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13-6-26 17:52:0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一南望山野外实习实习概况:;研究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行政区划属于武汉市洪山区;本次南望山山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观察褶皱和断;路线一: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地大北区西南方;参与人员:曾佐勋、金巍、010091班全体同学目;观察和描述断裂构造、测量断裂构造的各项产状要素(;点号:d0001;点位:地大北门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一南望山野外实习实习概况:研究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行政区划属于武汉市洪山区(因其境内有洪山而得名),地理位置为e114°19’,n30°33’,区、乡、村各级公路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北缘,襄樊-广济断裂南部,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发育一系列走向ew至nww向的线型褶皱,nw、nww、ne和近ew向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其中,褶皱在本区占主导地位,并对其它构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体构造线近东西向,在南北向主应力作用下,还发育有其它一些次一级的构造形迹。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呈缓慢下降趋势,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本次南望山山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观察褶皱和断层。我们应该把自己对每一种构造类型的描述有一种直观的感性的接触和认识。这次实习巩固了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热诚,让我们学以致用,能够在野外实地来运用书本的知识对构造想象进行描述观察测量并分析其成因,提高我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路线一: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地大北区西南方向公路拐弯处时间:2011年4月29日目的:断层很褶皱的观察参与人员:曾佐勋、金巍、010091班全体同学目的与任务:观察和描述断裂构造、测量断裂构造的各项产状要素(断面、擦痕及分支断裂、岩层产状等);认识不同断裂的性质、规模及其运动学特征;分析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要求做素描图及照相。点号:d0001点位:地大北门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露头:人工露头良好点性:断层观察点描述:(1)点西南为中志留统坟头组(s2f)灰黄色厚——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产状s0:10°∠70°;(2)点北东为构造破碎带,表现为岩石的强烈破碎,总体出露宽度约15m,带内构造角砾岩发育,并发育不规则的构造透镜体及充填的断层泥、摩擦镜面、擦痕、阶步等,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主要断裂带发育在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与上泥盆统五通组(d3w)分界处,如图一。可见①宽约0.5m的由断层泥充填的断裂面,产状:倾向50°倾角近于直立,向北东依次变为②宽约3m的构造角砾岩带,由一系列的构造角砾岩及构造透镜体组成,其表面可见擦痕及阶步;③临断劈理带,宽约3m,由一系列平行于主断裂面的密集劈理组成;④构造破碎带,宽约8.5m,由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可观测到残存的原生层理,其产状s0:330°∠75°。该断层主要表现为右行压扭性逆断层性质。图11地大北门南望山汽车站处断裂构造剖面图在该断层面后的山上还有石英砂岩的露头,露头中发育有丁字形擦痕、阶步、节理。通过丁字形擦痕的变细的方向可判断岩石对盘向右运动,该断裂为右行断层,故在其公路对面山坡上应该能找到相应的石英砂岩。图12南望山石英砂岩露头图13露头上的丁字形擦痕,擦痕末尾变窄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为向右红色为示意图节理图14露头上可见擦痕,节理点号:d0002点位:鲁磨路与喻家山北路的交叉位置南侧采石坑露头:人工,良好点性:岩性控制点及断层观察点描述:该点处出露下二叠统孤峰组(p1g),岩性为褐灰色薄层硅质岩,产状s0:5°∠85°。