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07-12-12 9:36:11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店头中学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校教育教学走向良性、健康、有序的轨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特制定本计划: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面对“校本教研”对学校教科研部门的新挑战,学校相关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必须对自己的工作重点做出准确的定位。要用前瞻性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来引导教师的发展。要要求每一个教科研人员要有系统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要有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的内功;作为学校教科研部门要做先进思想的播种机,要做先进理论本土化的实验室,要做繁衍升华教育理念的孵化器。让每个教干教师加强科研兴校意识。要切实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力度。在管理中切实做到三个“统一”:[1]学校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2]校本教研管理导向与教师自主导向的统一。[3]自我驱动与人际互动的统一。要帮助教师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给了地方、学校和教师以很大的自主权,要帮助教师“把理论内化为理念,把理念转化为实践,把实践内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效益”;要注意和教师保持动态的专业对话,要让校本教研辐射到每一个教职员工。二、进行有效的专业引领[一]本学期重点进行如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的研究,初步提出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1、变“要我干某事”为“我要干有价值的事”——学习目标让学生参与确定2、变“硬性灌输”为“各取所需”——学习内容让学生参与选择3、变“钦定战术”为“生定战术”——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设计4、变“设置假情景”为“生发真矛盾”——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挑起5、变“教师贴标签”为“学生参与自我反思”——让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二]本学期重点将解决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把合作教学落实到实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伴随着试验区教师的课堂实践,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实验区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实验区广大的学生接受和喜欢。它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纵观课堂实践过程,合作学习方式在操作层面上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来自教师指导方面的,有些甚至是很严重的,如不及时纠正,有可能产生错误导向。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引领。本学期将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课改的新理念。2、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3.让教师增强学生观,以自己学生的客观实际为实践前提4.引导教师注意学生合作讨论时机的选择。5.让教师知道合作讨论的结果运用应体现民主性、广泛性、检查反馈性。三、促进教师“同伴互助”本学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同伴互助”:1、教师实行“五级管理”。结合县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对教师实行“五级管理制”。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引领教师、发展教师、新手教师等。制定具体详尽的制度予以保证。2、课改同步研讨制度:多方同时参与、与教学同步进行,并迅速反馈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通过此研讨活动,对教师的新教材教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辅导,保证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实,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3、及时进行优秀课改成果:学校将不定期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优秀课改成果展示。4、多元交流制度。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多方联系学习,与来访者进行互补性学习。四、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本学期将重点对教师的自我反思进行研讨,计划做好以下几点:1、设计“教师发展反思记录”2、设计“教师发展反思记录”自我提问3、“课前一聚”制度4、教师的“反思日记”5、理论学习。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根据学习的内容,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店头中学2006.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