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文与经济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与经济地理实习报告

时间:2013-6-16 8:14:2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人文与经济地理实习报告;(湖南科技大学);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2/6/22;引言;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一、实习目的;(1)通过对西安及延安的实地考察活动,增加同学们;至是地质地貌学等专业知识学科的感性认识,即对课本;(2)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大学以来所学课本理论知识;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人文与经济地理实习报告(湖南科技大学)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2/6/22引言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还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2011年,西安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深刻领略西安这座古城的厚重文化气息,感受古都现代都市化的独特风情,同时加强对人文、经济地理的学习运用能力,2012年6月9日10地理科学专业的我们在两位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六天的神奇西安之旅。期间,为了让我们对黄土高原的地貌有一个直观感受,老师们还特意加了趟延安行,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真实地观察黄土风貌以及体验延安革命气息的机会。一、实习目的(1)通过对西安及延安的实地考察活动,增加同学们对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甚至是地质地貌学等专业知识学科的感性认识,即对课本所学相关知识的验证。(2)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大学以来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大家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起到了素质教育的作用。(3)训练和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增长同学们各方面的见识,不仅是专业方面的,还有社会经历、生活阅历方面的。(5)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二、实习时间2012年6月9日至2012年6月14日三、实习地点陕西西安(主要)及延安四、实习线路6月9日早上六点出发前往西安,一路观察沿途景观变化6月10日上午参观大雁塔,下午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6月11日早上六点半前往延安,抵达后参观枣园,下午自由参观宝塔或清凉寺6月12日上午参观半坡遗址,下午参观兵马俑6月13日上午参观城墙,下午自由活动6月14日早上六点乘车返校,途中谈实习感想五、实习内容(1)地理位置了解一个地方从地图开始,我们首先来看西安的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2)地质地貌一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在实地考察时虽不能完全判断正确,但也能分析出大致情况,总体上说,西安的地质地貌是: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另外,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3)气候特征在西安几天,感触最深的就是西安的干燥天气,让我连续几天一直流鼻血。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然春季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雨水较多,冬季则显干冷缺少雨雪。全年平均气温13度。(4)自然资源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是能够让人直观感知的,特别是河流、水、土壤等这类资源,西安的自然资源状况是:1、河流及水资源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加之,西安地下水储量还算大,因此基本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而相对西安来说,延安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城市。这一点,我们实习的几天生活就已经让我们深有体会了。2、土壤西安市土壤分布形成南北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的渭河平原以黄褐土、褐土为代表,南部的秦岭山地以黄棕壤、棕壤为代表。这在我们往返西安的途中以及从西安去延安的途中我们可以观察比较出来。3、动植物虽说实习期间没有参观过动植物园,但对这个地方的动植物还是有所听闻过,如秦岭山地的大熊猫。由于地处渭河平原和秦岭山地,西安的动植物资源是比较丰富的。4、矿产资源西安现在既是旅游大城,也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因此,它的矿产资源想必也是具有良好储量的了。而且,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5)历史底蕴谈到西安这座古城,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历史。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有语云:“追寻一年历史去深圳,十年历史去广州,百年历史到上海,千年历史去洛阳,三千年历史去北京。上下五千年历史到陕西。”陕西,莽莽三秦大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十三朝历史古都。西安,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走进西安,就如同走进了一副长长的历史画卷。