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09-11-17 11:10:5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中国的志愿服务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发展,经历2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国内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中国志愿者热情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和认可,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普及到千家万户。如何将志愿者的行动重点从“平安奥运”转移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工作轨道上来,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遗产转化为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资源,加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是现阶段各级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一、门头沟区关于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的探索90年代初以来,我区的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共青团系统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妇联系统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民政系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工会系统成立了“贴心人服务队”,综治系统成立了“治安志愿者服务队”,随着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公安、消防等部门逐步成立了禁毒、消防等志愿者队伍,广大志愿者在社区服务、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我区近3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纵观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轨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1.加强机制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共青团系统成立了区志愿者协会,民政系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协会,定期召开协会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及时调整、增补理事。协会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机构建设,区志愿者协会现除常设机构秘书处外,及时增设了实施发展部、项目管理部、宣传推广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管理的规范化。其它各支志愿服务队也都不断健全组织建设,形成了共同致力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2.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平台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京西志愿驿站”等新的服务形式,将公益机构的志愿服务需求和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商业场所的志愿服务优势和顾客的服务需求等有效衔接、合理分配服务资源。二是搭建网络平台。建成北京市门头沟区志愿者协会网站,网站集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者服务情况公布、志愿者服务排行等功能于一体。工会、妇联等各部门都充分发挥网络的便捷性、即时性作用,通过互联网发布各类志愿服务信息。各部门正积极打造志愿者注册与管理、志愿服务岗位信息发布与对接、志愿者交流与互动、志愿者工作展示与合作的有效平台。3.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工作体系针对群众需要和区情实际,全区逐步建立起扶老助残、禁毒防艾、治安巡逻、文化传播、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人数不断壮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各系统从奥运会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中吸纳服务热情高、综合能力强的骨干志愿者担任项目负责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信息宣传员等重要职务,并通过拓展训练、联席会议、实践体验等形式,加强对志愿者管理骨干的培训,逐步建立起一支人员稳定、热情高涨、来源广泛的志愿者管理团队。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加强与《京西时报》、区电视台等媒体的密切合作,探索推出志愿者专题节目、志愿服务专栏等,做好优秀志愿者的典型宣传,集中展示志愿者风采,引导市民了解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我区志愿者赵静从192名参选志愿者中脱颖而出,获2008北京十大志愿者提名奖,展示了门头沟区志愿者的风采。团区委编辑出版《微笑京西》快报,详细介绍志愿服务知识,刊载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动态,受到广大志愿者和市民的欢迎。二、门头沟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志愿服务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我区紧抓北京奥运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历史契机,将我区的志愿服务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区的志愿服务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克服:(一)优势1.广泛的组织资源现有的志愿服务组织都直属于政府部门,有着自上而下的完备组织系统,具有较广泛的动员青年、妇女、职工等各类群体的组织条件,具备上下互动、团队协作的优势。政府组织还有着联系社会资源、联系人才的优越条件。凭借这些优势和条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较强的社会合力,这是我区甚至我国志愿者行动在短时间内成功启动、顺利推进,圆满完成各项艰巨任务的重要保障。2.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社会招募、活动凝聚等形式,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尤其是近3万名奥运会志愿者,他们来源广泛、服务热情高、综合能力强,又具有参与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必然成为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涌现出来一批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的骨干志愿者必将成为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管理骨干,推动我区志愿服务工作更上新台阶。3.较高的品牌知名度通过青春映夕阳——志愿陪伴行动、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交通文明岗、治安巡逻、姐妹指路队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的赞誉,从奥运会前期筹备服务,到奥运圣火传递的服务,再到奥运比赛场馆的服务,还有广大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忙碌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这一切,促使志愿精神在中国民众中普遍传播,促进了普通老百姓对志愿服务的了解与欢迎。4.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服务是一项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事业,志愿服务理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和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各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工作,为广大弱势群体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为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者用行动阐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更多的人学习不计较个人得失,自觉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的奉献精神,使志愿服务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一种自觉意识。(二)劣势1.缺乏统一的协调核心我区志愿服务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目前存在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众多志愿服务组织之间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核心,在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等很多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叠,存在着信息资源不共享,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性等现象,也尚未形成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机制,不利于整合全区资源、实现整体联动,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2.缺乏独立的管理自主权目前,我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各单位财政支持,而政府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投入只能是众多支出中的有限部分。因此,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及未来发展会因资金限制而受到影响。此外,政府部门在志愿服务中既扮演“裁判员”,又扮演“运动员”角色,从指导思想、服务宗旨、成员挑选到资金运作都具有党政部门影响的色彩,不利于志愿服务组织公信力的建立和健康发展。3.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组织管理队伍是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条件。我区现有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政府部门机关干部负责,他们大多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用于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量具有管理志愿者组织知识和经验的专业化人才没有进入志愿者管理团队。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