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汇总表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汇总表

时间:2008-11-5 8:23:2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汇总表数学教研组填表时间:2003年1月13日一、考核项目:这次期末考核共分为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期末单项测试,另一部分是各个年级的笔试。二、考核内容及成绩(一)单项测试情况如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测试的是口算。题目共50题,时间5分钟。一(1)一(2)二(1)二(2)三(1)三(2)优秀率91.4288.96093.97及格率100100100100100100四年级测试的是估算。题目共50题,时间是10分钟。四(1)班及格率是93,优秀率是47。四(2)班及格率是96,优秀率是60。五、六年级则是操作考核。五年级测试的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何进行转化推导。考核方式:1、由学生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核;2、采取一一面试的方法进行;3、由老师当场进行评定等第。考核结果:五(1)班优秀率是:82及格率是:100五(2)班优秀率是:85及格率是:100六年级测试的是有关圆那部分的知识,给学生一些条件,要求他们画圆,并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份试卷共有四道题,最后一题是加星题,让学生利用圆规画出各种形状的图形来。考核结果:六(2)班优秀率:81.9及格率:100六(1)班优秀率:65及格率:100(二)笔试情况如下:1、成绩统计:班级在籍人数考试人数优秀良好及格尚需努力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尚需努力学生名单、成绩及补考成绩一(1)3535191517254100一(2)36363158587100二(1)313113187741.9100二(2)242414108158.3100三(2)3232192259.37596.875邵静三(1)4040239622057.595胡杰、丁晓瑜四(1)303021726770100四(2)2828614439.296周保民五(1)222213636260100五(2)212113526665100六(1)21219741464395赵柯六(2)222194715242.995.2钱心怡522、试卷分析:(1)出卷情况:这次期考试,一年级由教研室统一下发试卷、二年级试卷由谢美馨命题;三年级试卷由项娟命题;四年级由唐绚红老师命题、五年级、六年级分别由宋教导、连丽丹老师命题,最后都由顾校长审核。总的来说,这些出卷老师都比较认真地学习了教材,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试卷难易恰当,题量适中。多数年级的试卷上除了必答题还有加星题,给部分学生一显身手的机会,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但这次试卷的命题,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一些地方出现打印错误。(2)学生考试成绩:统计的试卷及格率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四(1)班做到了及格率100。全校还有5个班级还没有消灭不及格。这些同学分别是三(2)班的邵静、三(1)班的胡杰、丁晓瑜、四(2)班的周保明、六(1)班的赵柯、六(2)班的钱心怡。从统计的优秀率来看,一(2)班、四(1)班、五(1)五(2)班优秀率较高。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两个班级的优秀率相差不多。但一年级、四年级虽然是一个老师教的,但优秀率相差却快要一半。(3)主要错例:一年级:a、填空:1、在数轴上的□里填数。□510□20学生第1个方框填了5,第二个方框填了10。他们认为55=10,1010=20;b、统计:在□里用不同颜色的点表示苹果、梨、香蕉,先数一数,再填一填。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统计时,没有学过用点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方法,所以在做题时出现乱点乱涂的现象。c、数图形:1、从右往左数,第个是球。有一些学生填4。2、一共有个图形。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从右往左数”的含义,结果把方向给搞反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仔细去数,因此填错。二年级:a、填空:1、现在练习的一张数学试卷长大约是。不少学生填3厘米、4厘米等比较离谱的答案。b、应用题:肯德鸡里的薯条每袋是8元,小红现在有24元,小芳现在有32元,小红可以买几包薯条?小芳可以买几包薯条?主要原因是少数学生不理解题意。有的算:2432=56(包),有的算248、24÷8等。三年级:a、填空:1、一个数的5倍是1760,这个数是2、一块正方形玻璃,周长是36厘米,边长是3、汽车每小时行504、下图是两个边长12厘米的正房拼成的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主要原因:对于“一个数的几倍是几,求这个数”学生常常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相混淆起来,有不少同学把这道题做成了17505=8800第2题有的同学算出周长后,忘记写单位名称。第3题: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并不是很熟悉,而且学生对于1千米、1米到底有多长,头脑中比较模糊。第4题,这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不会解答。b、判断题:1、□÷9=32x〇,填在〇里的数最大是9。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但当换一种方法来考他们时,他们却反应不过来了。c、文字题:800减去400的差乘以2,积是多少?有的学生列综合算式:800-4002,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少了小括号,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没有读懂题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四年级:a、填空:1、把两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主要原因:有的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意,他们以为是一个正方形,求周长与面积。