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此刻,我们收获许多第一临床医学院赴临安河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总结

此刻,我们收获许多第一临床医学院赴临安河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总结

时间:2007-12-5 10:11:38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按照团中央提出的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指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本着“宏扬医德、服务农村”的宗旨,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合自身特长,奔赴临安市河桥镇开展送医下乡系列活动。在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小分队队员们与当地卫生工作者一起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带着关怀到敬老院送药;冒着台风深入乡间义诊,开展“三个代表”精神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短短的七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的贫苦和农民生活的艰辛,看到了农村卫生事业面临的困难。在和当地卫生卫生工作者的接触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让队员们感觉到了卫生事业的伟大和希望所在。活动中,我们见到了许多没有见到过的人和事,也做了许多平常没有机会做的事:一.宏扬先进,感知基层篇利用为当地农民体检和进行义诊、讲座的机会。队员们以发放农村政策宣传单,讲解党的有关农村政策的精神,回答了农民提出的一些问题。队员们还做了调查问卷,了解农民对农村政策和农村医疗互助政策的看法。我们还专程拜访了河桥镇敬老院,学习院长梅圣豪的先进事迹,眉院长在敬老院工作了12年。在他的努力工作下,敬老院得到了很大发展。现在,敬老院共安置了30名孤寡老人,敬老院新建了一座二层小楼,每个房间住两个人,有彩电、电扇、带抽水马桶的卫生间,院里还拥有一间大的活动室和一批运动器材,供老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河桥镇敬老院荣获临安市2005年先进单位。梅院长荣获卫生工作先进个人。梅院长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凭着自己对这项事业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传递爱心篇13日下午,队员们前往河桥镇赤石村为村民体检并送去了一批常用药品。考虑到天气炎热,药品中包括了霍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品。队员们为村民详细检查了身体。向他们宣传有关夏季常见病的防治,还发放了这方面的小册子。村妇女主任代表村民接受了这批药品,并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很多村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镇卫生院目前又缺乏这方面的护理人员,而且经费有限,加上当地条件恶劣,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我们的到来正好解了燃眉之急,我们赠送的药品对村民来说是大大的福音,也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多举行几次。村干部的夸奖让我们信心倍增,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农村基层的缺医少药让我们心疼,他们的信赖和感激使我们增添了学好专业知识的动力,争取以后有机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三.健康服务篇小分队在河桥镇的这几天恰逢当地卫生院给村民们做健康体检,这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实践机会。队员们分工明确,内科、外科、化验室、心电图、b超,各就其位,发挥自己的特长,视、触、叩、听、嗅都亲身体验了一回。在这期间,我们收获了很多。一方面,队员们与当地的医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实践操作上,我们请教当地医生,向他们学习;在某些理论知识上,我们却成了辅导员,为他们讲解。另一方面,队员在医患交流上也得到了很大锻炼,不仅能积极主动地询问病史、症状等,还会有针对性地做某些检查,如果发现问题,便关切的嘱咐村民平时生活中的注意点。村民们也很信任我们,把我们当做医生似的询问这询问那,我们自然尽力而为,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详细的给村民门讲解。空暇时间队员们还为村民们做一些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以提高村民自我保健的能力,增强健康意识。为了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小分队还下乡挨家挨户的为那些未能去卫生院体检的村民做检查。由于留在家中的村民大多年老体弱,同学们在检查是更是认真谨慎,医嘱也更是细致详细。村民们的热情和感激,更时时提醒我们不能马虎懈怠,即使天气炎热、山路崎岖,我们的义诊也都善始善终。连续多日的义诊和体检,队员们虽然都以疲惫不堪,但却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我们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锻炼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感受了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验了简朴的乡村生活x然而,这些便更使我们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因为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和技能的不足,因为农村的缺医少药,医疗设施的落后,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和持久的激励。四.感知就业篇就业问题是当今大学生的敏感问题,每次读及该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难以掩盖的担忧,对于就业信息的了解也是我们此次实践的任务。在实践中我们分别与石瑞卫生院和河桥针卫生院的临到进行了交流,我们了解到: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大多数都不具备医学院校的学历,对于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医院不是不想要,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想留却留不住。基层卫生机构对人才专业水平要求的门槛并不高,他们最需要的是样样都拿得起的全科医生。这对于我们以专业分科学习的学生来说,仍然存在着不合适的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乡镇中的居民文化水平底,对医疗常识的了解也不多,但村民们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现出热情的欢迎,对我们的检查十分的信任,希望我们能再举办类似的活动。根据我们自身情况,就业存在着“高不成,底不就”的情况。市级、省级医院对于医生的学历和知识水平要求高,所以很少会考虑吸纳应届本科毕业生。面对下层医院对本科毕业生的迫切需求,很多人因为待遇和个人日后发展的原因又不屑于此。这就造成了我们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而眼下解决的方案无非是要求学习好我们的专业知识,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以不变应万变。但是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通过本次实践,觉得本科生们可不可以试着降低“身价”,到基层医疗单位去,那里也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实践收获本次活动得到了河桥镇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镇领导亲自安排了小分队的吃住,对我们下乡进村提供了很大帮助。七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也是紧张的。每天,队员们早早起床,踏着晨曦赶赴工作岗位。晚上,还要对一天的活动总结评价,互相交流,安排第二天的的日程,常常要忙碌到很晚。乡间的蚊子也对我们照顾有加,皮肤上常常大包挨着小包。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队员还是一自己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大家吃着农家菜,两个人挤一张床,从早忙到晚,尽管辛苦,却觉得充实愉快。这次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上的提高,更多的是让我们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有的新的认识。乡镇卫生院虽然规模不大,人员配置也需要完善,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农民没有钱去大医院看病,有病也能忍就忍,他们唯一能够给求助的只有卫生院了。再加上县、市级医院远离农村,费用昂贵,村民文化水平低,与医生的交流存在障碍,就算去大医院治疗,也难以达到很好的疗效。而且,对于一些急重病症的治疗,大医院也是鞭长莫及。因此,乡镇卫生院在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上还大有潜力可挖。第一临床医学院赴临安河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