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业的思想大解放的调研文章

林业的思想大解放的调研文章

时间:2009-5-11 21:53:07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在最近召开的全区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区委书记同志提出了建设绿色的奋斗目标。如此规模巨大、前无古人的造绿工程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林业人的肩上。要将绿色工程作为全区绿色产业的新发展点做大做强,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在更高的层次、更深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里搞开放开发,重点突出成片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相结合,建设环保型、经济型、社会型绿色新产业。通过深入思考,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摸清底子、找准路子、搭起架子。一、摸清底子我区实施造绿工程潜力巨大全区丘陵、岗地、山地总面积171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8。境内山水资源丰富,有59万亩山林,林业用地近45万亩,是全省林业七大区之一,其中用材林15万亩,生态林15万亩,桑、茶、果、竹、花卉等15万亩。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全区路渠、河堤绿化率达92,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2,森林覆盖率21.2,先后通过了国家灭荒抽查和省平原绿化先进县的检查验收。自1998年启动农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区构建了林副业经济四大板块,其中东部丘陵地区板块以发展食草畜禽为主;中部板块以发展苗木花卉、经济林果为主,南部板块以发展稻田养殖为主。四大板块中有三块涉及到绿色产业,为造就绿色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我区的高等级公路共8条(沪宁、机场、宁马、宁铜、宁丹、104国道、205国道、汤铜),大力建设绿色通道是我们实施造绿工程的主体。全区还有坡度6度以上宜林地面积45万亩,为实施造绿工程提供了资源保证。二、搭起架子具体建设七大绿色工程初步规划突出绿色通道、人居森林和经济林果三个重点,具体以七大工程建设来推动绿色工程的实施。1、沿江绿色风光带工程。在濒临长江的、铜井二镇,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洲地还绿、滩涂还林战略,建设以铜井镇的新生洲、新济洲、星辉村、新民村、铜井村,镇的子母洲、陈塘村、新洲村为主的10万亩意杨、杂交柳、垂柳沿江绿色风光带。2、绿色通道工程。在汤铜线、宁马路、机场路、沪宁路、104国道一线四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建设绿色通道。目前两侧现有林地6000亩,对其余的4.5万亩土地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生态优先、植树造景原则,进行绿化、美化和彩化。3、森林居住区工程。以沪宁路、汤铜线为轴心,以沿线的麒麟、汤山、上峰、陶吴、、铜井、谷里、横溪、丹阳等镇以及东善桥林场、汤山林场为重点,大力营造景观生态林,开发森林别墅,形成6万亩规模的森林居住区,森林居住区内林木覆盖率达75以上。4、生态工业区工程。以汤铜线上峰、土桥、湖熟、禄口、陶吴、横溪等镇及东善桥镇为主,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区,规划面积3万亩,采用乔、灌、花、草搭配,落叶与常绿相结合,营造绿地面积1万亩,为工业区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5、森林旅游休闲观光区工程。我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依托区内山、林、水、洞、碑、寺、泉等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科普、历史、人文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业,在汤大风景区、牛首山风景区、天印山风景区以及白鹭湖、银杏湖、南山湖、甘泉湖等建设森(本文来自.4oa,转载请注明!)林旅游休闲观光区,通过生态林及万亩竹海建设,向外扩展营造森林旅游休闲观光林7万亩,使之达到20万亩的规模,成为南京市一个天然的大氧吧。6、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宁丹、宁铜、横铜、宁杭、205国道沿线两侧为主,利用岗地坡地及农田,因地制宜发展8万亩苗木花卉、经济林果、中药材基地;对适宜意杨生长的区域,培植速生中产意杨商品林,面积10万亩;配合奶业和其它食草动物以及园林绿化草坪需要的发展,发展4万亩牧草、草坪。以上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总计22万亩。7、城镇绿地建设工程。利用三年时间,进一步扩大城镇绿地,建设一批花园小区、市民广场等绿地,建成绿地1万亩。(区林副业局 陈相树)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