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郭店竹简《唐虞之道》与儒墨“禅让说”之比较

郭店竹简《唐虞之道》与儒墨“禅让说”之比较

时间:2007-12-18 10:13:3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唐虞之道》着重叙述尧舜禅让之事,谓虞舜修身立德,具备仁、义、孝、悌诸品质,致使尧禅天子位于舜。其说可先秦诸子“禅让说”特别是儒、墨家“禅让说”做比较研究。就现存先秦文献所见,对“禅让说”大加的是儒家和墨家。以下分别来看《唐虞之道》与儒家、墨家“禅让说”的异同。(一)《唐虞之道》与儒家“尧禅舜原因”之比较《唐虞之道》极力推崇尧舜禅让,谓“唐虞之道”,禅位于贤人而不传其子;盛赞“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唐虞之道》认为:“禅也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也就是说,尧舜禅让的原因在于尚德,而尧舜禅让的作用在于授贤。这涉及到儒、墨两家“禅让说”的主要内容。《唐虞之道》所说的“尚德”,有三种含义。其一,选贤以“德”,尧之所以举舜为天子,是因为“闻舜孝”,“闻舜弟(悌)”,“闻舜慈”,而其又能“忠事帝尧”,具备了儒家所要求的“君子之德”。其二,授贤有德,尧之所以能做到“禅而不传”,是...
请先登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