断裂的构造特征及运动学标志发育,如断层面、构造角砾岩、断面擦痕及阶步发育等。断层面宽约12cm左右,期间夹有薄层的粘土、薄层硅质岩。构造角砾岩,粒度在1cm左右,分选磨圆差。断面发育有镜面擦痕,擦痕面很光滑很像镜面,表面呈红褐色表明可能是含铁的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在整个断裂岩层中还发育有与平行的节理,是简单剪切的结果,局部地区有香肠化现象。测量断裂面总体产状为:35°∠72°。擦痕产状为:倾伏向112°,倾伏角32°,说明断层由北西向南东斜向下滑,为斜向滑动正断层性质。图15断层的断裂处面图16镜面擦痕产状:112°—32°点号:d0003位置:地大北校区公路拐弯处露头:人工,良好点性:下二叠统孤峰组(p1g)岩性观察点及断层、褶皱观察点描述:该点处出露下二叠统孤峰组(p1g),岩性为浅灰色薄层硅质岩。该点还明显发育两条小型断裂,分别由主断裂、分支断裂组成,主断裂f1产状为:185°∠37°,分支断裂f2产状为:218°∠65°见图17。断裂特征:主断面较平直,断裂可见张性构造角砾岩及断层泥发育;分支断裂亦为张性,断裂面呈锯齿状,可见张性角砾岩发育。断裂运动学标志:1)主断裂下盘发生牵引现象,明显指示断层上盘向南下滑;2)张性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相交,指示了主断裂的运动方向,即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相交的锐角尖端指示本盘运动方向,从而反映出主断层为下盘上升,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性质。另外,由该点处向东约50m公路边还可以观察到薄层硅质岩中发育的另一条小型断裂构造,断裂整体的运动学标志上反映了挤压作用,在后期发生了断裂上盘向北下滑的正断层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一南望山野外实习实习概况:;研究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行政区划属于武汉市洪山区;本次南望山山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观察褶皱和断;路线一: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地大北区西南方;参与人员:曾佐勋、金巍、010091班全体同学目;观察和描述断裂构造、测量断裂构造的各项产状要素(;点号:d0001;点位:地大北门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一南望山野外实习实习概况:研究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行政区划属于武汉市洪山区(因其境内有洪山而得名),地理位置为e114°19’,n30°33’,区、乡、村各级公路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北缘,襄樊-广济断裂南部,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发育一系列走向ew至nww向的线型褶皱,nw、nww、ne和近ew向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其中,褶皱在本区占主导地位,并对其它构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体构造线近东西向,在南北向主应力作用下,还发育有其它一些次一级的构造形迹。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呈缓慢下降趋势,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本次南望山山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观察褶皱和断层。我们应该把自己对每一种构造类型的描述有一种直观的感性的接触和认识。这次实习巩固了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热诚,让我们学以致用,能够在野外实地来运用书本的知识对构造想象进行描述观察测量并分析其成因,提高我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路线一: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地大北区西南方向公路拐弯处时间:2011年4月29日目的:断层很褶皱的观察参与人员:曾佐勋、金巍、010091班全体同学目的与任务:观察和描述断裂构造、测量断裂构造的各项产状要素(断面、擦痕及分支断裂、岩层产状等);认识不同断裂的性质、规模及其运动学特征;分析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要求做素描图及照相。