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09年三爱教育心得体会

2009年三爱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09-11-14 11:18:15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三爱,即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学习材料中,许多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他们都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去,呕心沥血,对教育执着追求,贡献自己的全部。他们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三爱教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为教师创造条件,发展自我。因此,需要不断的反问自己:我在这些老师的故事中,悟到了什么?怎样将它转化成自己的理念?经过听学习、讨论和听报告,可以说我们在三爱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1、学会做人,以人为本,懂得尊重和宽容。2、爱校如家。3、具有目标意识、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4、要有自信心,能正确面对挫折。5、优化环境。另外,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行举止得当是很重要的。老师在平时对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绪宣泄或不当言行都能成为孩子模仿对象,我们直接面对的是纯洁无邪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把自己的不快与烦恼发泄到被教者身上。人们常形容教师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爱。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企业的话,我们培育的我想产品就是人,教师所要关注的就是那一个个灵活生动的生命。在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抱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摆正角色位置,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孩子的道德发展需要出发。小学生年龄小,可他们渴望沟通、渴望交流,我常常觉得非常的累,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今天我是去和孩子们玩了”,这样的心理调适下,即便是累,那也是快乐的;当看到学生成长成功,在陪伴他成长的每个阶段中所付出的辛苦都已显得不再重要。此外,教师的爱必须升华成一种一视同仁、不偏不依的爱,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善于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潜能。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们必须用心来对待每一位形式。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