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环境地学实习报告

环境地学实习报告

时间:2013-6-26 18:04:3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实习时间:2013.06.05;(二)实习地点:青岛马山地质公园鳌山湾(三)实习;通过这次实习,将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学与地貌学的;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马山地质公园位于即墨市区西郊约7公里,由4个相连;2、地质地貌;柱状节理石柱群位于山之西南部,浅粗面火山岩柱状;硅化木俗称木化石;马山山体植被大致可分为林木、灌丛、草甸和作(一)实习时间:2013.06.05(二)实习地点:青岛马山地质公园鳌山湾(三)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将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四)实习过程:一、青岛马山地质公园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马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马山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1、概况马山地质公园位于即墨市区西郊约7公里,由4个相连的山体组成,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山”。山之西南部呈柱节理状节理,笔直挺拔,排列紧密,形似一片密林,亦称“马山石林”。总面积7.7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33.1米。山体含有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等丰富的地质遗迹,约为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凝固而成。地质遗迹丰富、独特,有较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1993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地质地貌柱状节理石柱群位于山之西南部,浅粗面火山岩柱状。高26米,宽150米,单柱独立,巍巍壮观,是世界三大石柱群之一。可与美国的“巨人堤”、英国的“魔鬼塔”相媲美。柱状节理群,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5棱或6棱柱状。而马山节理柱群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质学中较为独特。硅化木俗称木化石。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直径0.1米左右,高10米,其形状、纹理与树木无异。其数量、规模均为国内罕见。最大的一株为1983年发现,高13米,粗端直径0.8米,细端0.6米的南洋杉木化石,属白垩纪,整体有横断纹理,纹理明显,年轮清晰,为中国发现硅化木的一种新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马山山体植被大致可分为林木、灌丛、草甸和作物植被等四种类型。宜林地带林木覆盖率为50%,主要是针叶、阔叶混交林;灌木丛多由棉槐、竹子、酸枣等小灌木丛构成;草甸以山草为主的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等构成,覆盖率达草甸区域的90%以上。1998年,即墨市政府把开发马山列入公园建设规划,在“保护一片、改造一片、开发一片”的建设方针指导下,以保护好自然地貌和现有植被为原则,先后修建长8000米,宽5米的环山公路和入口大道、园林设施及游乐服务项目。修复即墨大夫、千佛洞、狐仙居等景点。从1998年开始,把城区全民义务植树资金和人力物力大部分投入马山绿化建设,对部分山林和局部植物配置进行适当调整。2003年一次完成绿化面积133万平方米(2000亩)。并逐年增植雪松、黑松、龙柏、悬铃木、火炬、杨树、柳树、紫薇、樱花、紫叶李、无花果、月季等,丰富植物品种和植物群落。营造优雅秀丽,又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绿地。成为融观赏、休闲、宗教、民俗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和综合性山林公园。2002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地质公园,青岛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3、历史马山在历史上一直为宗教圣地,道教佛教云集。山前有明代光宗皇帝赐号“慧觉禅师”,刘仙姑为“白云庵”第一代主持。明朝末年,道教“泥丸大师”李常明在山上建“玉皇殿”,山后建“圣母殿”、“无成殿”、“雪种殿”等殿宇15处。马山民间故事多,狐仙显灵、济公井、将军桥等美丽的传说广为流传,香火不断。济公井位于山凹处,又称“丹泉井”,泉水常年不涸,有“窟中疑滚千层浪,地底遥通一线天”。原有殿宇多毁于战争年代。1993年前后修复白云庵、玉皇殿,恢复部分宗教活动。二、鳌山湾1、概述鳌山湾又称北湾,位于青岛市即墨东部,面向东南,口门东北起女岛,西至鳌山半岛的草岛头,宽约11km,海湾面积约164平方千米,为一封闭性的海湾,湾内基本无径流输入,是一个营养类型较为特殊的海湾。湾内有大桥、黄埠两处海滩。有赶嘴、张公岛、北礁等9个岛礁,除鳌山头、女岛及黄埠等地为岩岸外,余为泥岸或沙岸。鳌山头北部的七沟村建有渔船码头。2、地质地貌陆地地貌为被山溪雨源流水地貌切割的侵蚀剥蚀区,海岸属于典型的基岩岬湾岸。海底主要发育水下岸坡和水下平原,局部有水下沙坝和水下洼地等. (一)实习时间:2013.06.05;(二)实习地点:青岛马山地质公园鳌山湾(三)实习;通过这次实习,将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学与地貌学的;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马山地质公园位于即墨市区西郊约7公里,由4个相连;2、地质地貌;柱状节理石柱群位于山之西南部,浅粗面火山岩柱状;硅化木俗称木化石;马山山体植被大致可分为林木、灌丛、草甸和作(一)实习时间:2013.06.05(二)实习地点:青岛马山地质公园鳌山湾(三)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将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四)实习过程:一、青岛马山地质公园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马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马山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1、概况马山地质公园位于即墨市区西郊约7公里,由4个相连的山体组成,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山”。