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厂员工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工厂员工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时间:2009-11-20 17:41:3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先前有布票、粮票、白糖票、煤油票x认识布票,是在爷爷放钱的木箱里,一尺、二尺、五尺x有好多种面额。那时我尚小,但我明白爷爷收捡布票是为了买布。每当生产队里按人头将布票分下来,爷爷会认真地把布票藏在木箱里。那时,买布除了要钱,还要这种布票。有多少布票,你才能买回多少布。我看见供销社的售货员,每天临关门时,会把收到的布票按面额分类,整整齐齐地粘贴在报纸上。供销社也是凭借钱和布票,才能把布买回来的。有一次,父亲从供销社买回一段“老子布”。大抵剩下的几尺不好卖,售货员没有按布票的尺数卖,而是一并卖给了我父亲。父亲回家后,很是高兴,好像赚了蛮多便宜似的。还说答应给售货员一段梓树,供她做家具用。后来父亲当真锯了一段梓树送给她。这件事在我记忆中很深刻。那时除了政治因素,布票产生的最大原因不外乎布的生产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在院子里,就有人栽麻纺线,织麻布;就有人用难闻的染料水,染褪色的衣裤;就有人像收捡宝贝一样,收捡碎布,用来缝补衣裤,做布鞋,粘鞋垫x而如今,人们不但不凭布票买布,而且可以很方便地挑选到称心满意的布料,可以随时到琳琅满目的商场里,买到各式各样的衣裤鞋袜。凭布票买布已经成为一段往事,但布票留给我的思索却久久不能淡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