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09-11-9 18:01:31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情况汇报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百万农民工大转移计划”的一项“德政工程”。孝昌县委、县政府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的过程中,坚持正确领导,狠抓部门配合,狠抓责任落实,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强化基地认定,落实培训任务,实行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进“阳光工程”转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转岗就业率,使农民务工收入稳步增加。近两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340人,转移就业人数2892人。今年10月底前,全县完成培训人数1820人,占今年2000人培训计划的90.2;转移就业人数1690人,占应转移人数的92.9。到12月底,我们将圆满完成今年的培训和转移任务。在实施阳光工程的具体作法上,我县体现出“领导高度重视,政策落实到位,措施具体得力,运作规范有序,转移效果显著”的特点。具体汇报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度自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项目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高家启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唐民华同志任副组长的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项目的实施工作。二是成立了县农业局局长郭华桥同志任主任的阳光工程办公室(简称“阳光办”),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三是从县农业局抽调四名骨干力量,组成专班,常年负责组织培训、监督检查、协调服务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相关责任制度。由于机构健全,人员得力,确保了“阳光工程”工作顺利实施。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在实施阳光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狠抓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宣传阳光工程的有关政策和重大意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具体作法上,一是利用标语横幅、媒体报道、宣传车宣传等形式,把“阳光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宣传到乡镇村组,做到家喻户晓,提高了广大农民对阳光工程的认识。二是在培训基地建立了宣传栏,重点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并将培训岗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收费标准、补贴标准等到内容张榜公示,使农民知道怎样报名参加培训,什么岗位适合自己,应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县科时学校还制作了2000多张“阳光工程”培训卡,发放给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鼓励落榜考生参加“阳光工程”实用技术培训,并为他们提供2000多个外地就业岗位,真正做到阳光工程,阳光操作。三是加强典型宣传。“阳光办”正在积极组织编写培训转移就业增收典型的宣传材料,重点宣传培训工作实效,从而推动转移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切实做到阳光工程,播洒阳光。三、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今年是实施“阳光工程”规范年。为了确保培训工作不走过场,保证培训质量,县“阳光办”会同培训基地紧密协作,严格按照鄂农科发43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上好第一节课,落实“两个完善”,抓好“三个结合”,执行“四项制度”,基本建立了“围绕市场选专业,根据专业选课程,选派专人抓管理,安全稳妥促就业”的办学模式。1、上好“第一节课”。安排“阳光办”工作人员讲授第一节课,系统介绍“阳光工程”相关政策,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讲明政府补助金额和补助方式,并随机抽查学员实情,核实学员身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2、落实“两个完善”。一是完善培训基地的有关设备、设施和场地。劳动就业局、科时学校等培训基地,相应配备了教学软件、实际操作器具等设施,从而使学员适应了技能操作、实地训练的要求。二是完善“阳光办”的办公条件。县农业局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筹措1万余元购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并实现了信息终端与省阳光工程信息服务平台的连接,提高了办公效率。3、狠抓“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农民增收的目标抓培训。在培训岗位设置上,我们结合孝昌实际,选择了计算机操作、电子技术、缝纫、包装、建筑、制衣等就业前景好、收入相对较高的岗位开展培训;在培训课程安排上,严格制订培训大纲,精心编写教学计划,注重操作能力,做到既浅显易懂,又学有所用。二是结合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抓培训。在培训农民工向外转移的同时,实行就地转移,着重培训了一批农机手、农民经纪人和农村沼气建设、维修工,鼓励、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参与本地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共培训服务本地农业产业的农民工998人,占目前培训总量的55%。三是结合本地城镇化建设抓培训。培训基地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城镇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定向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稳定就业。我们加强对因城镇建设而失地的农民进行示范性培训,使600多位农民受训后在县开发区的有关工厂找到了工作。4、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一是规范台帐制度。培训基地每个月按规定的格式,认真填写培训就业台帐及相关数据,报县“阳光办”汇总。二是实行月报制度。县“阳光办”严格审查基地数据后,每月底前用电子邮件报上级“阳光办”,便于上级主管部门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实行合同制度。县“阳光办”与承担示范性培训任务的基地签订培训就业一条龙合同,严格落实合同内容,对虚报、弄虚作假以及违规套取补助代金券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四是实行检查验收制度,培训基地每个班次结束时,由县“阳光办”到培训班逐个检查,了解培训和就业情况,形成核查意见书,核查人员签名,实行检查人员签名负责制,并当场发放补贴代金券,对不符合条件的学员一律取消补贴,同时向社会公开检查验收情况及举报电话。四、强化跟踪服务,拓宽就业渠道阳光工程的工作难点是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高不高,稳定性好不好,决定阳光工程的工作成效。我们认真搞好培训就业的组织及跟踪服务,较好地解决了阳光工程的“出口”问题,使农民学员能招得进,学有成,就业快。一是通过县乡劳务服务机构,做到每个乡镇有一名联络员,在12个乡镇建立了定向输出的6大基地和10家重点企业,同时派出10余名干部到孝昌农民工集中的外地开展调查,专门负责收集当地劳动力需求信息,安排所训学员就业,服务农村劳务经济,为打工者提供应急服务和维权服务。二是阳光工程办公室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派遣关系,实行劳务派遣制度,根据企业需要开展订单培训,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宣传和咨询,受理举报和投诉,收集用工信息,各种证照,实行跟踪服务。要求用工单位在学员转移就业后,及时提供一份“用工回执”名单,以此确认农民学员是否真正就业。今年异地安置农民工822人,通过跟踪回访,他们普遍对工作、待遇和生活环境感到满意。从今年10个月的阳光工程的实施情况看,我们在工作中还有些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培训岗位未能完全满足外出就业农民工的需求。二是培训时间紧,一些技能知识不能迅速培训到位。三是工作经费不足,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不能开展,如市场就业岗位调查,异地安置农民工跟踪服务,宣传资料费用不足等。五、下步工作举措一是加强全县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再加力度,再加措施,将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抓住“两节”来临和大批农民工返乡有利时机,迅速将培训班开到乡镇、村,确保返乡农民工有一技之长。三是积极同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开展联合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 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二00五年十一月五日/p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