一种以乐境衬哀情的作者的主观故意的艺术手法,酒店里不同人物的笑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它反映出来的世态炎凉是与小说主题密切相关的,我认为它是非探究不可的。所以,在以后讲到这篇文章时,我就注意到了。这是与自己经验不足有关的,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是与自己的钻研教材不透彻有关,因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细致地钻研教材,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个教师来讲,我们要经常地反思,这对于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以前我们不太注重,自从实施新课改之后,就特别注意个人的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有一句话叫“旁观者清”,因此,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应该采取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方式。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的教师在积极的预设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及时机智地调整教学计划,让我们的课堂成为鲜活的、本真的课堂。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