在这里,我们依稀能看到霸桥半坡的文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鼎盛的隋唐文化。在西安随手抓一把黄土,都会感到历史的凝重。因此也有人说在西安随便找一块地方挖下去就可能会发掘出一堆秦砖汉瓦或是几件国宝。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西安的历史之厚重。(6)宗教信仰1、佛教我们第一天去的景点大雁塔便是与佛教相关的,寺院名叫大慈恩寺。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长安,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西安现有佛寺百余所。如今,西安佛教对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的佛教都有重大影响,许多国家的僧人和佛教徒经常来西安的佛教寺院朝拜和交流。2、道教在延安有一个景点名叫清凉山,那便是与道教有关的,而在西安也同样有类似的道教宫观。影响较大的宫观有周至县楼观台、西安八仙宫、户县重阳宫,临潼老母殿,户县财神刘海故里,户县钟馗故里遗址。3、伊斯兰教最后一天逛西安市区的时候,去了一条有名的小吃街叫回民街,那儿有很多的回民,因此,西安的伊斯兰教徒肯定不少。当然,不只回民,其他各民族也有许多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传入西安,有1300多年的历史。全市现有清真寺21所。影响较大的寺院有化觉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等。4、基督教基督教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记载算起,传入西安市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基督教的大量传入并有较大发展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5、天主教西安现有天主教堂点94处,教职人员297人,信教群众近6万人。影响较大 人文与经济地理实习报告;(湖南科技大学);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2/6/22;引言;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一、实习目的;(1)通过对西安及延安的实地考察活动,增加同学们;至是地质地貌学等专业知识学科的感性认识,即对课本;(2)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大学以来所学课本理论知识;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人文与经济地理实习报告(湖南科技大学)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2/6/22引言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还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2011年,西安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深刻领略西安这座古城的厚重文化气息,感受古都现代都市化的独特风情,同时加强对人文、经济地理的学习运用能力,2012年6月9日10地理科学专业的我们在两位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六天的神奇西安之旅。期间,为了让我们对黄土高原的地貌有一个直观感受,老师们还特意加了趟延安行,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真实地观察黄土风貌以及体验延安革命气息的机会。一、实习目的(1)通过对西安及延安的实地考察活动,增加同学们对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甚至是地质地貌学等专业知识学科的感性认识,即对课本所学相关知识的验证。(2)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大学以来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大家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起到了素质教育的作用。(3)训练和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增长同学们各方面的见识,不仅是专业方面的,还有社会经历、生活阅历方面的。(5)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二、实习时间2012年6月9日至2012年6月14日三、实习地点陕西西安(主要)及延安四、实习线路6月9日早上六点出发前往西安,一路观察沿途景观变化6月10日上午参观大雁塔,下午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6月11日早上六点半前往延安,抵达后参观枣园,下午自由参观宝塔或清凉寺6月12日上午参观半坡遗址,下午参观兵马俑6月13日上午参观城墙,下午自由活动6月14日早上六点乘车返校,途中谈实习感想五、实习内容(1)地理位置了解一个地方从地图开始,我们首先来看西安的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2)地质地貌一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在实地考察时虽不能完全判断正确,但也能分析出大致情况,总体上说,西安的地质地貌是: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另外,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3)气候特征在西安几天,感触最深的就是西安的干燥天气,让我连续几天一直流鼻血。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然春季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雨水较多,冬季则显干冷缺少雨雪。全年平均气温13度。(4)自然资源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是能够让人直观感知的,特别是河流、水、土壤等这类资源,西安的自然资源状况是:1、河流及水资源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加之,西安地下水储量还算大,因此基本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而相对西安来说,延安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城市。