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07-12-12 13:39:4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协调组织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区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人,占全区总人口的.,其中在校中小学生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工作局面。(一)阵地建设成效显著。各中小学校把德育纳入课堂教学,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幼儿园通过做游戏、讲故事、背诵启蒙诗歌等形式启迪幼儿心灵;小学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培养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中学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重视发挥团队、学生会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团结进步的能力和品质。各级充分利用清明节、“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扫墓、宣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二)工作合力不断凝聚。充分发挥文明委的协调组织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相应责任。年,区委宣传部、区直机关党工委、团区委、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组织了“我心中的中心城”征文比赛;年,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文体局、区教育局等部门单位联合组织发起了“未成年人拒绝网吧”宣誓、签名活动;区直机关工委、区妇联等部门联合发起了“春蕾计划”捐助活动,三年内为贫困未成年人提供助学捐款近万元,救助贫困未成年人余名;区妇联组织开展了“十佳小公民”、“优秀小公民”等评选活动。(三)基础保障得到强化。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牛庄革命烈士祠、时家村吕剧展览室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去年全区仅在中小学校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对从事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关机构,也都落实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全区每年万元的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城市各社区积极设计公益广告、文明提示语,建设“五小”服务站等,努力改善未成年人活动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开展网吧专项治理、提供未成年人维权服务、提供助学服务等各种措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仅去年一年,全区就取缔非法网吧多家。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一)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尽合理。学校工作不同程度地存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升学率的倾向;部分教师还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学校思想政治课还存在生硬说教现象。学校过分看重教学成绩,不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团支部、学生会的作用,随着年级的递升,这些曾经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未成年人组织正逐渐失去魅力。(二)社会环境中仍存在消极的诱导因素。内容低俗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强烈刺激着缺乏分辨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心、处于成长发育期的未成年人;随处可见的洗头房、网吧、性病广告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甚至邪教观点,也是影响未成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争夺未成年人思想的重要战场”,也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因素之一。(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从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比较,城市家庭抓得比较好,农村家庭就差些;从油田与地方比较,油田抓得比较好,地方抓得相对差些;就城市组织而言,学校、机关抓得较好,企业抓得差些。近年来,中心城区一些外来经商创业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赚钱、发展上,疏于对子女的教育管理,导致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不良,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存在脱节现象。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仍存在方法、目的上的差异,难以对未成年人形成和谐统一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受家长和诸多社会因素以及消极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比较注重当前利益,存在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一些从富裕家境中、从侥幸暴富家庭中、从溺爱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不懂得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成功,不懂得珍惜既有的幸福生活。成年人自律意识欠缺,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五)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直以来,中心城区缺少必要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比较少,这些都制约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三、对策与建议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身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工作计划,有计划、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利用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使他们成为宣传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对网吧、ok厅、游戏厅等场所进行集中整顿,坚决消除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因素。制定严格的工作落实责任制,积极联合各部门形成完善的责任倒查机制,杜绝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进入未成年人领域,杜绝未成年人出入经营性网吧、ok厅、游戏厅,从源头上建立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管理机制。三是强化未成年人维权服务。与“平安中心城”创建活动相结合,围绕校园安全、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等主题,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防止他们受到伤害。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形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挽救机制,发挥社区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站、法院“少年法庭”等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四是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加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文化市场管理队伍、文化教育设施辅导员队伍、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的培养建设力度。重视妇儿委、少工委、青联的工作,支持他们以特殊的号召力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二)强化教育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学校、家庭、社会的呼声要统一,评价标准要一致,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网络。一是建立科学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学校、班级都要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把德育教学内容细化分解到每一个教学阶段,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达到教育效果。切实发挥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二是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以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把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小康文明村等具体创建载体与家庭紧密联系起来,让文明行为从家庭做起,家长为未成年人作出表率,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三是不断强化社会教育。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居等城乡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对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培养,支持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经常性、社会性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重视对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工作机制,防止在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出现工作疏漏。(三)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以新区建设为依托,加强大型文化体育场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文明社区、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为契机,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解决政府投资不足的问题。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以油田办社会向地方转移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油地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让现有基础设施发挥最大的作用。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