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贸局对县域投资环境调研思考

经贸局对县域投资环境调研思考

时间:2009-11-9 20:52:20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县域投资环境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相连,是平衡木的支点,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商的投资、生存、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县域投资环境就是本县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近年来,我县在改善投资环境、巩固招商成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成绩,但也还存在问题,结合对投资环境的认识,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我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投资环境一是包括矿产、原材料、地理位置、劳动力等自然资源,称为投资的硬环境;二是包括思想观念、优惠政策、服务质量等意识形态,称为投资的软环境。软硬投资环境的好坏对投资者将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一)关于资源硬环境县整体属山区小县,地理位置偏僻,在梧州的最北,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经济总量小,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大规模以上的工业项目很少,综合实力弱,整体水平低。从总体看,能吸引外商进来投资的亮点还是比较少,发展环境还是属于滞后的类型。1、资源匮乏,吸引外资相对困难几年来,药材、蚕丝、木薯、石灰石、劳动力等原有优势已形成了制药、缫丝、淀粉、水泥,针织等县内的规模企业。随着投资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企业做大做强已因资源的严重不足而突现。华虹蚕丝产业因价格相对稳定而占有优势外,西普水泥因县内石灰石储量少,开采难度大而转向邻县的荔浦运输,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百事达淀粉因环保问题影响了农民种植木薯的积极性,加上我县水田面积本来就少,山地超过25°坡的面积较多,木薯种植受限。针织所需的劳动力外流比较严重,有时招工都有难度。除此之外,我县森林、水源、包括陈塘铅锌矿等都没有形成特别的产业优势。2、交通不便,投资者望而止步我县是梧州的市尾,向南山路崎岖,载重车辆难以通达,向北路虽平坦,但属桂林辖区,与广东隔路相望,与桂林望川兴叹,正可谓俗语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水路运输方面,湄江长期枯渴,无法实现,陆路不规则的二级公路,特别是藤县太平至梧州的三级路段成了交通运输的瓶颈。高等级的公路没有从地界经过,从事大型车辆运输困难重重,铁路经过更是无从谈起。3、山区小县,做大发展受限山区小县,顾名思义,山多田少,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以及可用财力都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水平就相对落后于周边邻县。因受县域所限,我县人口仅仅20万,土地面积不多,整体上属山区小县,矿产、物产等资源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特别可以吸引投资者的亮点。(二)关于投资软环境整治投资的软环境,尽管我们动了脑筋,花了不少力气,干部群众对投资者进来的意义也有了进一步认识,但整体水平与现实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当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阻滞我县经济的发展。1、对招商工作的重视以及招商的力度尚不够对于招商引资工作,一是思想不实,说得多,做得少,只做表面文章;二是目标不明,盲目碰撞,靠运气取胜;三是对招商引资团队培养和支持不够,经费上不舍得投入;四是舆论环境没有形成全民招商的共识,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社会的氛围。2、优惠政策不形成活力政策优惠是能够吸纳外商投资的重要环节。我县制定的政策是几年前定下的,至今没有任何改动,目前只能沿袭过去的做法。一些执法部门在执行政策法规时,往往只强调原则性,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办事效率不高。个别部门搞秋后算帐,查处过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当事人的灵活执法,大胆工作。政策不够灵活,外商就得不到宽松、平和的投资环境。此外,招商引资,在政策和享受待遇方面,存在内外有别,内商内资不享受政策,有失公平。3、个别部门办事拖沓,吃、拿、卡、要依然存在尽管开展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但长效机制没有形成或效果不明显,机关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还比较严重。玉梦冲矿泉水的开发,从两年前申报立项开始,外商多次投诉,直到两年后在县主要领导的直接过问和干预下,才完成了征地、规划等相关手续。此举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公信,冷了投资者的心。一些窗口的职能部门没有为民服务的意识,个别部门不依法行政,以单位利益为重,弄权耍威,变相管卡压罚,促使外商不能投诉,也不敢投诉。例如,西普、百事达等运输车辆,在外县一路绿灯,畅通无阻,而一旦进入便屡屡受罚,动不动就扣证扣车,网上抨击交警是土匪,影响极坏。[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