点号:d0001点位:地大北门南望山709公交汽车站露头:人工露头良好点性:断层观察点描述:(1)点西南为中志留统坟头组(s2f)灰黄色厚——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产状s0:10°∠70°;(2)点北东为构造破碎带,表现为岩石的强烈破碎,总体出露宽度约15m,带内构造角砾岩发育,并发育不规则的构造透镜体及充填的断层泥、摩擦镜面、擦痕、阶步等,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主要断裂带发育在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与上泥盆统五通组(d3w)分界处,如图一。可见①宽约0.5m的由断层泥充填的断裂面,产状:倾向50°倾角近于直立,向北东依次变为②宽约3m的构造角砾岩带,由一系列的构造角砾岩及构造透镜体组成,其表面可见擦痕及阶步;③临断劈理带,宽约3m,由一系列平行于主断裂面的密集劈理组成;④构造破碎带,宽约8.5m,由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可观测到残存的原生层理,其产状s0:330°∠75°。该断层主要表现为右行压扭性逆断层性质。图11地大北门南望山汽车站处断裂构造剖面图在该断层面后的山上还有石英砂岩的露头,露头中发育有丁字形擦痕、阶步、节理。通过丁字形擦痕的变细的方向可判断岩石对盘向右运动,该断裂为右行断层,故在其公路对面山坡上应该能找到相应的石英砂岩。图12南望山石英砂岩露头图13露头上的丁字形擦痕,擦痕末尾变窄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为向右红色为示意图节理图14露头上可见擦痕,节理点号:d0002点位:鲁磨路与喻家山北路的交叉位置南侧采石坑露头:人工,良好点性:岩性控制点及断层观察点描述:该点处出露下二叠统孤峰组(p1g),岩性为褐灰色薄层硅质岩,产状s0:5°∠85°。断裂的构造特征及运动学标志发育,如断层面、构造角砾岩、断面擦痕及阶步发育等。断层面宽约12cm左右,期间夹有薄层的粘土、薄层硅质岩。构造角砾岩,粒度在1cm左右,分选磨圆差。断面发育有镜面擦痕,擦痕面很光滑很像镜面,表面呈红褐色表明可能是含铁的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在整个断裂岩层中还发育有与平行的节理,是简单剪切的结果,局部地区有香肠化现象。测量断裂面总体产状为:35°∠72°。擦痕产状为:倾伏向112°,倾伏角32°,说明断层由北西向南东斜向下滑,为斜向滑动正断层性质。图15断层的断裂处面图16镜面擦痕产状:112°—32°点号:d0003位置:地大北校区公路拐弯处露头:人工,良好点性:下二叠统孤峰组(p1g)岩性观察点及断层、褶皱观察点描述:该点处出露下二叠统孤峰组(p1g),岩性为浅灰色薄层硅质岩。该点还明显发育两条小型断裂,分别由主断裂、分支断裂组成,主断裂f1产状为:185°∠37°,分支断裂f2产状为:218°∠65°见图17。断裂特征:主断面较平直,断裂可见张性构造角砾岩及断层泥发育;分支断裂亦为张性,断裂面呈锯齿状,可见张性角砾岩发育。断裂运动学标志:1)主断裂下盘发生牵引现象,明显指示断层上盘向南下滑;2)张性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相交,指示了主断裂的运动方向,即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相交的锐角尖端指示本盘运动方向,从而反映出主断层为下盘上升,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性质。另外,由该点处向东约50m公路边还可以观察到薄层硅质岩中发育的另一条小型断裂构造,断裂整体的运动学标志上反映了挤压作用,在后期发生了断裂上盘向北下滑的正断层 性质活动,使原来相连的层间石香肠发生错断、位移见;图17二叠统孤峰组(p1g)断层;图18薄层硅质岩中发育的另一条小型断裂构造;图19斜歪褶皱;图110斜歪褶皱;图褶皱中断裂(红圈内可见);实习二湖北铁山野外实习实习概况;铁山位于武汉市东南约60km,大冶市西约12km;本次铁山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理论应用于实践;路线二:尖山——麻雀脑——陆性质活动,使原来相连的层间石香肠发生错断、位移见图18。该点发育斜歪褶皱,左边发育逆断层,产状为157°∠85°,褶皱轴面产状见图19、110。正对褶皱东北角砾层,该断层为逆断层,正牵引发育,产状为21°∠60°。图17二叠统孤峰组(p1g)断层图18薄层硅质岩中发育的另一条小型断裂构造图19斜歪褶皱图110斜歪褶皱图褶皱中断裂(红圈内可见)实习二湖北铁山野外实习实习概况铁山位于武汉市东南约60km,大冶市西约12km。由于铁山岩体侵位,在其与三叠系大冶群灰岩的接触带上,不但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铁山矽卡岩型铁矿,受到了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们的重视;而且在其接触带上,形成了接触热动力变质构造带,广泛发育韧性和脆韧性变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构造现象。它丰富的构造地质学教学资源,为构造地质学课间教学实习提供了一个一流的天然实验室。铁山不兼有脆性域和韧性域,而且还有脆—韧性过度域。从未变质围岩经接触带到岩体,在较短的距离内可以见到沉积岩构造、岩浆岩构造和变质岩构造。