还有的同学做错是因为概念不清,错误认为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后,周长只要用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乘以2。b、文字题:一个数比746少137,这个数是多少?(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学生错误做为:χ746=137χ=746137χ=883主要原因:很多的同学,对于这类“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分不清谁多谁少。因此有时就用小数减大数等于相差数。c、应用题:1、学校舞蹈房长12米,宽85分米,舞蹈房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每平方米地毯需72元,共需多少元?2、王凯沿80米的直线走了四次,第一次125步,第二次124步,第三次125步,第四次126步,照这样的步子,他家到少年宫走了400步,他家离少年宫大约多远?3、某小学的长方形操场长65米,宽35米,围操场跑3圈要跑多少米?主要原因:第1题做错的原因有3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看清长与宽的单位不同,直接解答。二是有的学生单位间的化聚不对。还有的一种情况是学生看见问面积多少平方米,他只想到用长的米数乘以宽的米数,却不会把85分米聚成米,没有学过。第2题做错的原因主要是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的不扎实,复习时也没有复习到,很多的学生已经遗忘。第3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概念掌握不好。求周长误认为是求面积。五年级:a、填空:(1)0.25=0.25=0.25÷=1(2)2.60.19=19=26=主要原因:第1题没有考虑到前面所有的算式结果应该等于1,只一昧做到算式结果相等而已。第2题对积的变化引起因数变化的规律掌握不牢固。b、判断题:4.2÷2.54.2÷7.5的简便计算过程是4.2÷2.54.2÷7.5=4.2÷(2.57.5)=4.2÷10=0.42主要原因是学生跟乘法分配律混淆一谈了。c、选择题:(1)近似值为8.43的最大三位数是1、8.4292、8.4343、8.4354、8.439正确答案是选2,可学生误选为1或4。可能是因为学生觉得末尾是9就最大。(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当三角形的高是6米时,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主要错误原因:学生的逆向思维较差,没有正确的分析方法。六年级:a、填空:3、把下列各数从大到小排列:0.919/1091.110/117、3:=1/3=:12=9/错误的很大原因是学生并没真正掌握其方法,有的学生甚至没有理解,特别是第7题。b、判断题:(2)甲比乙多1/4米,就是乙比甲少1/4米。(3)大于4/9而小于7/9的分数中有两个。第(2)题是一道很具迷惑性的题目,许多学生由于没真正搞懂那句话的意思不知道单位“1/4”与“1/4米是不同的。第(3)题主要考了学生分数方面的知识,考察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许多学生都误以为只有两个分数:5/9和6/9。c、应用题:(2)铺一条路,第一周铺了它的30,第二周铺了270米,这时正好铺完了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5)某工厂接到320羽绒服的加工任务,甲车间独做要10天完成,乙车间独做要8天完成,如何安排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算出所需时间?原因分析:第(2)题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计算。做错主要是因为题目中出现了“一半”,一些学生不善于画线段图来帮助思考。第(3)题实际上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只不过问题的形式改变了而已,原来是直接说“两队合作”,现在换了一种说法问“如何安排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算出所需时间?”有的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与我们平时让学生做的题目比较死有很大的关系。(4)改进措施:1、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这次考试中共出现了6个不及格。除了三年级3个学生比较特殊外,还有3个新增加的学生。看来这补差工作,我们是一刻都不能放松。否则会不断有危险分子出现。对这些学生,我们真的爱时刻关注好。可以在班中成立互帮互助小组。因为如果班中的差生比较多,靠老师一个人补差是不行的,因此可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方法,从而使得全体学生共同进步。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1)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坚持5分钟口算,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首先再强调验算的必要性,再次教给验算的方法,督促学生进行验算。防止学生的验算写在哪里是装样子的。(3)五、六年级计算题虽然引进了计算器,但依然出现了错误。主要是最基本的运算顺序也弄错,还有简便运算掌握不牢固,今后要加强运算顺序的教学;(4)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的习惯。3、提高上课的效率,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学习新课程理念,钻研新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如果上课的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有些重要的知识学生没有掌握,或者是一知半解,那么我们的学生是经不起考的。题目只要稍微有点变化,他们就不知如何处理。4、注重方法的指导。加强复习统计方面的知识,加强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计数、数出图形的个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