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08-8-29 9:36:5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工作目标1.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均为100;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100;小学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5。2.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创优工程,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年内建成1~2所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1~2所区现代化规范村小,全区中心小学建成农村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合格学校。3.以局领省级重点课题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为统领,继续深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努力提升我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4.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深入推进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坚持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教,切实加强对村小和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努力促进全区小学实现高位均衡发展。5.继续开展四优工程评比活动;编辑出版《课改实验通讯》23期。6.启动小学学科教学特色创建活动,年内创建成3~5项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教学特色。二、工作措施(一)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1.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精神,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生命教育,加强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2.积极开展省文明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和绿色学校以及区体育、科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村小级)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3.切实建立全员德育机制,抓好德育科研工作,继续抓好德育师资培训,通过德育主任、小学班主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能力与水平。(二)坚持科研先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1.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研先导、课题带动、教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在局总课题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统领下,全面深化我区教育教学改革。2.全面深化学科课程改革,确立以学科教研为主线,努力创建学科教学特色的发展思路,通过学科教学特色创建活动提升我区新课程实施水平。3.继续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构建多元化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4.继续实践探索公开课、研究课和示范课课前三不(即:课前不指导、不铺垫、不试上)的要求,充分展示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原创性,切实提高常态下课改的质量和效益。5.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管理。努力探索五个有效(即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有效练习)的途[你阅读的文章来自:.mumu5]径和方法。通过抽查、调研、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改的实施情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和改进课改实施的思路和策略,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常态化的轨道。6.继续加强对村小教科研工作的管理,积极探索村小教科研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村小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中心小学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经常深入村校了解情况,帮助村校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7.加强学科教学特色创建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在创建过程中要不断发现、总结新经验、展示新经验、推广新经验。(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常规改革,努力提升教育质量1.进一步深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通过创建学习型、科研型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提高学科教学研究水平。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备课改革要坚持注重实效、减轻负担的原则,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有条件的学校要尝试进行电子备课、网络备课,积极尝试资源共享机制。2.继续加大学科课题研究的计划性、针对性。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要有明确的教研专题和学科教学特色创建目标。各学科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综合学科课程的教学研究,要加大研究力度,力求有新的突破。3.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将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抽查和期末考试质量调研。4.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和钻研,教研室可在新课程教材第一轮培训的基础上,利用局会议视屏系统逐步对其他年级实验教师进行新课程教材后续培训。(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1.进一步做好政府教书育人奖的考核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要把政府教书育人奖的考核工作看成是培养锻炼教师的重要抓手,学校要定期组织有关骨干教师认真学习骨干教师考核条例和相关文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考核的质量和效益。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教学辅导和送教活动,使广大基层教师都能获得及时的指导和帮助。3.积极开展优秀青年教师的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我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其尽快成长。(五)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全面提升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水平1.继续认真贯彻《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试行稿)》、《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各学科学习评价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保证素质教育的正常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以贯彻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局新制订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为指引,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化建设,大胆改革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实践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和校长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整体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3.进一步加强村小管理工作。继续关注好村小的内涵建设和发展,中心小学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扎实开展中心小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到村小轮岗带教活动,加强对村小的领导和调控,指导和帮助村小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4.进一步提高外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就读实施意见(试行)》,切实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继续运行已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倡导建立真诚的校际合作关系,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和民工子弟学校的健康发展。5.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指导和帮助有实验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继续加强双语教育实验工作研究,通过专题研讨、培训活动等形式提高双语教育实施水平,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新世纪人才。6.进一步关注特殊群体,努力满足不同儿童的内在需求,促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示范、辅导、辐射作用,搞好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提高我区特殊教育的整体水平。(六)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加快我区教育现代化的步伐1.紧紧围绕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和部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要以新一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为切入口,以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省农村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合格学校建设为载体,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增强学校的主动发展意识,注重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2.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优质学校要进一步增强示范性,发挥辐射作用;特色学校要注重内涵发展,通过特色项目的建设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优化,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奠定基础。3.通过体育、科技、艺术特色学校(村小级)创建活动,引导全区村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