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优化阅读教学之我见

优化阅读教学之我见

时间:2009-1-25 19:09:55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优化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教学,担负着多方面的教学任务。我体会到,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优化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因此,我觉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不容忽视,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处理好如下关系。一、处理好语言文学训练和认识事物的关系在教学中,认识事物,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但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认识事物,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单独的特点。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理解词、句、段、篇的内容,认识它们所反映的事物,体会作者认识事物时的思想和感情,还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恰当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训练,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对课文所反映的事物,正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逐步加深认识的。这就说明阅读教学非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如果把认识事物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质就是违背了教学规律,背离了大纲的要求。因而,这是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处理好听说训练和阅读训练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听说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听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是必须弄清楚的。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我们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怎样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只有在读的实践中指导学生怎样边读边想词句段篇的内容,才能掌握怎样读懂课文,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欣赏词句的优美、推敲段篇结构,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用,只有通过反复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言丰富,从而为听说读写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只有指导学生充分地读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当然,在阅读训练中离不开听说训练,但听说训练,要紧密配合读的训练,为读的训练服务,和读的训练相互促进。以读的训练为重点和中心的综合训练,是阅读教学中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个性特征。若以答问代替读书,把听说训练当作阅读教学的主要训练形式,那就无足轻重,阅读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三、处理好教学总要求和阶段性教学的关系大纲从理解词句段篇、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基本技能,读写结合和独立阅读能力几个方面,朝总的要求努力,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但是总的目标不可能一下子到达,要分析段逐步地去实现。所以大纲又规定了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和各项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上的特征。各个阶段,只有根据各自的训练目标和内容,选取各自的训练方式,才能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了,总的训练要求、目的才能实现。如果无视各阶段的教学特点,都是用一种方式,不分重点和各项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教学,就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四、处理读懂一篇课文和以一篇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种语文知识或语文技能的关系。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既是一篇文章又是一个例子。是文章就要读懂,是例子,就要以此为例,教给学生一种知识或技能。这两者关系如何处理呢?就一篇课文来看,都要读懂,这是他们的共性,而作为例子,教给学生什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语文技能,则各有侧重,因而每一篇课文,甚至每堂课的教学,都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就要求一篇课文要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围绕这一重点进行目标的相对集中的综合训练,指导学生在这目标相对集中的综合训练中读懂课文。如果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能按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有计划地让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到某项语文知识或技能,学生就会在不断地进步中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打破效率低、学生无兴趣的被动局面。如果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面面俱到,没有什么特色,课文就无法起到例子的作用。学生在那众多的问题面前,不仅语文能力长进不快,课文也很难真正读懂。这也是阅读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我认为,把握好阅读教学的个性特征,区别语文教学内部其他方面的特点,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高度认识阅读的本质,语文教学的效果将会不断提高。三水西南二中陆细容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