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劳动保障局09年最新工作预期完成情况及2010年最新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

劳动保障局09年最新工作预期完成情况及2010年最新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

时间:2009-12-16 11:34:15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fanwenqfanwenq搜集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网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系网友t搜集上传,版权h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fanwenqfanwenq将第一时间删除.管委会: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管委会的要求,并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2009年工作预期完成情况及2010年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汇报如下:一、2009年工作预期完成情况:1、劳动社保方面:就业再就业工作方面:完成就业人员101人,占年度任务的101;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1231人,占年度任务的102.5;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数102人,占年度任务的10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10人,占年度任务的125;完成就业转失业增长幅度控制在1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402人,占年度任务的100.5;返乡农民工技能创业培训100人,占年度任务的100;已建立健全消除零就业家庭的长效管理机制。社会保险覆盖达80:完成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5人,其中企业职工605人;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08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9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643人,其中农民工7894人,城镇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48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方面:工伤保险基金征缴29个用工单位668人共计136.2794万元;医疗保险基金征缴2108人共计145.6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794人共计20.49万元;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605人共计257.3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征缴348人共计3.34万元。2、民政方面: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2009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91.5万元,城市低保金6.3027万元,五保资金15.344万元,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40万元一次性补助金30万元,粮差补贴9万元,优抚对象定补资金25.7684万元。2009年冬令救助及春节慰问567户600人,发放慰问金23.01万元,慰问衣被28件。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慈善工作方面:2009年4月完成4个乡54个村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优抚对象的医疗办法;认真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的工作,没有出现复员退伍军人的相关上访问题;积极开展和实施“重生行动”和完善“微笑列车”、“孤残儿童帮扶计划”,完成残疾人假肢安装7人;福利彩票发行已向地区民政局申请。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各乡、村已成立老年协会,建立老年人花名册,并于“九九”重阳节搞了一次老龄工作宣传活动,制定了居家养老实施意见,且定了试点的大水乡大田村。基层政权建设方面:婚姻登记工作由专人负责,依法登记,在辖区内没有出现违法登记和使用假证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向四个乡共发放了500对结婚证、50对离婚证。已登记结婚证432对,离婚证6对。地名数据库录入完毕,地名标志设置已制定好。加强民政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做好相关项目立项报批工作方面:我局已向管委会功能区修编工作组上报了未成年人流浪中心、儿童福利院、残疾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拟建项目。二、2010年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一)工作目标:1、劳动社保方面:(1)进一步搞好劳动监察工作。(2)进一步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3)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高基金抗风险能。2、民政方面:(1)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动态管理制度建设,做到“应保尽保、分类实施、应退则退”的原则。(2)继续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提高优抚安置保障能力。(3)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4)继续推进老龄工作,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能力。(5)完善和充实社会救助局工作机构人员匹配。(6)做好防灾救灾物资储备和人员匹配,适时启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灾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7)做好未成年人流浪中心、儿童福利院、残疾人服务中心、敬老院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拟建项目相关工作。(一)工作重点:1、劳动社保方面:(1)实施服务行业的工伤保险工作,实现参保率达80以上。(2)完成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任务250万元。(3)转移农业劳动力就业1250人。(4)完成农村劳动力400人的技能就业培训。(5)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城市“零就业”家庭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6)就业转失业增长幅度控制在15以内。(7)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8)规范用人单位的劳动力用工管理,做好工伤认定工作。2、民政方面:(1)认真做好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加大对保障民生配套资金的监管力度。(2)认真落实城乡低保、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政策,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3)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做好防灾救灾物资储备和人员匹配,适时启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灾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4)认真做好民政服务设施等拟建项目的相关后续工作。(三)工作措施:1、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民生方面政策,完善操作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需解决的问题。2、创建服务模式,推进效能建设,维护社会稳定。3、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4、解放思想,转变职能,着力服务经济转型。5、关注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认真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6、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创新管理、提升机关效能上下功夫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