各种构造形迹十分丰富,如断裂、节理、劈理、不同类型褶皱、缝合线构造、对称和不对称鱼嘴构造、断裂石香肠和膨缩石香肠构造以及其它不同类型的线理,特别是世界罕见的骨节状石香肠和复合石香肠构造等。本次铁山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理论应用于实践。我们应该把自己对每一种构造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这次实习巩固了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热诚,让我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我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路线二:尖山——麻雀脑——陆雁鸿时间:2011年5月21日目的:断层很褶皱的观察参与人员:曾佐勋、金巍、010091、020091班全体同学目的与任务:一、基本构造现象观察并学会解释现象。拍照片,画素描。二、进一步巩固地质罗盘的运用。三、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点上的岩层进行分层,测量产状,岩性描述。四、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地质思维能力以及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方法。五、培养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六、提高野外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练习定点及进行野外观察、记录作地质素描的方法。点号:d0001点位:陆雁鸿村山边民房后露头:天然、良好点性:褶皱构造、节理雁行脉描述:褶皱是岩石或岩层受力而发生的弯曲变形,是地壳中的一种最基本构造。实习地区的褶皱据转折端的形态可分为圆弧褶皱、箱状褶皱和尖棱褶皱。不同形态的褶皱发育在t1d4浅灰色薄层状灰岩中,其转折端发育完好,分别可见箱状、屉状、圆弧、尖棱、挠曲等类型。圆弧褶皱:转折端呈圆弧形弯曲的褶皱。圆弧中点可作为褶皱的枢纽点,两翼常是弧形的、连续的褶皱成正弦曲线弯曲。箱状褶皱:转折端宽阔平直,两翼产状较陡,形如箱状。尖棱褶皱:转折端为尖顶状,常由平直的两翼相交而成。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广泛发育的一种构造。节理可为矿液上升和渗透提供通道,为矿质沉淀提供空间和场所。节理也是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的运移通道和储聚场所。实习地区的节理主要为剪节理和张节理。上图为多期节理。雁行与节理脉分为三期。第一期是先形成剪节理脉,第二期为形成的剪节理脉受大体垂直的剪切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同时形成一些列平行的雁痕,后期发生变形而成s型;第三期为挤压应力的作用而使s型雁痕错断而发生压溶。图2陆雁鸿村山脚民房后多期节理no.02位置:陆雁鸿村边山坡上露头:天然、良好点性:压溶劈理观察要点:1)压溶劈理中的残留物;2)钙质出溶与晶出(同构造脉);3)压溶劈理与褶皱的关系;4)褶皱两翼产状、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5)压溶造成的岩层视错位;6)层劈关系及二者间的夹角。教学参考资料:1)出露t1d3浅灰色中薄层灰岩与泥灰岩互层;2)残留物是压溶劈理的鉴别标志,主要为铁质和泥质;3)晶出碳酸盐脉产状:298°∠65°、112°∠79°;4)本点压溶劈理是轴面劈理;5)褶皱要素参考产状:南翼产状:195°∠35°;北翼产状:20°∠10°;轴面产状:214°∠83°;枢纽产状:295°∠17°; 6)可利用压溶造成岩层视错位①和层劈夹角(图17;位置:秀山东端采场露头:人工、良好点性:压溶缝合;缝合线是沉积岩的一种构造现象;在铁山野外实习的缝合线的主要观察点是秀山东端采场;压溶缝合线形成示意图;根据露头缝合线的产状可确定缝合线上下两侧岩层的运;城墙状缝合线马齿状缝合线;马齿状缝合线城墙状缝合线;上部为城墙状缝合线,下部为马齿状缝合线浪花状缝合;no.6)可利用压溶造成岩层视错位①和层劈夹角(图17、18)进行岩石有限应变测量。no.03位置:秀山东端采场露头:人工、良好点性:压溶缝合线构造描述:缝合线是沉积岩的一种构造现象。常见于石灰岩、大理岩中,石英岩中也可见到。在岩石剖面上呈锯齿状曲线,状如动物头盖骨中的接合缝,在平面上是起伏不平的面。通常与岩层面大致平行,也可斜交或垂直。其成因一般认为是在上覆岩层静压力下,岩石受到沿其各种缝隙、粒间空隙进入的地下水的不均匀溶解并相互挤压形成。在铁山野外实习的缝合线的主要观察点是秀山东端采场。点处发育的地层为t1d4浅灰色中厚层灰岩;缝合线内发育残留的泥质和铁质物;可见的缝合线类型主要有:锯齿状、浪花状、城墙状、马牙状、锯齿锯齿复合型和锯齿城墙复合型。根据缝合线的产状可以分析其最大应力方向和最小压缩应变量。经过测量该处的最小压缩应变量为:0.4cm。压溶缝合线形成示意图根据露头缝合线的产状可确定缝合线上下两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如上图所示。