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孟子“学问之道”的三条路径

孟子“学问之道”的三条路径

时间:2008-5-10 9:33:1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孟子的性善论始终都贯穿着一种冷峻的寡欲气息。说到底,置身于先秦那个特殊的时代,孟子所强调的就是仁义礼智与放辟邪侈、流连荒亡的斗争。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孟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因此冷峻的义理的思辩,就是他的天职。在古典哲学的领域,寡欲本来就是哲学的前提。柏拉图就曾在《斐多篇》中记载苏格拉底的话道:“即使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自制就是不受欲望的驱使,对欲望保持一种体面的冷漠。这种品质不是只有那些极端漠视身体、终生献身哲学的人才拥有吗?”[①]孟子同样拥有这种高贵的品质。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放心”,就是被丢失了的本心,就是被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种诱惑,牵引、玷污了的“良知良能”。所以,“求其放心”就是孟子的“学问之道”。孟子的“学问之道”已经把孔子“学”的思想...
请先登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