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沈浩事迹报告会感想:

沈浩事迹报告会感想:

时间:2010-1-16 9:35:30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26年前,沈浩和我是铜陵财经专科学校的上下届同学,当时我俩都是学生干部,彼此交往很多,从那时起便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那段日子,沈浩的音容笑貌就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在我脑海里浮现。沈浩出生在安徽萧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家里兄弟姐妹七个,他是老小,他的父亲过世早,生活非常困难。中学时代沈浩就曾经一度辍学回家务农,改革开放后,家里的经济条件逐渐有了好转,沈浩才可以重返校园重新读书,考取了铜陵财专。在校期间,沈浩学习非常刻苦,198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学校寝室的灯都已经熄了,我为第二天开展活动的事去找沈浩商量,在宿舍附近的路灯下我看到了他,微弱的灯光下,沈浩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谈完事,我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他诚恳地说:“我一个农家孩子,能上大学不容易,我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生活中,沈浩始终像一个大哥,处处关心着同学。那时候,学校发放助学金。按照沈浩的家庭困难程度,他应该享受一等助学金,但他每次都把这个宝贵的名额让给了其他困难的同学。沈浩自己省吃俭用,帮助同学却十分大度。班上一位同学的父亲去世了,因为家里太穷,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沈浩知道后,带头捐出了10块钱。别小看这10块钱,当时,它几乎是沈浩一个月的生活费呀! 大学期间,品学兼优的沈浩,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1985年,他是全校唯一的“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也是全校唯一的“省级三好学生”。1986年毕业前夕,沈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为数极少的学生党员。毕业后,沈浩和我先后被分配到安徽省财政厅,他在综合处主要从事国债发行、兑付等工作。每当有新的国债政策出台,沈浩都认真研究,仔细琢磨,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贯彻意见。当时,国库券流通渠道还不是很顺畅,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倒买倒卖,严重破坏了国债声誉,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沈浩为此多方调研,主动撰写文章在媒体上宣传国债知识,还积极建议向厅里建议,成立了国债服务部,国债的发行、流通转让、常年兑付实现了一条龙服务,此举得到了财政部的肯定和表扬,安徽国债管理工作由此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沈浩有着一副热心肠。一次,一位老大爷心急火燎地找到他,拿着一包被老鼠咬成碎片的国库券,气得不知如何是好。沈浩一边安慰老大爷,一边招呼同事,一起把破损的国库券一点点粘补起来,然后又陪着老大爷去兑付了现金。临走时,老大爷激动地说:“你真是个大好人,这可是我和老伴的养老钱啊!”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