由于实习时间有限,未能进行岩石最小有限应变的测量。城墙状缝合线马齿状缝合线马齿状缝合线城墙状缝合线上部为城墙状缝合线,下部为马齿状缝合线浪花状缝合线no.04位置:麻雀脑铁路边点性:石香肠构造观察要点:1)石香肠构造的要素观察与测量——长度(b)、宽度(a)、厚度(c)、纵间隔(l)、横间隔(t);2)主应变轴的厘定——ε1、ε2、ε3拟定;3)香肠体剖面形态素描——藕节状、矩形、菱形、复合型、对称鱼嘴状和不对称鱼嘴状(图23);4)应变测量——利用矩形断裂石香肠进行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利用不对称鱼嘴构造进行有限剪应变测量;教学参考资料:该点处出露t1d2、t1d3地层,岩性为灰白、灰黄色薄-中层状角岩条带状大理岩。该点处三维空间露头裸露良好、石香肠构造的基本要素,基本形态均发育完善(图24)。的地层产状为:280°∠50°。no.05位置:麻雀脑蓄水池旁露头:天然、较好点性:线理构造的叠加变形观察要点:石香肠构造b线理褶皱观察。教学参考资料:该点处地层岩性为t1d3黄褐色角岩条带状薄层灰岩。早期石香肠体经历了再次弯曲变形为近南北走向的褶皱构造,是本点教学的主要内容(图24)。参考产状b2(b2-叠加或二次褶皱枢纽):355°∠10°。no.06位置:尖山第二台阶露头:人工、良好点性:骨节状石香肠观察点观察要点:1)骨节状石香肠要素——骨节层、基质层、骨节段、骨节缝;2)骨节缝形态——直交形、斜交形、s形;教学参考资料:该点可见国内首次发现的不同形态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图15、图25)no.07位置:黄石国家公园门口露头:人工、良好点义:断裂构造认识描述:在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门口的段层为走滑断层,发育有主断层(走向为155°)和分支断层(走向115°)。主断层因曾有热液充填,呈褐红色,发育有粒径在2到15厘米不等的次棱角状的角砾。分支断层上可见两处方解石晶洞。断层旁边还发育有剪节理(图见形剪节理段),通过该型节理大致判断应力方向,帮助判断断层的相对滑动方向。此外,在断层中还发育有晶洞可以观察到晶洞内晶体向内生长,说明内部压力较小,说明该处为受张力形成。正断层正断层分支断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门口)根据主断层一侧共轭剪节理分析,应力轴应沿110~130°走向方向。根据分支断层上两个晶洞中方解石晶体的生长方向,判断该断裂应为拉张所致,即垂直分支断层方向拉张,沿分支断层方向为压应力,而分支断层走向为115°,与上文根据共轭剪节理判断的方向大概一致。由此可判断剪应力方向为左行,断层为左行走滑断层公园门口晶洞晶洞形成前的受力情况晶洞是在压力作用下,晶体沿最大压力方向生长而在其中形成空洞的构造现象。故,根据晶洞形状可判断出其形成时的受力情况。由上图形状及晶洞的内涵可知其受力情况如上图所示。根据晶洞的形状还可判断晶洞两侧岩层的运动方向,此处为左行。no.08位置:33线98米台阶露头:人工、良好点性:认识新类型脉岩观察要点:1)接触变质大理岩脉——发育特征(顺层、切层);2)接触变质大理岩脉成因——流变调整、流变贯注;教学参考资料:该点处发育“接触变质大理岩脉”。它们不是通过岩浆贯入、热液充填、填隙沉积,以及砂土液化爬升等方式或机制形成,而是总体受热变质环境控制,在灰岩变质为大理岩的过程中,岩石处在流变状态下,具体通过流变贯注和流变调整作用形成的新类型脉岩。该点处可见顺层、切层两种产状的白色大理岩脉体(图28),它们的岩性与该点处出露的t1d4地层中夹持发育的白色大理岩层完全一致。其中,具有切层产状的脉体,通过流变贯注途径形成;具顺层产状的脉体,通过流变调整作用形成。在这里,成脉物质来源于热变地层中的高塑性、低粘度夹层,是问题的实质;流动变形过程中变形介质的“粘度差”,是控脉裂隙产生根本原因。no.10位置:狮子山/象鼻山矿体衔接处露头:人工点性:断裂伴生构造及复合特征观察要点:1)f25——观测擦沟、擦槽,判断运动方向;2)f25——断裂叠加复合接触带;教学参考资料:本点为f25断裂的第二观察点。该点见断裂通过处恰好是原岩体/围岩的接触带场所。因此,本点所见接触带、实际可谓断裂叠加复合接触带。在这里,可观察到f25断面上发育的近水平擦沟和擦槽线理构造,据此可判断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此外,还可见到f25断裂切割和破坏矿体的现象。no.11位置:东露采西端露头:人工、良好点性:认识岩体/围岩接触带构造观察要点:1)接触带类型——内倾整合;2)平卧褶皱——流变特征、高温环境、重力作用;3)成矿有利部位——陡缓突变,凹入围岩场所(剖面);教学参考资料:该点处发育t1d6地层、石英闪长岩侵入体,点位于上述两种地质体的接触界面处,见岩体/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由于接触界面具有倾向岩体方位的特点,故称内倾接触带。因为围岩产状与接触带产状整体或大致平行,故又称整合侵入接触带。在这里出现的平卧流变褶皱,是受控于接触热变质的高温,以及地壳中无处不在的重力作用而形成,与区域构造动力作用无关。该点处可以清楚见到,在接触带剖面上产状陡缓突变,尤其是凹入围岩的部位,恰好构成成矿构造有利场所(图3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