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旱灾的一些随想

关于旱灾的一些随想

时间:2010-4-19 12:44:33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自去岁入冬以后,老天爷就再没有痛痛快快的下过一场像样的雨,所以今年一开春,一些个颇有经验的老人便感叹:“又是一个大旱之年!”“民以食为天”,这“大旱之年”对于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自是不言而喻!老辈人们常说:“庄稼老二怕过年,过了年,犁头耙子在眼前!”是说庄户人家一过了年,就要进行春耕春播,就要开始干地里的农活了。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不播种,秋天哪来的收获呢?“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清”,不管怎样,春耕是马虎不得的,所以大家既怕过年,但过了年又不得不赶快进入角色,累死累活的,也要把庄稼都种下地去。然而,今年过了年的人们,左等右等,却等不来老天爷的一场雨,哪怕是淅淅沥沥的一点能够把地皮打湿的雨,也没有。不仅没有雨,而且还基本上天天挂着太阳,使早已焦渴的大地,连同人们的期盼一起,日渐皲裂x皲裂了的大地呵,油菜花才刚刚绽放、小麦才刚刚抽穗,便漫山遍野的枯萎;那些还没有下地的种子呢?在庄稼人的囤箩里,早已毛焦火辣的等得不耐烦了。然而,老天还是不下雨!老天爷愈是不下雨,地上就愈是没有水,地上愈是没有水,那就不要说种庄稼了,就连人吃的水,也成了大问题,有水井地方,自然是很幸运的了,但问题是大部分水井里的水,也随着旱情的加剧,好像是故意跟人们过不去似的,出水量日渐减少,最后直到没有x于是,很多没有水井或是水井已经干涸了的地方的人,都要挑上一挑桶,翻上几座山、跨过几道坎,到好几里地之外的地方去挑水。这个时候,人们才真正的体会到水的珍贵,水,也才真正成了人们最可宝贵的生命之源!然而,即使是这样,已经过了二月了,老天还是不下雨!难道是我们犯了什么错,老天爷要惩罚我们?很早以前,就经常听到老辈人们说:“猫场人,生得恶,雷从中间打,雨从几边落!”就是说老天爷为了惩罚生性恶劣的猫场人,只在猫场街上打雷,不下雨,雨都下到周边去了。但我们能犯什么错呢?再说大旱的也不光是我们猫场啊,整个西南地区,都遭受了旱灾,这难道是我们西南地区的人们一起共同犯错吗?但老天爷不下雨却不等于我们不吃饭,不管怎么样,想方设法的,都要生活下去。于是,有车的人家,便就天天去水厂拉水,不仅供应人吃,还给庄稼留一小口,滋润那些在地里早已奄奄一息的生命。而没有车的人家,则用桶挑、用盆盛,想尽一切方法的抗旱保苗,保住咱庄户人家的根本。而在用水方面,也是极其节约的:淘了米的水,留下来洗菜,洗完了菜,再用来喂牲口;还有早上洗脸的水,也要留下来洗脚,洗完了脚之后,还可以用来浇地x如果要是早上二十年的话,遇上这样的年岁,人们便要募钱来买猪买羊、请先生“打龙潭”求雨了,但现在的人们早已没有那么愚昧了,所以,“打龙潭”的事,提都没有人提。大家都只是一门心思的专注于目前的抗旱,这与从前的老辈人们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老辈人们遇到这样的年岁,就总是苦苦的哀求老天爷,而今天的人们,则刚好相反,求是求不来的,于是大家都变成了与老天爷斗争,“与天斗,其乐无穷!”百年不遇的旱情,考量着执政者执政宗旨的同时,也考量着地方各级官员的良知!像今年这样的旱灾,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多次,翻开我们这个地方的府志、县志,关于灾难的记载不少,但都只是一笔带过,只是“某某几年,旱、饥”、“某某几年,大旱、大饥”,而老百姓没有饭吃,太守就“教民采竹实以食”,这个“竹实”如何“食”法,我们不得而知,但饿殍遍野、灾民满地是少不了的。其实,在这样的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政府角色是不能也不应该缺失的,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在这样的大灾之年,需要政府去组织和应对。然而以往历朝历代的政府给我们的印象,似乎都不尽如人意,最多也就是事后“免该地赋税一年”而已,小民们的民生问题,不是老爷们考虑的范畴,“贤能”一点的,建个把“粥棚”,煮个粥施舍一下就完事,至于够不够吃,关系似乎不大。但今天却不一样,西南五省的旱情得到了中央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本着保证民生的宗旨,一切的抗旱工作都围绕这一宗旨进行,所以,即使是像这样黔省自明代置省以来最为严重的旱情,也没有人逃荒、渴死、饿死!有的,只是各级各部门积极的应对抗旱救灾保民生的举措;有的,只是各级领导们在田间地头实地参加抗旱的场景。老百姓最终没有失望:天上的雨,没有,这样的大旱之年,老天爷是存了心的要我们死!但是政府的“雨”,却每天都下着,在这样干旱的年景里,滋润着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心x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