山之西南部呈柱节理状节理,笔直挺拔,排列紧密,形似一片密林,亦称“马山石林”。总面积7.7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33.1米。山体含有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等丰富的地质遗迹,约为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凝固而成。地质遗迹丰富、独特,有较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1993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地质地貌柱状节理石柱群位于山之西南部,浅粗面火山岩柱状。高26米,宽150米,单柱独立,巍巍壮观,是世界三大石柱群之一。可与美国的“巨人堤”、英国的“魔鬼塔”相媲美。柱状节理群,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5棱或6棱柱状。而马山节理柱群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质学中较为独特。硅化木俗称木化石。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直径0.1米左右,高10米,其形状、纹理与树木无异。其数量、规模均为国内罕见。最大的一株为1983年发现,高13米,粗端直径0.8米,细端0.6米的南洋杉木化石,属白垩纪,整体有横断纹理,纹理明显,年轮清晰,为中国发现硅化木的一种新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马山山体植被大致可分为林木、灌丛、草甸和作物植被等四种类型。宜林地带林木覆盖率为50%,主要是针叶、阔叶混交林;灌木丛多由棉槐、竹子、酸枣等小灌木丛构成;草甸以山草为主的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等构成,覆盖率达草甸区域的90%以上。1998年,即墨市政府把开发马山列入公园建设规划,在“保护一片、改造一片、开发一片”的建设方针指导下,以保护好自然地貌和现有植被为原则,先后修建长8000米,宽5米的环山公路和入口大道、园林设施及游乐服务项目。修复即墨大夫、千佛洞、狐仙居等景点。从1998年开始,把城区全民义务植树资金和人力物力大部分投入马山绿化建设,对部分山林和局部植物配置进行适当调整。2003年一次完成绿化面积133万平方米(2000亩)。并逐年增植雪松、黑松、龙柏、悬铃木、火炬、杨树、柳树、紫薇、樱花、紫叶李、无花果、月季等,丰富植物品种和植物群落。营造优雅秀丽,又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绿地。成为融观赏、休闲、宗教、民俗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和综合性山林公园。2002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地质公园,青岛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3、历史马山在历史上一直为宗教圣地,道教佛教云集。山前有明代光宗皇帝赐号“慧觉禅师”,刘仙姑为“白云庵”第一代主持。明朝末年,道教“泥丸大师”李常明在山上建“玉皇殿”,山后建“圣母殿”、“无成殿”、“雪种殿”等殿宇15处。马山民间故事多,狐仙显灵、济公井、将军桥等美丽的传说广为流传,香火不断。济公井位于山凹处,又称“丹泉井”,泉水常年不涸,有“窟中疑滚千层浪,地底遥通一线天”。原有殿宇多毁于战争年代。1993年前后修复白云庵、玉皇殿,恢复部分宗教活动。二、鳌山湾1、概述鳌山湾又称北湾,位于青岛市即墨东部,面向东南,口门东北起女岛,西至鳌山半岛的草岛头,宽约11km,海湾面积约164平方千米,为一封闭性的海湾,湾内基本无径流输入,是一个营养类型较为特殊的海湾。湾内有大桥、黄埠两处海滩。有赶嘴、张公岛、北礁等9个岛礁,除鳌山头、女岛及黄埠等地为岩岸外,余为泥岸或沙岸。鳌山头北部的七沟村建有渔船码头。2、地质地貌陆地地貌为被山溪雨源流水地貌切割的侵蚀剥蚀区,海岸属于典型的基岩岬湾岸。海底主要发育水下岸坡和水下平原,局部有水下沙坝和水下洼地等. (五)实习总结:;实习的这一天,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这一天的实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宝贵的经验;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善于;(五)实习总结:实习的这一天,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就整体而言,这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实习,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以实地实物为例,又进一步向我们讲授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让我们有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这一天的实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宝贵的经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地质地貌的千姿百态。进一步学习了地质地貌方面的知识,也感受到另一种学习方式的无穷乐趣(野外实习)。虽然我们现所掌握的地质地貌方面的知识较少,但我们足以完成我们的实习任务。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善于总结,善于观察,多多留心,多比较,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