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教师学期目标管理方案

小学教师学期目标管理方案

时间:2007-3-9 7:58:5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推行教师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是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全面客观评估每一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激励先进、优胜劣汰”的工作氛围,特制定本方案。一、师德表现(权数10分)1、优秀(10分)(比例不超教师数的12%;获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当年度的比例为15%,四舍五入取舍):遵守《师德规范》,表现积极,业绩突出,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师德表现方面不能定为优秀:①有明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②有有偿家教、有偿补习现象③有搞第二职业、影响本职工作的现象④工作态度消极应付,接受任务推三托四⑤同事关系、家校关系紧张,经调查属实者。⑥谎称病情、小病大养,影响不良者。2、合格(8分):遵守《师德规范》,表现一般,业绩较好,能完成担任的任务。3、不合格,不得分:表现较差,业绩低劣,不能承担分配的任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师德表现方面定为不合格:⑴严重违法乱纪,损坏师德形象被查处者;⑵同期违反计生政策,被查处者⑶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性质严重的;⑷严重失职,酿成重大责任事故的;⑸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教育不改的;⑹擅离职守,较长期不在岗的;⑺搞第二职业,严重影响本职工作的;4、奖励分:对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者当学期可奖励1分,帮扶贫困生、捐资助学50元以上者奖励13分。(帮扶贫困生、捐资助学50元—99元得1分,100元—199元得2分,200元以上得3分)(以教育办最后核实为准)二、出勤情况(权数10分)学校设置考勤登记表,由值日导师或值班行政负责考勤登记并及时汇总封存。教师请假1—2天须由校长批准,3天及其以上须由教育办批准,1周以上须送市教育局批准,并按有关规定扣发奖金。1、有下列情况者分别给予扣分。①病假:连续3天以上必须出具医生证明,全学期累计请假5天以下不扣分,请假5天扣1分,请假5天以上每增加1天增扣0.5分;长假(病假)按实际出勤的天数乘以实际工作量。②事假(不包括国家规定的婚、丧、产假及单位公假):全学期累计请假5天以下不扣分,5天扣1分,5天以上每增加1天增扣1分;(病事假单独计算不多于5天、累计则多于5天者,参照病假扣分)③旷课每节扣1分;④迟到、早退(包括护导)、私自调课每节课扣0.5分;⑤学校会议、学校升旗仪式、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及各级会议,应参加的教师每缺1次扣0.5分;2、凡连续请病、事假1周以上者,按市教育局人事科二000年九月八日下发的《请假期间的有关生活待遇》执行。每月请病、事假超过两周者,还应扣发当月一切奖金。3、全学期出满勤的教师奖励2分。①直系亲属去世,丧假不多于3天;除公假外,只要请假,即不予全勤奖励;②本部分最多扣10分;③没有考勤登记的按60%计算,以下参照此计算。三、教学常规(权数10分)每学期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记录、期中期末考察与质量分析等方面按照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进行2次全面检查。1、以下各项要求,每次每缺一项扣1分:①期初制定教学计划、并按时送交学校;②期末写好总结并按时送交学校;③认真编写教案(如发现无教案上课者,每次加扣1分);④按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⑤单元测验按时考察、批改、讲评;⑥批改作业工作量以每班40人为基准,每增加10人可奖励0.5分(单班语、数老师最多奖励1分;跨班语、数老师奖励分不受限制;专职技能科老师奖励最多不超过3分),班生数以四舍五入法计算;⑦经检评获学区级及其以上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3、2、1分。2、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不擅自延长,节假日不组织集体补课。违反规定者从教学常规基本分中每次扣1分。3、不擅自征订、使用非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教材、辅导材料、试卷。违反规定者每发现一次扣1分。4、学校、年段、班级、教师不得擅自决定收费项目和私自收费。违反者每次扣1分,并结合市局提出的“三挂钩”政策进行处理。5、专职技能科教师应有一定量的培优、课外兴趣小组辅导活动,计划、兴趣小组名单、出勤登记、成绩记载表、活动总结每缺一种从教学常规基本分中扣1分。四、班主任工作(权数10分)1、以下要求每缺一项扣1分:①、按时完成班级工作计划、工作总结;②、按时完成学籍卡、素质评估手册;③、按时完成义教卡、健康卡;④、按时准确完成班级变动生花名册、学生花名册、文化户口册的填写及滚动工作;⑤、每学期开展2次班队主题会(并附书面记录,年段或校内开放,班队各一次);⑥、每学期家访2次(并填写家访记录簿,家访面75%以上),召开家长会一次(50%以上参加),本款包括中队辅导员;⑦、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每学期4次(交底稿);⑧、班级设有图书角(生均2册以上)、卫生角、绿化角;⑨、每学期学校组织的“三评”(学生出勤、卫生、纪律),(按原始记录汇总评定优、良、合格三个等级,评为“优、良”的班级得1分,评为“合格”的班级该项不得分,优、良比例不多于85%)。2、班集体获省、泉州市、晋江市、镇等表彰,班主任得2分,中队辅导员得1分。3、班主任工作量以每班40人为基准,每增加10人可奖励0.5分(最多奖励1分),班生数按四舍五入法计算。4、中队辅导员(班主任与中队辅导员不重复加分,若班队合一者得12分,建议班主任与中队辅导员由不同老师担任)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加7分。五、行政工作(权数10分)(本部分分值不重复累加;文中“教师平均分”不包括校长、教导、总辅导员、报账员等行政人员的分数)1、专职校长、教导、总务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全学期总分在教师平均分的基础上奖励10%(不履行职责或工作不力者可不加分或酌情给分);基层小学兼职的校长、兼职的教导、总务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补贴职务分10分,或个人全学期总分在教师平均分的基础上奖励10%。