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身边的——市中院法官

我身边的——市中院法官

时间:2006-11-29 23:21:0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平凡中演绎不平凡——记“全国三八红旗手”佛山市中院法官黄学军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青年党员、女法官,她今年年仅33岁,可是三年前就已是佛山中院为数不多的审判长之一。参加工作16年,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立功受奖。自2001年以来,她的结案数一直在全市法院甚至全省法院遥遥领先。经她审理的1000余起案件中,无一超审限,无一改判发回重审,无一件错案。正因这骄人的成绩,她被评为2002年度“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今年3月6日还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至高荣誉称号。了解她的人也许知道,其实最令人吃惊的不止于此,因为与许多青年法官不同的是,她考入法院时并非法律科班学生,而仅仅只是高中毕业生。可是凭着女性特有的韧性和坚强的毅力,经过十六个春秋的艰苦拼搏,执着奋斗,她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打字员成长为精英法官之一,目前她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她,就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能手”黄学军。“多年来,在黄学军生活和工作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那就是39学习39”。谈起黄学军,他的同事罗睿总结了这么一句话。许多法院的老同志也都异口同声地说:“在我们的印象里,她除了办案,就是看书。她书架上很多书都比别人的厚,那是她看的次数多了,翻厚的。在她的时刻表里无论工作或审判任务多么繁重,每天晚上的读书时间必须保证2小时。”诚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法学知识。可是要求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青年,完全通过自学掌握这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法律理论,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然而,面对眼前的千难万阻,黄学军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持之以恒。进入法院工作不久,她就开始自学法律专科课程。这无数次的挑灯苦读,数不清的深夜沉思,使她的法律素养不断积累沉淀。就这样,她的孜孜不倦使她很快在诽短的几年之内就取得法学本科学历,而且还顺利地通过了1995年法院系统的法官资格考试。工作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并未使她止步,她的同事们说,“她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很谦虚,遇到疑难案例,总是和我们大家反复研讨,其实我们有很多模糊不清的问题就是在大家不断的辩论中慢慢清晰了。”所谓思则明,辩则清。就这样,从书本到实践,又从实践回到书本,黄学军以惊人的毅力使其法律业务日臻完善。2001年,全院公开选拔审判长,她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榜上有名。七年来,黄学军凭着较厚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办案技巧,每年平均办结案件上百件,上诉案件中没有因认定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而致改判。“我是承办人,我要对案件负责”仅去年一年,黄学军个人审结案件249件,另外作为审判长她还审批案件429件,如此平均下来,她每天审结的案件就有1件,审批案件2件。看似枯燥的数字,在别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很难想象这背后凝聚了多少心血啊。在黄学军工作的十六个年头里,她从未休过干部假,除因伤病等客观原因外,从未缺勤、迟到、早退。算上加班的日子,每年平均下来,她的实际工作日超过了300天,承载的是常人无法想象与忍受的工作量。2000年9月的一天,曾轰动一时、引起诸多新闻媒体争相关注的、某著名货仓商场侵害名誉权纠纷一案即将开庭审理,众多记者已云集审判庭。而此刻,作为承办人的黄学军正发着高烧,但她没有告诉身边的同事,仍一如既往地做着各种细致的庭前准备工作。庭审结束后,与病魔抗争多时的黄学军已是全身发冷,几近虚脱。同事们发觉后急忙将她送往医院,经诊断为急性肺炎,此后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住院治疗达一个月之久,连中秋节也只能躺在医院的床上、打着吊针度过。家人责怪她为何不早说,她只说了一句“我是承办人,要对案件负责”。在病床上,她还仍然坚持读书,写审理报告。今年3月4日上午,她接到了让她去北京领奖的通知,可她依然像往常一样加班到晚上10点钟才回到家。3月6日,颁奖完毕后,素未到过北京的她,第二天就匆匆返回佛山照常上班了,大家问她,“干吗不玩一天?”她说,“大家都在上班,我却在玩,何况手上还有案件要处理,心不安哪。”“法律的本意不仅是保护弱者,而更多的时候它追求的是公正”长期的司法实践,使黄学军形成了自己对案件的独特见解。她认为很多民事案件看似相同,实则不同,这需要审判人员认真对待、仔细辨别,才能在分清事实的基础上正确的适用法律。如李某诉佛山市某医院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和其他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一样,都是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金以及加班补偿问题。但是由于此案涉及到医院这个特殊行业,如果与其它行业一样适用国务院规定的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显然不能保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应当的利益,也与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性质相违背。所以在反复斟酌之后,黄学军果断主张不能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她认为,无论是公民或者企业只要其利益是法律所保护的就一定要支持。而不能因其是弱势群体,就放弃了公正。“佛山法院的法官了不起!从黄法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法治的希望!”在佛山司法界,黄学军廉洁自律的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一次,在她审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时,被告的妻子张某是黄学军的高中同学,在得知黄学军担任该案的审判长后,就以叙旧之名邀黄学军吃饭,黄学军不明就里欣然答应。饭桌上,张某提出请黄学军在该案中适当照顾。黄学军听后正色道:“放心,我一定会秉公处理的,依法裁判,我想,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照顾!至于这顿饭,我请客,谢谢你还记得我这么一位老同学。”最终,黄学军坚持把帐单付了,而判决的结果依旧是不偏不倚。像这样因不给朋友面子的事碰到过多次,没少受朋友的误解。她常跟朋友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我是一名法官,若法官都不能做到公正裁判,受害者的权益谁去保护,社会正义又有谁去伸张呢?”经她这么一讲,一些有想法的朋友们,最终还是理解了她的做法。还有一次,在审理张某与佛山市某建筑工程公司的借款纠纷案件中,张某因为担心自己是外地人,被告是本地大企业,遂心存疑虑,乘黄学军不备悄悄把装有5000元的信封放在她的桌面上,还谎称是诉讼材料,黄学军发现后,立即追到张某的宾馆退回信封。当时张某以为这场官司肯定输定了,可是,裁判结果却仍然不偏不倚。张某感动的逢人便说,“佛山法院的法官了不起!从黄法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法治的希望!”黄学军就是以其坚定的信念、超凡的毅力,谱写出一篇篇精彩的人生华章。用着“平凡”的方式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没有句点,诠释仍在继续x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