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衡山县农村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衡山县农村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时间:2008-3-30 9:55:2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我县辖18个乡镇,325个行政村,总人口40.46万,党员15038人,其中农村党员9149人。2003年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省、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为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党员先进性的宣传教育和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切实搞好了远程教育站点、党员电教网点建设和党员的电教科技扶贫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受到了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形成了合力县委、政府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县委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立即召开了专题常委会议,并成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钟再群同志任组长,主管党群的副书记唐德军,组织部长谢虹,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副县长向前、宋贫农等同志任副组长,由组织、财政电信、广电、农办等12个单位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组织部长谢虹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彭汉梅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12个远程教育成员单位在县委组织部牵头下,服从大局,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各自部门职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切实加强了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经费支持、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如县财政局做到了预算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县教育局积极做好了有校村的村级站点的建设,县广电局、电信等部门还抽调技术人员积极支持协助县远教工作,共同做好了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县委还专门召开了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各试点乡镇和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落实会议精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力求做到目标明确、资源整合、夯实基础、形成合力、以点带面。二、广泛宣传,营造了氛围强化群众意识是确保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县通过县电视台、《衡山通讯》、政府公众网站、板报和标语等形式大力推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为远程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县各人口集中地,主要交通路口都悬挂了横幅或张贴了标语。同时,远教办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宣传工作的通知》,督促各乡镇村组严格按照通知精神,将各站点的舆论宣传环境建设到位。据统计,全县共悬挂横幅150余幅,张贴标语2000余条,办板报40余期,发放宣传小册400原份,使远程教育在各乡镇、村组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三、周密部署,推进了建设一是整合资源,大力加强远程教育的基础建设。全县远程教育工作会后,各试点乡镇和有关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认真规划,积极筹措资金,为全面铺开远程教育工作夯实了基础。2004年初,我县建成了分布在店门、师古、开云、福田的4个县级领导示范站点(县委书记、县长、党群书记、组织部长各自负责一个)并已经投入使用,为促进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的平衡健康开展,县委书记钟再群等县级领导多次到全县试点乡镇和示范点现场逐个督查指导。2004年6月,我县远教办又到市、县财政争取资金26万余元,历时三个多月建成了县信息采集站和多媒体教室,完成了设备的采购、安装及调试工作。目前县委组织部的信息采集站点及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反响非常好。并且在远程教育资金的落实上,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不加重农民负担的要求,采用“三三制”原则,决不向农民群众摊派一分钱的要求,极大地减少了社会矛盾。同时18个乡镇的45个村级远教站点,我们做到了四个同一,即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统一标牌和制度栏、统一安装调试,于2004年底全部建成,现已投入使用,并全部通过市委组织部组织远教办的检查和验收。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b级站点前期准备工作要求》、《b级站点验收方案》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下发了相关文件,分阶段制定了乡镇村级站点建设的详细规划和目标要求,为安装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加强了远程教育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按照市委组织部远教办的培训计划安排,我县在最近组织各乡镇组织委员和45个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共计55人,进行了为期2天的封闭式培训。由远教站点工作人员和公司的技术人员向培训对象传授了设备的调试和安装,卫星接收机的使用和电脑的基本操作等知识,并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员上机操作。培训结束时,远教办还组织学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对操作不合格的学员进行再培训,目前,90的学员都通过了理论和时间操作考试。四、学用结合,转化了成果全县各站点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流的优势,积极组织农村党员、乡镇干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力求使教育成果得以转化。一是着眼农村实用基础科技,使党员干部群众学得会。从远程教育课件中精选一些符合当地实情、通俗易懂的作为必学内容,进行推广。对一些符合实情,群众又难以接受的,聘请农业、林业、农机等涉农部门配合,组织支农技术服务小分队,下乡进村入户,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科普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等。二是找准远程教育工作和农业重点技术推广的有机结合,使农民党员干部群众用得上。在传统地面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优质稻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西瓜、花卉苗木、经济果木林的种植、湘黄鸡养殖、病虫害的防治等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地分乡镇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为农民群众增收服务。据统计,全县有7000余农民党员参加了学习教育,近40000余人次农村致富信息进行了咨询学习。200余个种养大户、50余个党员科技示范户从中得到了事实在在的实惠,带动了全县农村党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