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时间:2009-11-9 18:07:39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年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对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要求,深入落实“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项目、人才、基地为重点,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工作目标年,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比重继续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34.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200项以上;当年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发明专利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以上;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等为代表的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实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的重大突破。三、重点任务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全年科技工作重点是:突出“一个亮点”,强化“一个主体”,统筹“两大领域”,构筑“三大平台”,推进“三大合作”,实施“六大举措”,实现城市科技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一)突出“一个亮点”,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积极推进科技园区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高新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二次创业,打造创新高地。以创建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ciiic)为契机,打造世界级软件、计算机服务器及配件、网络通讯、数字化装备四大产业集群,形成“一园(ciiic)两区(总部研发区、产业发展区)”的总体格局。加强明水开发区、长清开发区、济北工业园、山大路科技商务中心区等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与支持,提高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在发展动力。二是实施重大专项,实现集成创新的重点突破。按“十一五”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集中力量启动实施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研究开发、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高性能服务器及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努力解决事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大力培育和组织一批有实力的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特别是在千万元以上大项目上实现突破。三是聚焦产业集群,发展支柱产业。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中国重汽、浪潮集团、中创软件、二机床、济钢、中氟科技、力诺集团等为龙头,围绕产业链的延伸,集聚各类科技资源,重点开发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应用软件、电子产品及元器件、特种钢铁、特种车辆、高中端数控机床、基因工程药物、有机氟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加快电子信息及软件、先进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四大产业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四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示范企业为引导,以cad、cam、capp、erp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为纽带,重点在机电、纺织、化工、建材等行业培育一批信息化优化改造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型企业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二)强化“一个主体”,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目标,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是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积极实施大企业品牌、标准、知识产权三大带动战略,重点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产品,努力争创技术含量高的知名品牌和着名商标。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提升企业竞争中的主动权。认真落实《市创新型企业暂行办法》,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评定活动,大力推行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引导。二是努力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以及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加快面向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力争在高新区新设一个总资金2亿元的风险投资公司,不断改善和优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环境。三是大力促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力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9家、4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5家以上,努力实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三)统筹“两大领域”,着力增强新农村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科技支撑。重点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四大科技支撑工程”。一是“十、百、千”科技兴农示范工程。抓好10家科技兴农示范园、100个示范村、1000个示范户的示范引导,加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及推广工作,提高科技示范能力和科技致富水平。二是新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充分利用农村干部远程教育网及农业信息平台,推广农业新技术,搭建科技知识进村入户的信息平台。三是良种产业化工程。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良种化、无害化和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农业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开展县(市)区科技管理人员、农民企业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加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科技支撑。重点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示范研究、生物质能资源管理保护与利用研究、城市固体“三化”及大气、水环境保护战略研究、新能源关键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影响资源、能源、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问题。重点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为建设平安提供科技服务。深入实施国家清洁汽车示范城市重大项目,加快代用燃料汽车推广应用进程,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四)构筑“三大平台”,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一是构筑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技术标准服务、公共安全服务、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等6个子平台建设。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知识产权、标准技术信息在更大的范围内共用共享。加强防震减灾、重大疫情防治等设施建设,为大众提供安全服务保障。二是构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国际科技合作3个子平台。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齐鲁软件园、腊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民营科技园等为依托,成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推进全市孵化器向规范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继续推进孵化器建设步伐,启动建设高新区2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器。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注重提升各类科技会展、科技信息网络等品牌效应。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三是构筑专业技术研发支撑平台。重点建设和完善软件综合测试技术支撑子平台,为企业软件开发与测试提供有力支持。建设医药实验研究与评价子平台,推动中药现代化、生物医药动物试验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提升研发层次和水平。(五)推进产学研“三大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一是推进城市与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深入开展“名校名城互动”活动,继续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以及省内大院大所的合作,为争取重大项目、引进高层人才、建设国家级基地奠定基础和条件。抓好“中科院高新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力争一年打基础,二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国家级实验室的申报争取力度,努力实现新突破。二是促进企业的对外技术合作。鼓励以企业作为第一申报单位,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承担我市科技项目,逐步形成企业主体,院所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新机制。力争90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型科技合作关系。三是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中乌科技合作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与独联体、日韩、印度等国家的科技合作,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提高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六)实施“六大举措”,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是强化自主创新组织推进机制建设。按照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的要求,重点在市和县(市)区两级推进组织、评价、规划、责任、政策、创新等6个体系建设,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健全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自主创新政策法规的完善落实。整理汇编国家、省、市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文件,适时出台并完善《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的配套政策。重点抓好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落实。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实施与保护体系建设。深入落实市知识产权中长期规划,把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与运用贯穿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发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的优势,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重点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专利明星和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立市知识产权保护应急与预警机制,增强企业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强化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及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向创新投入。注重发挥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与引导,带动企业科技投入的增加,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五是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按照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原则,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重点推进创新型团队建设,实施好泉城学者、青年科技明星等科技人才计划、工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冲击世界科技前沿能力的创新团队,一批在国内创新能力领先的领军人物,一批省市级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六是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考核奖励体系。建立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对县(市)区和高新区推动自主创新工作进行考核。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考核奖励制度,组织召开全市创新型城市奖励大会,将全市科学技术奖、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名牌产品奖、驰名、着名商标奖、标准制定奖、国家级科技园区、孵化器和特色基地奖、专利奖等十几个奖项集中进行表彰,激发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自主创新,共同建设创新型城市。(市科技局)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