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9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谐社会的途径

09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谐社会的途径

时间:2009-1-8 23:48:2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09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谐社会的途径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让世界聚焦中国,但是当今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就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造成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化解这些矛盾,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第一,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建设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提倡全面发展。.reader8正因为如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着眼于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始终注意四位一体的协调统一,而不能顾此失彼,搞单打一。编辑推荐:.reader8shb/第二,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目前依然存在的诸如城乡二元结构、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等,使速度、结构和效益不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突出。要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结构合理、机制顺畅、和谐平衡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因为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社会的关系,reader8是人与子孙后代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2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因而,科学发展观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为只有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保护生态环境,3e文档频道才能保证发展世世代代永续进行。否则,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传统的发展观用经济的发展来代替社会的发展,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在这种发展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惜高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之中。作为环境法专业的学生,我希望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早日到来。此致敬礼!汇报人:孙菊2008年1月reader8转载请注明出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