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民营企业中经理人该如何打造宽松的职业舞台

在民营企业中经理人该如何打造宽松的职业舞台

时间:2006-11-29 10:35:17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当2003年温暖的阳光泻在脸上时,我恍然惊觉,风风雨雨中,现在已经是在民营企业里打拼的第四个年头了。前两年在一大型民营企业里任常务副总裁兼下属公司总经理,呕心沥血,披荆斩刺,但当业务取得突破时,我却不得得不遗憾地挥手告别。现在科康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任营销总经理,过去一年多来,目前公司仍面临很多困难,但老板、本人以及其它公司高层,却是绝对的一条心,矢志不移,我自已也是如鱼得水,愈战愈勇。总的说来,我是幸运的,先后两任老板都很有胸怀和胆识。但为何我个人在两家企业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我想,一方面是因为现任老板本人是mba,具更高的素质,我们的价值观念更为接近,另一方面也是因我自身更加成熟,能够更加周全地为人处事。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怎样才能真正地和老板同心同德,互相信赖,从而为自已营造一个宽松的职业舞台呢?我的一个深刻体会是先把人做好,再才能把事做好。在此根据笔者的一些亲身体验,与诸位作些探讨。一、第一件事是选对行业和选对老板。如果把事业比作种子,职业经理人比作农夫的话,选对行业是选择有利于成长的气候,选对老板则是选择一块有利于成长的土壤。如果气候和土壤根本不适合,你无论怎样“汗滴禾下土”,也绝对是不可能有收成的。选择行业是建立在自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的把握之上的,这有赖于职业经理人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商业直觉。而选择老板,则主要是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人文观。记住:在思想上互不认同的两个人,如果仅以利益为纽带,是绝对不可能长久合作的。就象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合作一样,两党的宗旨完全不同,当然只可能是面和心不和,开心了一阵子,但打了一辈子。可以说我与前任老板和现任老板在为人处事上都非常认同,但为什么在以前的公司失败呢?关键错就错在在进入企业之前,没把一些盘根错节的事情了解清楚:我的前任老板,在家族内部的权利斗争中丧失了威信,财务、人事大权都已旁落于其太太之手,而我和其太太在观念上却是水火不溶,后来“道不同不相与谋”,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次教训,在离职后选择新的加盟企业时,我放弃了很多大型企业的高职位高薪水的机会,因为在面谈中我感觉和这些企业的老板在经营策略、人力资源、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理解是根本冲突的,我确信为了一时的高薪而合作,隐患是巨大的,其代价也肯定是沉重的。二、要正确认识自已的事业。职业经理人应该问自已一个问题:是帮助公司赚钱,还是帮助公司发展,还是帮助公司成功?如果答案是赚钱,我认为只适合做一个基层员工,如果是发展,只能做一个中层干部,只有有着强烈的成功的使命感,才能胜任高层管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把自已溶入到企业里去,把个人的成功和公司的成功绑在同一个战车上。加盟现任企业后,由于企业在业务上有很多困难,有很多业界的朋友劝我另栖高枝,也有一些大型企业主动向我伸橄榄枝,但我态度很坚决地拒绝了,因为我对这个行业有信心,我对老板的为人有信心,所以我要战斗到底。正因为有这种决心,我在工作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有些事情虽然表面上看来不是我应该操心的事情,但我依然努力去做好它,有时甚至动用自已的费用和自已的社会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和成功的使命感,促成我和老板之间的绝对信赖,使他放心放手让我去开展工作。三、要心胸宽广,要勇于接受公司的一些缺陷。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同样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在管理上能让所有人满意。我接触过正大集团和一些管理人员和职员,在他们眼里正大是天底下最官僚的企业;我在厦门最大的一家美资企业之一有过短暂的营销副总的任职经历,当时跳槽的原因很简单:原来美资企业管理也只不过如此!人可以有理想,但绝对不可以理想化。作为职业经理人,如果遇到老板在管理上或为人处事上有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要去包容,去理解。我觉得有首诗写得很有哲理:请给我平静,让我面对我不能改变的事实;请给我勇气,让我改变我能改变的事实;请给我智慧,让我辨别这两者的不同。四、要注意工作方式。有一个故事很有启发:风和太阳比赛看谁的能力更强大。于是他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以决胜负:看谁能让路上的行人脱掉外衣。于是风猛烈地刮起来了。但行人却相反把衣服捂得更紧了。等风停下来后,太阳柔和地照在行人身上。行人慢慢感到热了起来,脱掉了外衣。开展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处理同一个事情,不同的沟通方式,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在风雨同舟的岁月中间建立起来的,相互之间要宽容,要理解,不能过于苛求小节,只有这样才可能“家和万事兴”,共创大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