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时间:2008-7-10 19:20:13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前几天,我在本校讲了一节公开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教授本课时,我采用了钱梦龙先生的导读教学法。回想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特点: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教学方法富于启发性。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与“别人的”这一组反义词,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对本文产生了好奇心。当利用课件学习完字词,汇报了资料后,我又以检测的方式让学生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汇报时我发现学生或过于罗嗦,或抓不住重点。我引导学生抓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这样,我们把第2段的“德国人养花给别人看”与第3段的体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连在了一起便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给同学们介绍说,这样的方法就是抓主要段落概括法。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读起来让人既开阔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这样的文章,读尤其重要。通过默读、浏览,可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我让孩子对本文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当时整理出了有价值的5个问题;1、为什么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2、为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耐人寻味?3、你是怎样理解“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4、作者为什么会做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5、文章为何用一组反义词为题?问题的提出为突破难点搭建了一座桥梁,展示了由景到人再到理的教学思路。那么,我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汇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总感觉热热闹闹,总能出现学生的语惊四座与真知灼见。可是,我细细想来,这个过程只注重了导,而忽视了读。就象做手术的医生只割开了表皮,而没有剖析内部,因而还停留在浅层次。因此,我打算本节课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只有通过读才能理解内容。因此,当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让学生读出作者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的语气。学习第三段时,通过我的配乐范读,来引发想象,广泛联系。当轻柔的音乐响起,学生闭眼想象眼前的美景;当课件出示美丽的图片时,生说出了“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等词语。学生看着图片,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还用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有个孩子这样写到;“春天来了,学校里的花都开了,丁香是淡紫的,樱花是粉红的,李子花是雪白的、、、、、、真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学校被五彩缤纷的花笼罩着,美丽极了。”理解了字词以后,学生便开始了绘声绘色的读文。这样将理解、感悟、抒情有机结合起来。课文读熟了,自然也就成诵了。正因为有了这样感性的认识以及学生被点燃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时自然就深刻了许多。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觉质疑好比一把金钥匙,而入情入境的读才是能走进屋内欣赏美丽景致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学语文。只有理念清楚了,教学思路才会明晰起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