这一点,我们实习的几天生活就已经让我们深有体会了。2、土壤西安市土壤分布形成南北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的渭河平原以黄褐土、褐土为代表,南部的秦岭山地以黄棕壤、棕壤为代表。这在我们往返西安的途中以及从西安去延安的途中我们可以观察比较出来。3、动植物虽说实习期间没有参观过动植物园,但对这个地方的动植物还是有所听闻过,如秦岭山地的大熊猫。由于地处渭河平原和秦岭山地,西安的动植物资源是比较丰富的。4、矿产资源西安现在既是旅游大城,也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因此,它的矿产资源想必也是具有良好储量的了。而且,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5)历史底蕴谈到西安这座古城,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历史。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有语云:“追寻一年历史去深圳,十年历史去广州,百年历史到上海,千年历史去洛阳,三千年历史去北京。上下五千年历史到陕西。”陕西,莽莽三秦大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十三朝历史古都。西安,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走进西安,就如同走进了一副长长的历史画卷。在这里,我们依稀能看到霸桥半坡的文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鼎盛的隋唐文化。在西安随手抓一把黄土,都会感到历史的凝重。因此也有人说在西安随便找一块地方挖下去就可能会发掘出一堆秦砖汉瓦或是几件国宝。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西安的历史之厚重。(6)宗教信仰1、佛教我们第一天去的景点大雁塔便是与佛教相关的,寺院名叫大慈恩寺。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长安,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西安现有佛寺百余所。如今,西安佛教对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的佛教都有重大影响,许多国家的僧人和佛教徒经常来西安的佛教寺院朝拜和交流。2、道教在延安有一个景点名叫清凉山,那便是与道教有关的,而在西安也同样有类似的道教宫观。影响较大的宫观有周至县楼观台、西安八仙宫、户县重阳宫,临潼老母殿,户县财神刘海故里,户县钟馗故里遗址。3、伊斯兰教最后一天逛西安市区的时候,去了一条有名的小吃街叫回民街,那儿有很多的回民,因此,西安的伊斯兰教徒肯定不少。当然,不只回民,其他各民族也有许多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传入西安,有1300多年的历史。全市现有清真寺21所。影响较大的寺院有化觉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等。4、基督教基督教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记载算起,传入西安市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基督教的大量传入并有较大发展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5、天主教西安现有天主教堂点94处,教职人员297人,信教群众近6万人。影响较大 的教堂有五星街天主教堂、周至县天主教总堂、户县围;西安的名小吃很多,独具特色,一些最久负盛名的小吃;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这次实习,我吃得最多的一样东西就是凉皮,西安的凉;相对来说,牛羊肉泡馍的价格是最高的,当然也好吃;吃过肉夹馍后,我一直认为肉夹馍是最能体现南北方饮;久不散;虽说本人吃过后没有什么特别美味惊艳的感觉,但觉得;这是的教堂有五星街天主教堂、周至县天主教总堂、户县围棋寨天主教堂、户县北市天主大教堂等。(7)饮食文化西安的名小吃很多,独具特色,一些最久负盛名的小吃如下:1、西安特色面食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比昂][比昂]面”。关于“biá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zhang)西一长,中间加个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因为这个字笔画繁多,所有字典都找不到,书面上极少见到,都是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写才能写出这个字。不过很遗憾,这次实习我并没有吃到这个特色面。2、秦镇凉皮这次实习,我吃得最多的一样东西就是凉皮,西安的凉皮口感很好。其中秦镇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镇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乃为全国各种凉皮之祖。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3、牛羊肉泡馍相对来说,牛羊肉泡馍的价格是最高的,当然也好吃。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吃的时候配一叠特制的糖蒜,口感更好。4、肉夹馍吃过肉夹馍后,我一直认为肉夹馍是最能体现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不仅是从口味上比较,更是从做工及性价比方面来比较得出的。首先,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吉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5、肉丸胡辣汤虽说本人吃过后没有什么特别美味惊艳的感觉,但觉得至少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肉丸胡辣汤,是西安清真食品。西安回族人想在汉民聚集的地方想要从事饮食业又要出众,就只能在调料上下功夫,故此屏弃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适应的咸味来映衬羊肉汤、牛肉汤的香味。6、蜜枣甑糕这是我吃过的西安小吃中认为最好吃的一种,甜而不腻,糯而不黏,实在是美味。