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村委新农村建设规划

村委新农村建设规划

时间:2009-11-9 18:31:1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x区南海办事处x村委,位于驻市东环工业园区中南部,下辖7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1306户,总人口4715人。2007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0.9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6元。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53亩,住房占地1100亩,企业占地1300亩。辖区内驻有蓝天集团、热电厂、市污水处理厂、燃气电厂、西气东输、骏马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是市2005年规划的一类工业区。几年来,我村分别被省、市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校”、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市“五好党支部”、“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社会治安模范村”;党支部书记bb曾被市委评为“双强”党支部书记、“省新农村建设优秀新闻人物”、“法制建设先进个人”、“市公仆杯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一、生产发展1、经济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企业搞服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本村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围城经济。掌握投资各项目的引进,结合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及新一轮环境经济的高质量需要,选好项目,抓好村现有土地的开发,按集约化开发的要求,做好土地的规划,实现土地的最有效利用,以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态势。2、今后三年来经济发展的措施、规划目标(1)全力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四方资金进)入园区。全力抓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工业集群的发展。花大资本,下大力气,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走出去,引进外部资金,做大、做强经济规模。(2)运输业发展规划:成立运输集团公司,将村四个运输队,365部运输车辆实行集中管理、集中营运。健全组织、培训专业技能人员,逐步形成运输业集中有序健康发展,打造运输业品牌。(3)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对商业、服务业户除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外,还规划出专门的商业、服务业用地,逐步实现商业、服务业网点的一体化、集约化。(4)养殖业发展规划:现有养殖户42个,到2008年争取养殖户达到60户以上,其中养牛户10户以上,出栏牛300头以上,大型猪场6个,出栏猪达到3000头以上,养鸡专业户达到50户以上,年产成品鸡80000只以上。(5)工业发展规划:一是利用废弃的养鸡厂建木制加工场,每年增收1万元;二是依托骏马化工集团发展编织袋加工厂,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三是依托蓝天集团的燃气电厂,利用余热为厂矿和群众供暖,每年为村增加集体收入22万元以上;四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提供工业用水,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五是依托甲醇厂,做好甲醇的再生产和深加工,每年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争取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23万元以上。3、2007、2008、2009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以工业为龙头,种、养、加工、销售、运输齐头并进,二,三产业同步发展,2007年争取实现财政收入12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实现4500元以上,完成社会总产值1.5亿元;2008年争取实现财政收入17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实现5500元以上,完成社会总产值1.8亿元,2009年争取实现财政收入22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5900元,完成社会总产值2.0亿元。二、生活宽裕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50元,目前,家家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10%以上的农户有私人轿车;摩托车,老年车等基本交通工具达到85%。为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一是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坚持依托产业发展对全村村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成立村民夜校,实行电化远程教育,开展6—8次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建立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电脑网络系统,及时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努力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开办村民技术培训班,使60以上的村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三是在人均耕地减少后,为增加其收入,给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依托骏马化工集团发展编织袋加工厂x区南海办事处x村委,位于驻市东环工业园区中南部,下辖7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1306户,总人口4715人。2007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0.9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6元。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53亩,住房占地1100亩,企业占地1300亩。辖区内驻有蓝天集团、热电厂、市污水处理厂、燃气电厂、西气东输、骏马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是市2005年规划的一类工业区。几年来,我村分别被省、市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校”、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市“五好党支部”、“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社会治安模范村”;党支部书记bb曾被市委评为“双强”党支部书记、“省新农村建设优秀新闻人物”、“法制建设先进个人”、“市公仆杯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一、生产发展1、经济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企业搞服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本村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围城经济。掌握投资各项目的引进,结合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及新一轮环境经济的高质量需要,选好项目,抓好村现有土地的开发,按集约化开发的要求,做好土地的规划,实现土地的最有效利用,以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态势。2、今后三年来经济发展的措施、规划目标(1)全力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四方资金进)入园区。全力抓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工业集群的发展。花大资本,下大力气,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走出去,引进外部资金,做大、做强经济规模。(2)运输业发展规划:成立运输集团公司,将村四个运输队,365部运输车辆实行集中管理、集中营运。健全组织、培训专业技能人员,逐步形成运输业集中有序健康发展,打造运输业品牌。(3)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对商业、服务业户除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外,还规划出专门的商业、服务业用地,逐步实现商业、服务业网点的一体化、集约化。(4)养殖业发展规划:现有养殖户42个,到2008年争取养殖户达到60户以上,其中养牛户10户以上,出栏牛300头以上,大型猪场6个,出栏猪达到3000头以上,养鸡专业户达到50户以上,年产成品鸡80000只以上。(5)工业发展规划:一是利用废弃的养鸡厂建木制加工场,每年增收1万元;二是依托骏马化工集团发展编织袋加工厂,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三是依托蓝天集团的燃气电厂,利用余热为厂矿和群众供暖,每年为村增加集体收入22万元以上;四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提供工业用水,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五是依托甲醇厂,做好甲醇的再生产和深加工,每年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争取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23万元以上。3、2007、2008、2009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以工业为龙头,种、养、加工、销售、运输齐头并进,二,三产业同步发展,2007年争取实现财政收入12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实现4500元以上,完成社会总产值1.5亿元;2008年争取实现财政收入17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实现5500元以上,完成社会总产值1.8亿元,2009年争取实现财政收入22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5900元,完成社会总产值2.0亿元。二、生活宽裕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50元,目前,家家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10%以上的农户有私人轿车;摩托车,老年车等基本交通工具达到85%。为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一是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坚持依托产业发展对全村村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成立村民夜校,实行电化远程教育,开展6—8次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建立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电脑网络系统,及时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努力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开办村民技术培训班,使60以上的村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三是在人均耕地减少后,为增加其收入,给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依托骏马化工集团发展编织袋加工厂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党员、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用三年的时间,争取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成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p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