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学发展观是破解团场改革发展的“金钥匙”

科学发展观是破解团场改革发展的“金钥匙”

时间:2009-5-11 21:52:20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分析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农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团场是兵团这一特殊体制的载体和基础,农牧职工是兵团屯垦戍边发挥三大作用的主力军。只有牢牢抓住兵团三农这个牛鼻子,加快团场改革发展,致富职工群众,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才能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更好地发挥好三大作用,完成中央赋予我们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兵团的农业、农牧团场、农牧职工有其特殊性,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本质上仍然具有三农的基本属性,解决好兵团的三农问题也就解决好兵团的主要问题。师市党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师市改革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长期困扰师市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但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改变。二是改革不断深入,但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三是职工群攻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根本形成。四是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五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但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不断提升。正是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阻碍着师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的客观,不遮掩、找的准,讲的透,一针见血。针对这些问题,师市党委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思路和重点举措:一是正确把握发展规律,切实推进六大转变、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三是加快三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开展节本增效年活动,完善发展保障措施、五是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师市和谐发展,这五大举措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对师市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强发展信心,深化改革,不断激活发展动力历史上师市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从成立初期就把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收到了较好的发展效果。随着棉花价格的攀升和面积的不断扩大,以棉花为主的指导思想逐步取代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目前师市的产业结构已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产比重过大,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1982年兵团回复时,全师棉花播种面积不足27万亩,总产8474吨,gdp24.48亿元,与2008年相比,棉花面积和总产分别增长了6倍和36倍,而gdp只增长了2.3倍师市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棉花这一单一作物来实现的,师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越来越乏力,如果再不进行结构优化升级,现有的一些优势也很难保持和发挥。师市发展至今,正处在从粗放行发展向科学发展过渡、从传统体制向市场机制过渡的关键阶段,需要处理纷繁复杂的深层难题。师市党委对新形势下自身的定(本文来自.4oa,转载请注明!)位有了清醒的认识: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特殊性,既不能照搬农村改革的基本做法,又要跟上全国改革的步伐。如何改革?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师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解决好棉花比重过大的问题,就是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有效措施。在师市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讨班上,吴慧泉政委特别强调师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兵团党委提出四个抛弃的要求,坚决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为我们解放思想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师市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师市发展的信心、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提高师市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师市党委九届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关键在于继续解放思想、破除束缚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自觉围绕先富职工、后富团场的发展理念,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下大决心做好职工减负增收工作、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屯垦戍边的职工队伍基础。当前,激活团场和企业内部发展动力实现自主造血才是师市团场和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和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明确团场和职工两个经营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职工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解决好团场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团场改革的关键,使先富职工、后富团场思想理念深入人心。吴政委在师市党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落实职工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要按照土地长期固定,生产自主经营、各项费用自理、成本自主控制、产品自护销售、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来体现,进一步坚定了团场职工对土地承包经营和投入的信心。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师市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一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破常规、敢为人先的发展信心。立足在发展中改革,在困境中寻找发展出路,在推进改革发展中统一认识,不断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唯有打破以往束缚思维的瓶颈,尽快建立一个适合师情、团情,紧扣团场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团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深化团场改革,要坚持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关键是落实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认真落实团场与承包职工的统和分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兵团集约化、规模化五统一生产模式的前提下,让职工的四自权利落到实处,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完善订单产品价格机制、承包职工合同和劳动力管理、生产费用全额自理等重要工作,建立团场职工减负长效机制,切实减轻职工负担。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师市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农业总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今年,师市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稳棉、增粮、兴果、扩畜的方针,为职工持续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将风沙一线、重病、单产低于400公斤籽棉的低产低效棉田全部退出,使棉花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84.17万亩减少到165万亩,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做起来为什么很难?关键和团场利益分配没有直接挂钩,吴政委多次强调:可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不论哪种方式,能搞活就行,不论投资业主是谁,对团场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努力营造一个谁投资谁受益的良好投资环境。只有抓好这基础性工作,才能激活团场发展的内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增强发展信心,攻坚克难,只要我们利用好科学发展观这把金钥匙,就一定能够破解团场改革发展的难题,就一定能够解决制约团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团场改革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