当然,好吃的东西制作也是精致繁杂的。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7、石子馍这是唯一一种大家买了很多作特产带回来的小吃,也是我认为最不入口的一种,不过,作为名小吃它自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石子馍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这种馍是用上等白面粉,放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制成馍坯,烙制而成。具有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携带方便,经久耐贮的特点。是关中农村常用的赠送亲友、招待佳宾,或作为产妇、病人的营养食品。(8)旅游文化西安的景点很多,我甚至觉得它已经到了处处皆景的境地。我们游过的就有大雁塔、省历史博物馆、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城墙,还有华清池、骊山、钟楼、碑林大唐芙蓉园等等有名的景点。当然,景点虽多,但如果不用心观赏的话,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什么也感受不到。所以,景点观赏重要的不仅是景点本身的吸引力,同样重要的还有观赏景点的心情和感受。第一天去的地方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而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晚上,我们看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表演。第二天去的延安,没有想象中的赤裸裸的黄土,更没有想象中的黄沙飞舞、千沟万壑。后来才知道我们走的是一条绿化得最好的道,因此没有看到它的本来面目。虽然在地形上出离了大家惯常的想象,但是在革命老区感受到的红色政权气息却是绝对的浓厚。这真是一种直接而又效果明显的爱国教育。第三天的半坡遗址及兵马俑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半坡遗址能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母系氏族时期的生活气息,你甚至可以还原他们当时的生活场景。呼吸着21世纪的空气,触摸到的却是万年前祖先们留下的痕迹,这是一种何等奇妙的感觉。再来说说兵马俑博物馆吧。博物馆的外围建设的很有地方特色,道路两旁的商铺及城墙都采用了仿古的设计,在游客还没有进入博物馆内部,没有看到兵马俑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设计者想要传递的一种古风古韵。在入馆之前,我们班一直跟随着一位说话颇为风趣的男导游,自我介绍之时,他强调了两点,一是我们要紧跟他的步伐,因为兵马俑是“三分靠看,七分靠讲”,二是我们要把他看作是“一位来自大秦的使者”。语言不乏幽默,也让人深受启迪,一位导游,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调动激情,又如何能让游客感动呢。在真正看到兵马俑后,才真正体会到何谓“三分看,七分讲”,平时在杂志和书籍中看到的兵马俑虽非栩栩如生,但也是或古铜或黝黑,充满了历史的粗犷之气,真正看到实物时才失望发现,如石灰覆盖的土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雄伟。但耳听到导游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无趣的土人也仿佛迸发了活力,八千兵马俑,无一位表情重复的细节,若无导游的提醒,恐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早已不甚耐烦,不及细看便早早离开了。相对于别的旅客,我们有更多的自信,因为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还是有所了解的,我们大概了解秦始皇其人和其事,加上导游的讲解,我们以前不是很清楚的,例如这么大的佣坑是如何挖的以及当时的工匠是如何雕塑兵马俑的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豁然开朗,更加了解这一段历史。最后一天上午我们集体去了城墙,登上城墙后,踩着脚下厚重的砖块,赏着周围仿古的建筑,一步一步,恍惚中自己俨然回到了隋唐。下午自由活动,和几个人一起去参观了曲江池遗址公园,不禁感慨道“人造的景也有动人的”。后来以逛回民街作为这次实习的结尾。游过这些景点后,更让我坚定了“西安处处皆景”的看法,由此可见西安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六、实习总结本次实习是我大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收获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使我受益匪浅。在西安的几天实习,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最让自己震撼的是,外国的友人,不知他们是怀着对中国文明的好奇,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执着和追寻,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令人敬佩,以至于我们中国人也会感觉到丝毫的惭愧。在这种历史际遇之下,我们要好好的发扬广大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我们的姿态。这次西安之行,改变了我对英语的看法,决定要好好的学习英语,以后可以坦然自若的与外国旅客交谈,显示东方大国人民的好客。另外,本次实习积累了我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很多同学都未曾经历这样长时间紧张的长途跋涉。在短短的六天里走这么多地方,看这么多景,做这么多事。出远门在外,许多事难以预料,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在整个过程中,不但同学们之间感情更贴近了、协作精神更好了,而且还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专业老师,与老师们更亲近了。实习这曲乐章已经落下帷幕,而我的学习还在继续。我要把这次实习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有目的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不断得到提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