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时间:2009-11-9 20:06:2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凑效。近几年,我市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熏陶、约束、凝聚和监督功能,连续组织了廉政征文、廉政寄语、廉政书画等系列评比活动,让广大审计人员都参与进来,在全系统营造了“廉荣耻辱”的良好氛围。实践也表明,审计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不能没有文化的力量。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推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加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廉政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基础,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紧密相联。我国廉政文化基础深厚,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孔子《论语》“吾日三省吾身”,《管子》“国有四维,礼义廉耻”等经典论述,还有以戏剧、故事等形式反映“包拯”、“于成龙”等廉吏甘守清贫、一生为民的廉政事迹,对我们后人教育和激励作用非常大。建国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共同的政治追求,赋予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形成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今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倡导八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既发挥着防护性和建设性的作用,又肩负着自身清正廉洁和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双重任务。但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审计力量与任务矛盾相当突出,广大审计人员长期奋战在审计一线,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审计人员身心比较疲倦。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变异现象、市场经济折射出的负面文化等影响,如重个体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文化理念逐步向各个领域渗透,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审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市场经济折射的文化阴影时时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和思想。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审计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素质、推进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廉政文化是审计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戏剧、小品、文学、广播、电视、电影等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做人办事的道理和价值判断传递给审计人员,让审计人员调节心身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二)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审计机关反腐倡廉的有效举措。反腐倡廉工作需要标本兼治。多年来,我们审计机关从加强队伍建设实际出发,建立了审计纪律“八不准”、党风廉政责任制、廉政承诺制等多项制度,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行为,在审计法治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法治要与德治相结合。加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审计人员“思想阵地”,让审计人员从文化层面上提高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的理性判断的能力,加强自身修养,把廉政观念转变为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保持审计机关“清新”的氛围。(三)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廉政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法指出:审计监督是一种独立监督,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然而,现实中许多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目的,请客、吃饭、送礼等消极腐败现象时时在诱导审计人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审计人员始终绷紧廉政弦,做到谈钱不乱心,见利不越轨,筑牢廉政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在审计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持审计独立性;坚持依法审计、严格执法,保持审计严肃性;坚持恪守宗旨、文明诚信,提高审计服务力,让审计成果经得起历史与人民的检验,以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二、加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审计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结合实际,着力寻求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的结合点,与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在教育的内容和领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突出以下四方面:(一)历史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革命风格、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可以解决审计人员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防腐体系构建工作中,我们要将历史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其中一大重要方面,并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渗透廉洁、高效审计理念。如在局域网上开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不定期刊登古今廉文、历史优秀文化等知识。“清明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