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船营区第十四小学校2008上半年教学工作计划

船营区第十四小学校2008上半年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08-10-20 22:48:3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船营区第十四小学校2008上半年教学工作计划2008年我校的教学工作总体思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绿色课堂”的理念,严格执行《吉林市普通小学教学管理规定》,依托校本培训与研究,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搭建展示平台,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体目标1、强化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教学基础环节无纰漏。教师备课时间、学生活动时间无占用。2、开展“我成长、我快乐”系列学生学科类竞赛活动。营造“快乐学习我主动,良好习惯伴我行”的活动文化。着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积累量,切实提供学生的综合素质。3、开展“在教研中互助成长”的主题活动。营造有多大本领就有多大舞台的教研文化。重点以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4、开展“在培训中提高品位”为主题的系列教师培训活动,营造培训是福利,学习是享受的培训文化。重点是规范教师的文明礼仪,扩大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品位。5、确保学生的入学率与毕业率均达100,辍学率为0。6、建立农民工、特困户子女的档案,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主要工作(一)教学管理做到三个加强:1、加强常规工作巡查。教导主任及学科组长要加强本年段常规工作检查,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评价五项教学定期检查。做到日巡,月查。2、加强课堂教学指导。各位任课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钻研教材,掌握课程标准,系统掌握学科教学规律和方法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每周的领导听课日制度。教导主任,学年组长,骨干教师要在备课、上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课堂教学巡礼活动,每人每月要有一次的组内邀请课,使教师在观课,议课中提高自我。通过团队化、长期化、制度化、零距离的指导在造我校“互动.开放”的课堂文化。3、加强学科质量监控。在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基础上,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仍然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是学校质量品牌重要标志之一。“听、说、读、写、算、用”要贯穿每月的月检查。教师要着重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教师不能教死书,学生也不能读死书,检测题在注重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本年度发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检测题的编写与设计,使考试真正检验学生学业的评价手段。(二)校本教研,开展三项工程1、青蓝工程。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我校的青蓝工程已成为我校的一把手工程。几年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一批青年教师脱影而出。赵芳芳、王静、孙立杰、张春雨近几年来分别成为省、市、区的学科骨干。本年度学校将把青蓝工程与同伴互助有机结合,扩大培养青年教师的数量,在同伴互助与反思交流中加速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2、援助工程。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区组织的青年教师下乡“支教”活动,我校的张春雨、邵英翠成为了第一批“支教”人员。本年度学校继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送到手拉手学校——半拉山。同时,请他们到我校来参加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构建起“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平台。3、超越工程。校本研修的一个重点在于一个“研”字,而“研”需要理论的支撑、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同伴之间的切磋与互助。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有人善于自我反思,善于吸纳别人的意见,不断的在原有的基础上超越自我,实现了专业发展。而有人参与教研时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反思不够,汲取别人经验不足,阻碍了个人的发展。超越工程的构建主要是为每位教师都树立“打破昨天的记录”的信念。通过年初与年末的课堂教师巡礼,创新杯团队“说、讲、议”大赛、创新杯学科课堂教学比赛、主题研究展示、校园开放周等教研活动开展为全体教师搭建超越自我的平台,实现在研究中察觉思维定势、在比较中审视自我、在柔性碰撞中超越自我的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校本培训强化三种品位本年度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的核心是将人文教育形成办学特色。重点培训两项内容: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文化品位提升。规范教师文明礼仪培训。让教师从进入校园的一刻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散发平安和谐的气息,高品位文化修养和快乐向上的精神状态。此项内容培训结合上级部门对班主任及专任教师培训中进行专题讲座。文化品位的提升。以构建学习型学校为主题,结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本学期我校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深入通读〈校本研修读本〉〈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有效技能〉〈?〉五本书,每本书的学习笔记不少于3千字,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00字。认真填写报告册。通过读书,强化教师学习,提升我们的文化意识。在每次培训中教师都要认真参加,遵时守纪,每位教师既是受培训人员又是培训者,把学校为大家培训的机会当做是一种福利待遇,当做是一种享受。(四)科研课题做到三个坚持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学年我们继续坚持教科研整合;坚持科学方法指导;坚持经验总结积累。发挥课题负责人的作用,使课题制度化、规范化。每个课题组要有相应的计划、总结。

>

相关推荐