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共青团员灵江中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共青团员灵江中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时间:2008-3-30 14:43:13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团十五大。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做好团的工作,加强团的建设,执行上级团委的工作部署,深化素质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结合我校实际,规范学生管理,重点抓好团的组织建设、青少年教育工作,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学生团员的整体素质。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团队自身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学校团委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开创我校团委工作的新局面。二、主要工作(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不懈地加强青少年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用邓小平理论构筑青少年一代的精神支柱。1、加强青少年的理论学习活动。依托中学生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这个有利学习阵地,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团知识学习。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通过业余党校、团课、广播、板报宣传栏、读书活动、征文、主题团会、竞赛等形式,全面推动青少年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水平。2、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安全教育,特别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尊纪守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3、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为主线的主旋律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团委工作的基础性教育内容,通过各种节日的有利契机,组织青年团员配合政教处做好读书读报活动,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4、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赛”活动。办好广播站、宣传栏、等,并以此为宣传阵地,通过各种节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各类适合学校实际及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二)健全团组织机构,规范自身建设,加强团队管理,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1、做好团员团籍管理,加大团员发展力度,壮大团员队伍,不断为团组织输入新鲜血液。依据我校实际情况首先做好团员团籍的建档工作,规范团员管理。完善发展新团员的工作流程,做到“严把关、保质量、重规范”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切实做到推优入团,并在初一年级中设立预备团员制度。加强各团支部干部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团支部的带头作用。2、规范阵地建设,抓好团的各项基础建设和团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新学期我校有关团的各项基础建设还没到位,因此先要做好团的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制定好团组织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继续开办学生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充分发挥业余党校和团校的思想教育作用。认真实施组织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团的自身建设。设立文明礼仪岗值勤队伍,加强校广播台的建设,切实做好团委的各种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督促检查工作,规范我校文明行为习惯。做好团费收缴工作和每年的民主评议工作,经常性进行团员意识教育,牢记团的宗旨。3、定期召开团组织例会,畅谈团队工作感想,体会、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为下阶段工作夯实基础。并及时向校党支部和团区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完善自身建设。4、积极表彰一批优秀的团干部和优秀团员,树立典型,引导团员行为,大力宣传当代团员奋发向上的精神,以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团员学生积极努力地塑造自身的优质形象,鼓励团员不断对照标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将优秀的品质内化到自身的认知和行动中。5、认真做好党团共建的工作,推荐优秀学生入团,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在经业余党校培训的第十三至十七期的优秀学员中择优选拔,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向党支部推荐。(三)以团队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1、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创建临海“四市”和江南生态型城区目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结合“希望工程”、“街道社区服务”不断推出志愿服务项目。2、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素质拓展“曙光计划”的落实,切实抓好“三·五”学雷锋和“五·四”青年节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校园植绿护绿活动和校园卫生死角大扫除等活动。并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切实突出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实效性。3、继续开展实践体验型技术德育活动,利用我校的“临海市福利院德育基地”、“威特机械有限公司技工实践基地”和“德银果业合作社效益农业基地”,利用多种实践机会,作好学生的德育工作。4、做好警校共建工作。邀请江南派出所等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及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