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永葆党员先进性

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永葆党员先进性

时间:2006-11-30 9:04:28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党组书记作为党组班子的“班长”,肩负着重大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加强党组书记的能力建设,既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把党组书记的能力建设摆到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紧密联系实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素质,努力使党组书记队伍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实践者和组织推动者。这里就机关党组书记的能力建设问题,谈几点体会。努力提高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的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党所要求的善于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其他领导干部也要用这样的要求来锻炼和提高自己”。党组书记是党委“一班人”的“领头雁”,在党组班子中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能否从政治家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至为关键。新的时期,党组书记队伍面临的各种影响、挑战、诱惑和考验与日俱增,既有来自西方错误政治思潮的渗透干扰,又有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既有来自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又有来自各种利益的诱惑。这种泥沙俱下、良莠难辨的复杂情况,对进一步提高党组书记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党组书记只有坚持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判断是非,把握全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确保党组班子建设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推进改革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此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这一思想为指导,科学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势,在关系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上统一“一班人”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决策。就机关党组书记来讲,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党组“一班人”的思想,武装机关干部的头脑,凝聚机关党员干部意志,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努力提高围绕中心抓党建的能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作为党组书记,既肩负着抓好本机关党的建设的重任,又处在领导中心工作的第一线,能否自觉而有效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既是首要职责,也是检验能否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目前在党组书记队伍中,有的同志还缺乏这方面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行动。有的没有把抓党的建设与抓中心工作有机统一起来,而是单纯就党建抓党建;有的自身素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领导中心任务应有的能力。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从五个方面加強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组书记只有学会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想大局、议大事、谋大计,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强化科技素质,提高依靠科技进行决策的能力。努力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决策是党组领导工作的关键环节。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组工作全局及其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党组书记由于其在班子中的关键地位,在党组决策中起着运用科学理论引导决策、运用良好机制确保决策、集中正确意见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这是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精神指导党组决策的客观要求,也是把握领导工作规律的必要前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如果党组书记不能组织“一班人”实施科学决策,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目前,党组书记队伍中缺乏科学决策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靠想当然盲目决策,有的凭老经验决策,有的急于求成匆忙决策,有的不听群众意见个人说了算等。因此,党组书记要认真把握并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十六字”方针,将科学的决策机制贯穿于党组决策全过程;要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增强民主意识,当“班长”不当“家长”,有“主见”但不“主观”,把民主决策贯穿于党组决策的始终;要坚持与时俱进,使决策跟上时代发展变化、符合客观实际,力戒经验决策和主观臆断;要提高善于集中正确意见的能力,特别是在研究讨论全局性工作、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重大问题的决策时,要反复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形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决策科学化。努力提高团结协调的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倍加珍惜团结。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针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与考验,要求我们更加团结;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图谋的存在,要求我们加强团结;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带来的“离心”倾向,要求我们增进团结;不断提高党组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求我们维护团结。党组书记在增强班子的团结上,起着核心和纽带作用,发挥着班子其他成员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协调班子搞好团结,既体现党组书记自身的品行和境界,又是其必备的素质和职责。近年来,在加强班子团结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组书记要提高团结协调的能力,就要坚持与时俱进,以新的视角、新的境界来团结同志、凝聚班子。必须讲真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打牢团结共事的思想基础;必须讲境界,彼此多尊重,遇事多沟通,工作多支持;必须立规矩、明职责,减少矛盾,避免无谓纠纷;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注意从苗头抓起,做好“活血化淤”的工作,真正使班子经得起各种考验。努力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在党组班子内部,党组书记创新发展的意识强不强、行动自觉不自觉,往往对整个班子起着导向、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党组书记而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而是决定其领导的单位能否发展、前进的关键因素。实践已经证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则兴;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则衰。当前党组书记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有所增强,但距离形势发展和事业要求还有差距。究其原因,除了受头脑中一些习惯性思维、固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外,更多的则是由于一些同志往往有创新发展之“心”、而无创新发展之“力”所致。为此,党组书记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牢固确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增强创新发展的能力。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打牢理论根基,靠实践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注重借鉴学习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从而用发展的意识、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工作向前发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