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0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0年政府工作安排

时间:2010-4-23 11:36:5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冲刺年,是我市“止后移、争进位、站前列”的关键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实施,坚定不移地实施赶超式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作为加快发展的总抓手,千方百计推进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推进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千方百计加快宜居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千方百计加快生态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千方百计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8;城镇化率达到4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一)狠抓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扩大投资规模及经济总量全力推进产业招商。以“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招商,精心策划一批项目,成功引进一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项目,顺利落户一批项目,进一步加速产业集群,推进质量振兴战略,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努力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特色产业,实现招商新突破和产业大发展。继续在境内外组织重大产业招商推介会或洽谈会,力争引进超亿元人民币或一千万美元以上重点项目100个,超5亿元人民币重点项目30个,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人民币。继续深入开展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五上”创评活动,力争全市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基地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30亿元,增长30,实现利税60亿元,增长30,其中,丰城煤电循环经济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30亿元,高安建筑陶瓷达到100亿元,樟树盐化工、袁州医药、市本级机电、奉新纺织、上高鞋革、万载花炮突破30亿元,丰城精品陶瓷、宜丰竹木加工、万载有机食品突破15亿元。以加快产业基地发展为依托,力争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39亿元,利税总额达到884亿元,税金总额达到412亿元,三项指标均增长25。积极策应和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区域内丰城、樟树、高安三市的产业对接,打造特色亮点。积极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盯紧国家和省投资动态,进一步加大跑项争资工作力度,着力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全力争取国家和省在资金、项目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争更多的项目落地、投资进资。进一步完善重点工程跟踪服务机制,力争更多的重点工程项目尽快开工、尽早发挥成效。加大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力度,确保所有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按要求全部开工建设。加快宜春明月山机场建设,开工建设靖安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力争建成昌铜高速公路南昌—奉新(靖安)段,并启动奉新(靖安)—铜鼓段建设。力争建成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铁路专线和樟树盐化工基地铁路专线一期工程。建设宜春(高安)国家建筑陶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快启动丰城铁路专线、丰电三期和樟树盐化工码头建设。全力配合杭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力争启动宜春铁路货场和火车站的搬迁改造工作。完成昌金高速宜春收费站亭改建。加快推进咸宜吉铁路前期工作,确保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建设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六大产业发展。深化“做大中心城、做强市本级”战略,加速推进“三大战役”,坚持高位推进和市区联动,强化责任到位与操作效能,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物流平台、服务平台等相关配套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着力引进落户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和创税能力强的支柱型重大项目,积极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把建设“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近平台建设、项目建设、资源整合,既重招商,力争引进35个重大项目,特别是“航母级”龙头企业,更重落地,力争20户企业投产,签约企业80以上开工,尽快“初具规模、显现形象”,尽早建成拥有锂电企业群、占据产业制高点的“亚洲锂都”。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要求,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巩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公共性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力争“三农”工作的新优势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做强主导产业。认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