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如何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时间:2008-2-22 8:22:39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如何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针对近年来少数地方连续发生打着“勤工俭学”、“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旗号,组织未成年学生外出务工事件的问题,教育部日前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配合劳动、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督察和管理,坚决禁止组织或介绍未成年学生外出务工。据说,组织学生到企业“教学实习”,被有些职业教育机构认为是国家、企业、学校、学生的“四方共赢”———国家,得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企业,缓解了“民工荒”的压力,且可支付低于民工的工资;学校,不用支付办学成本,却能在劳务输出中获得收益,且早早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生,解决了“上学”的学费问题及就业问题。也正是有如此的“四赢”,有的职业教育机构,向家长开出“零学费”、“双倍退还学费”、“包找工作”的条件招收学生,让老百姓看到职业教育前景“一片大好”。而事实上,这些职业教育学校正赚着国家的政策补助———有的以招生数量换国家资助,将国家鼓励学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作为“生财之道”,拿到国家对应学生规模的资助金后,并没有把钱发到学生手中———正收着企业的劳务管理费,正把学生的“教学实习”收入抵为学费,而学生只是干了三年普通民工的活,得到的是不超过普通民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不超过普通民工的微薄收入。他们能得到的唯一“教育”可能是,不再相信这样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2100万人,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但面对以上问题,要使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围绕技能培养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坚持就业导向,这没有错。但是坚持就业导向,不是让学生一进学校就“就业”,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只关注招生规模和就业去向的职业教育,最终可能让学生接受“有职业无教育”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的就业能力,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本质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职业教育学校准确定位、科学设置职业教育内容与职业教育环节,形成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和相互补充。二是建立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竞争,还存在无序状态。职业教育吸引生源,依靠的不是职业教育本身的质量和品牌,而是一些“宣传攻势”,有的甚至是用“传销”手段。这不是长久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建立职业教育的竞争机制,必须进一步透明职业教育的办学过程,向社会公布职业教育学校的招生标准、学生的资助政策,以及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情况、学生的就业去向。三是在职业教育中实施教育券制度。目前通过学校向学生发放国家资助金的政策,不但可能出现学校克扣国家资助金的问题,还不利于职业教育学校间的竞争。国家可以通过给职业教育学生教育券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好处,而学校也无法赚“政策钱”,更可促使职业教育真正关心教育质量。在国家对所有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均实行免费后,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意义就更为重大。四是严格审查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企业的教育资格。根据我国国情,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十分必要。但是,要避免合作办学中的“劳务输出”变调,必须对长期接受学生实习的合作办学企业进行资格审查。我国目前有的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本身就存在经常让员工加班、使用童工等用工不规范、不合法的问题。让学生去这些企业“顶岗实习”,实则是让这些企业大赚廉价劳动力的钱。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