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当好文明办主任

如何当好文明办主任

时间:2006-11-29 16:27:17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加强理论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整体素质。1、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素质。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认真研读有关书籍和理论专著。各项创建工作都紧密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发展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到各项经济建设中,使创建工作紧紧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每年年初都要对全县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作出整体安排部署,并对每一阶段理论教育的内容、方式、目标等提出明确要求。县中心组集中学习讨论20次以上,撰写体会文章60多篇。全县500多名乡局级干部和拟提拔干部的政治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达100%。每年举办乡局级干部培训班和新任干部培训班30多期,报告会5次以上,并聘请专家、上级领导来大名授课,年培训干部5000人次。聘请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曹普教授做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报告,深受广大党员干部欢迎,提高了学习的档次和质量,促进了干部理论教育全面、系统、深入进行。2、深入学习和掌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文件、相关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党校、学校、基层文化站的作用,扩大学习宣传的覆盖面。把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融入到各种创建活动之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素质。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各方面素质适应新形势,适应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需要,做好、做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二、协调联动,开拓进取,创出新业绩。1、提高协调能力,保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高效运转。县文明办主动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联系,共同研究和探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新途径、新形式,总结推广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做法、新经验,不断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县文明办及时听取各单位关于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汇报,研究安排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积极工作,适应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把握准工作重点,紧密围绕党委的重点工作,谋划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制定出符合新形势的实施方案。通过听取各单位的工作汇报,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县文明委会议、文件等形式对全县各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进行表扬,对不能尽职尽责,工作成效不明显的提出批评,对不开展活动、不履行职责的,提请县委予以撤换职务处理。3、认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方法,提升精神文明创建的整体水平。按照县文明委的部署,制定相应工作措施,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研究分析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创出适应新形势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抓实、安排好各项工作,及时向上级反馈,并提出建议;组织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的交流推广;三、高站位,重服务,求突破。1、构筑“民心工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刻理解文明办工作的性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检验各项创建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强文明办工作的影响力。在县城内扎实开展了“绿色文明小区”创建和“五星级文明家庭”评创活动,县城内39个生活小区已评创五星级文明家庭2050户,挂牌率达100%,同时注重了沿街绿化工作,近期准备对部分单位进行“拆墙透绿”改造,如人民法院、县国家税务局及大名师范学校等。这样既增加了绿化面积,又美化了沿街环境。96年以来大名县城连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县城”。2、摆正位置,形成合力。文明办作为文明委的办事机构,为文明委谋划工作,策划工作要具体,组织活动要抓总,把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协调好,把任务分解下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目标、责任,对各部门、各单位的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建,形成整体效应。根据文明委的部署、代表文明委做组织、协调、指导工作,不能代替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3、做好文明县城创建城市化,不断在本职岗位上求突破。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力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的标准搞好创建工作,总投资达6000多万元,特别是占地近80亩的人民广场投资980余万元。在建设上立足高标准、高规格、高品位,在风格上以绿为主,植草皮23000平方米,各种名贵树木10万余株,使广场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采用枫叶红、将军红、中国黑、芝麻白等花岗石硬化广场,同时建有885平方米音乐程控喷泉一座,喷泉中央建有《二十一世纪之光》艺术雕塑,在广场各个角落设置了全天候仿真立体环境音响系统。形成了大名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亮化建设上,按照城市路灯的布局要求遵照“一街一路一树”、“一路一灯一景”的原则,在城区道路两侧合理布置路灯、光环。在大名府路和育才路分别安装了现代式五火灯752盏和仿古式五火花灯215盏;在万大路和城西路分别安装了双臂灯84杆。同时在主要街道安装跨路光环17处,灯箱71处,沿街单位安装霓虹灯10处、轮廓灯520米和辐射灯35盏,使城区的傍晚灯火通明、交相辉映,处处呈现出一片繁荣祥和的景象。四、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文明办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1、以评创“十星级”文明户为载体,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我们按照群众的意愿和需要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依靠群众的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特别是防“非典”期间,对村容村貌治理提出了“白墙刷到底,中间空格留一米,标语写成仿宋体”的要求,使全县农村所有房屋和村边树木粉刷一遍,标语焕然一新。2003年底,全县评聘“八大员”9300人,有效的发挥了作用。我们健全机制,严格程序,着眼提高,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创,参评率达到96.8%,挂牌率达91%。其中十星级文明户26346户,九星级文明户42034户,八星级文明户36556户,七星级文明户12343户,六星级文明户4686户。2、扎实开展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我们从规范化入手,不断加大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力度,先后印发了《大名县创建文明行业千分考评办法》、《创建文明行业倒排促后激励约束机制》和《千分评比细则》以及《大名县文明单位奖励办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总体要求,以不变主题、拓宽领域、深化内容为原则,由原来的27个参赛单位发展到40个参赛单位。每年召开二、三次动员大会,安排创建重点,下达创建任务,强化创建的督导力度,建立“督办卡”制度,经常召开调度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不断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每个参赛单位及基层窗口单位能做到语言文明、服务热情、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优化、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08个基层站队被县文明委命名为“示范窗口单位”。3、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扎实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和“三德”、“三做”教育活动。县文明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争做诚信大名人活动”的安排意见》,召开动员大会,提出了要以诚为本创环境,以信为先造优势,以德为基树形象的基本要求,根据行业不同的特点,先后制定了《诚信示范岗创建细则》、《诚信商户行为规范》,以及诚信标兵、岗位明星和诚信好少年的标准等,为烘托创建氛围,集中组织了几个大的活动;一是组织举办了以“争做诚信大名人活动”为主体的“百米长卷万人签名”活动;二是“‘电力杯’争做诚信大名人”演讲赛,决赛实行电视台全程录像,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县直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三是组织各单位自编自演反映诚信教育成果的“诚信之光、走向文明”文艺演唱会;四是集中表彰了一批诚信先进单位和个人;五是组织了诚信典型事迹报告会,请十佳诚信标兵、企业、商户、好少年代表分别讲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六是在《大名时报》上分别刊登了受表彰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七是在县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诚信风采录》,分别将受表彰的十佳诚信标兵、企业、商户及部分示范岗录制成专题片,每天黄金时段在全县播出一个单位或个人,使全县形成了讲诚信、学诚信的良好氛围。在开展“三德”、“三做”活动中,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遵守公共道德,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开展文明“市民”评比活动;在行业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遵守职业道德,在单位做好职工,大力开展了文明职工和职业道德明星评比活动;在小区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遵守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妯娌和少年好助手评选活动。五、与时俱进,抓重点抓建设,再创工作新局面。1、优化县城发展环境,深化创建文明县城活动。紧密围绕改进社会服务、整饬公共秩序、营造优美环境三个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加大活动力度。积极通过各种形式、运用各种媒体、利用各种场合,叫响“创建文明县城、优化发展环境”的口号,使整个创建文明县城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根据省、市法规文件制定《大名县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对县城内车辆治理、广告治理、环境卫生治理、城市干道管理、小街小巷及公厕以及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等都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2、突出队伍、阵地、活动建设,深入搞好文明行业创建。整合文明办队伍和基层队伍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组织新闻单位对各行业进行采访报道,组织县有关部门、执法部门、服务部门等围绕诚信合作、诚信经营、诚信服务制定具体措施,建设信用制度,好的表扬、差的曝光。3、抓好窗口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形式主义。立足于群众切身利益,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亮点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想实招、干实事,不搞形象工程、不搞花架子、面子工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办作用大、影响大、群众得利的事情,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