2、总辅导员8分、报帐员补贴职务分5—6分,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全学期总分不少于教师平均分。3、年段长(中和小学)、教研组长(语、数学科加5分、其他学科600人以上加4分、400人以上加3分、其他加2分)兼职实验员和业务档案管理员、统计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奖励3—5分。4、积极参加、协助完成中心工作和开展重大活动的组织人员由校长酬情加分(全学期不超过3分,比例不大于教师数的15%)。注:该校在创标争优、参加集体活动获市级以上表彰比例可达30%。5、街道级、晋江市级、泉州市级、省级素质教育评估、等级达标验收、先进集体中选,本学期全体教师各得1、3、4、5分,获奖单位正职领导另加2分,副职与中层干部另加1分。(单项获奖如少先队、安全、课改、体育、信息等组织得奖,单位正职指该项的负责人;校长、教导在教师(相同项的教师)得分的基础上可加1分)6、专职技能科教师组织汇演、竞赛等活动,每次奖励1分。(每个专职技能科老师全学期最多奖励5分其他老师每次奖励0.5分,每次活动不多于4人,每人全学期不多于2分)六、教师获奖(最高得分15分)1、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包括论文、案例评奖)素质竞赛、课堂教学竞赛,获街道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者分别得3、2、1、0.5分;获晋江市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者分别得5、4、3、1分;获泉州市级及以上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者分别得7、6、5、3分,逐级选送只计算最高级别一次。2、开研究、示范课、讲座,按相应级别二等奖计算得分。3、公开课的指导教师,核实后按参赛者的80%得分。(多人指导的共同摊分)4、当年评优评先按相应级别二等奖得分。(作为奖励分)七、指导学生(最高分15分)1、指导学生临场竞赛得奖分:由学校选送入围者,(班科任中的同科目老师,每师可取一人次得0.5分,入围得分与指导老师得分可重复累加)获街道级一、二、三等奖指导老师分别得2、1.5、1分;获晋江市级一、二、三等奖指导老师分别得3、2.5、2分;获泉州市级及其以上一、二、三等奖指导老师分别得4、3.5、3分;逐级选送只计算最高级别一次,同校同次比赛只取最高奖一人计分,多人指导共同摊分。2、送书面、实物作品参赛,按临场竞赛奖分二分之一计算。注:非教育部门组织的按四分之一计算。(适用于1、2点)3、若竞赛取名次不评等次,列前2名者按一等奖计算;列第3、4名者按二等奖计算;其余名次按三等奖计算。4、团体奖按5人次获奖计算,(获道德风尚奖按团体二等奖奖励给教练)。5、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有计划、兴趣小组名单、出席记录、成绩记载、活动总结,专职技能科教师担任的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得5分;班科任教师担任的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得2分。6、组织并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记录、总结得2分。7、获得教育办体育田径运动会团体奖第一名得12分,第二名得10分,田径各取2个单项目最高一名得分。道德风尚奖按二等奖奖给领队和教练。八、教研活动(权数15分,cn级文章可不受限制。)1、确定课题组,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课题组长得3分,课题组其他教师得2分。(教育办备案为依据)2、在教研会议上做一次中心发言者(每次活动只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有计划的校内公开课,在提供教案、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可作为一次中心发言校内中心发言与校内公开课不重复得分),校级得1分,最高得2分。3、按规定参加听课、写好记录、参加评课发言,每学期不少于10次,得2分;该参加而不参加每次扣1分。4、撰写经验总结、教育教学论文收入汇编或发表于相应级别刊物者(合作者共同摊分),学区级得1分、片级得2分,晋江市级得3分,泉州市级得4分,省级得5分,cn级得5分(isbn汇编按学区级计得1分)。若一稿多投或逐级选送只计算最高级别一次。5、参加各种“论坛”发言者每次得2分;参与式培训发言者街道级每次得1分,市级参与式资料汇编执笔者每次得2分,其他人员每次得1分。6、奖励分:教育办学科教研组成员在正常参加活动的基础上,每人奖励2分(一学期有3次以上不能参加活动,则不予加分)。九、教学效果(权数20分)1、有统一普查测试的学科,到考率达100%者,得3分;优秀率、合格率达到学区平均线或分别达到40%(《市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等级达标评估细则》指标)、93%(“双高普九”指标)的,各得3分;没统一普查的学科,教师在完成过程性考核的基础上,取学校教师平均分。2、优秀学生评选:每评得1名镇级、晋江市级、泉州市级、省级以上优秀学生,班主任分别得1、2、3、4分,中队辅导员得分是班主任的50%。(少先队员、少先队干部得分相反)3、班级学生巩固率100%,得2分。每流生1人该班专任教师扣1分,兼班科任教师按比例扣分(如兼两个班扣0.5分,依次类推;外省市学生无办理转学手续私自回家,如能提供家长申请书,班科任、教委办下校老师、校长证明并于一周内及时上报教委办,可不视为流生,不及时上报者,则视为流生);4、无统一普查测试的学科,专职科任教师教学效果经抽测分为一、二等,一等教学效果部分取本校教师的平均分,二等依次递减1分。没经抽测按二等记分。十、奖惩办法1、量化考核奖励办法全校提留量化考核基金/全体教师量化考核总分个人得分=个人奖金2、学区奖惩对目标积分总分在街道名列前10名的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并在网上公布,并在聘任、评优、晋级、提干、外出培训进修考察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十一、附则1、师德表现不合格或累计得分低于全学区教师平均得分70%者,该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2、本《方案》实行按月份考评登记,学期累计结算,兑现奖惩。3、本《方案》的解释权归教育办。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